谭传立
恩施自治州华泰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随着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省际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区域间人员、商品、技术、信息的交流,有效地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但同时,公路自建设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将对监控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强烈的负面影响因此,对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少公路建设对城市健康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导言:
公路事业的兴起,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的出行。但另一方面,公路的建设对大气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许多坏的影响,公路建设易造成水土流失,沿线的自然景观也可能遭到破坏,一些天然的水利设施遭到损坏,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1 公路建设施工期对城市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1 对植被的破坏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会在公路两侧设置一些取土存土场地,材料存放场地,以及施工生活驻地等,也会将原来的土壤以及植被破坏,使地表裸露程度增加,增强了对风力作用以及水力作用的敏感程度,使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不断下降,另外,施工过程中一些机械的放置也会破坏地表植被,等施工结束之后,地表漏出坚硬的岩石,再植树也很困难,使得生态环境难以恢复,植被的破坏也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也很难再进行植被的恢复。不可忽视的同样还有施工现场产生的灰尘以及有害气体,在熬制沥青时,对附近植被的破坏就更加严重,同时还严重损害了施工人员的身体。
1.2 对景观的破坏
对景观的破坏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公路建设造成植被的破坏,进一步影响了景观的美感,从而使得景观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其次是景观系统中景观要素被大量增加,景观的碎裂程度也在增加,导致新的景观板块出现。最后,公路的建成隔开了景观,使得景观一分为二。另外,一些大型的挖方填方路段处的山体植被以及自然曲线遭到了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景观的美感。
1.3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路基和料场对土地的占压、取土石方挖毁土地、在施工时临时占用土地等方面都可以对土地的利用产生影响,而长期的对土地进行占压将会使土地失去原来的功能,从而影响了土地的生产制造能力,如果进行临时利用土地也会破坏地表的植被,土壤的理化性质可能会遭到改变,在恢复土地的原有功能时比较困难,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土地的利用。
1.4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降水量的多少、植被的覆盖率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都是影响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上文中提到的公路建设对植被产生破坏,使土壤表层的抗流失能力受到影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进行填挖,填挖地形虽然较为稳固,但表层土壤也十分的疏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土流失的发生。施工过程中进行的采石采砂、临时设施及施工便道的一些工程行为,也都影响了道路两旁的生态系统,一方面使得土地地表形态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减小了土壤的抗蚀能力。
2 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研究
2.1构建原则
首先应以人类活动为主线,兼顾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各要素的协同发展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其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体现生态社区舒适、健康、环保、防污、高效、节能、保持生态平衡等特征;此外,最好选取灵敏度高的评价指标,综合一些功能指标,归并一些相似的分类内容。
2.2评价体系概念模型
城市健康生态社区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从时间上看,生态社区不是静态的,它时刻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其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过程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将评价模型轴分为阐述现状特征的现状轴(Y)和各种状态及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轴(X)。从空间上看,生态社区分为内部环境及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由内部结构系统、外部格局系统及内外过程系统3个大的分类系统组成,从各个分类系统划分具体的指标系统(表1)。
2.3 评价指标体系划分
研究参照相关案例,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AHP)法¨纠来构建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社区系统内部、外界环境,系统及外界之间的过程这3个大的方面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内部要素、外部影响、动态过程三大类。然后再将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一级系统指标、二级分类指标和三级量化指标。一级系统指标分为:自然环境系统、建筑系统、景观系统、技术设施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文化政治法律系统、内外动态过程系统、人类系统。在这9大一级指标系统基础上,继续划分二级指标分类。
3 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3.1 公路设计与环境设计相协调
为降低和减少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使公路与健康生态环境相协调,应把公路主体设计与环保工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研究公路的动态环境,了解人们行车时的感受,从而指导环境设计工作在满足路线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调查路线线位和高程,注意沿线的地形,植被特征,改善构造物的结构和位置,保持原有土体的面层结构,尽量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公路征用土地范围内补种或养殖相当数量的同类物种,以保持生态平衡。
3.2 完善绿化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绿化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改善道路景观,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境,降低交通噪声;加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稳定诱导视线,防眩遮光,确保行车安全因此搞好公路的绿化是至关重要的公路绿化要进行总体规划,体现经济与实用绿化与美化,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绿化植物品种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土质、气象等),并结合设计要求及本地区草木的生长情况而确定。绿化物的外形、高矮和色彩需有节奏的变化,并注意提高绿化物的管理水平及绿化工程本身的收益。
3.3 对水体影响的防治措施
公路建设时期,对水体的影响主要为水土流失和对水的污染等方面水土流失可以用种植植被和对河道、湖泊、溪流科学治理的方式来解决。对水的污染防治可以分类处理,以施工单位人员的生活污水可集中处理后作为农业肥料交给农民使用。对路基、桥涵等构造物施工中的淤泥要回收到陆上进行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抛弃,严禁直接抛入河道,引起二次污染或堵塞河道。对施工机械应做定期检查,避免或减少漏油对水体的污染。应在施工现场设置污水回收设施,进行处理后排放。
3.4 保护沿线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公路修建及通车后的废气、噪声等影响,必然会改变沿线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补偿如设置高架桥,隧道工程来减少对野生动物两区交往的影响;对路线两侧因施工破坏了植被进行人工恢复等、另外在公路的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绿地、水库和地形的差异,保护自然环境、历史遗址、名胜古迹及保护区,必要时可以改变公路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公路的线形、收费站、服务区的建筑应与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相融合,尽量做到不留人为破坏的痕迹,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 结语
总之,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沿线的健康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是尤为重要且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以及运营过程中还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设立与保护环境有关的宣传牌,提高施工人员以及公路附近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未来的优化会使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更系统、合理地配置生态社区的资源要素,更全面地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更好地指导城市健康生态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美荣,高吉喜,张彪.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2017.
[2]王静,城市住区绿色评估体系的应用和优化[J].2018.
[3]武春友,常涛.生态社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J].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