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波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3期   作者:高波
[导读] 教师要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教学上融入创新意识,以提升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加强对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尝试,用创新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为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本文试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等方面入手,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加以探究。

高波   黑龙江省海林市第二小学  157199
【摘要】教师要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教学上融入创新意识,以提升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加强对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尝试,用创新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为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本文试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等方面入手,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加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思维特征; 教学特点; 意义;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03-01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高年级是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高速发展的时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再到抽象思维,这个时期正是思维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
        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大脑逐渐发育成熟,思维方式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记忆能力都有了显著变化,自主意识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在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分析,具备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和逐渐提高。不过,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立体全面,在遇到事情时容易激动,有一些叛逆的思想。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在学生思维初步形成阶段进行科学引导,并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打下基础。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盛行,这样的课堂环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生更好成长服务。教师应倡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亲历知识的发生和发现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这样的课堂活动是学生的活动,学生通过探究知识活动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容易引发情绪波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对知识进行探讨、分析,甚至是辩论,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以疑问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疑问在学习中的重大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多提问题。学生的疑问是求知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思考的结果,有疑问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之一就是为学生解惑答疑。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学生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渐增强,在学习上也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认知、思维、兴趣爱好等会有明显的提高,数学发散思维能力也就因此得以培养和提升。比如,在数学习题中,举一反三的例子非常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不要急于下笔做题,先思考再动笔;或者是一题多解的现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出题后,尝试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解法。通过这样的思考、分析、研究,学生会提出很多的疑问,再把疑问解决,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尤其是数学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三)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疑难问题时,要做到有所保留、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答案。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要去死记硬背一些题目、答案,而是要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这其实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例如非常有名的打电话问题,某老师要通知10名学生到学校参加比赛,怎样通知学生才能更节约时间。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对方案进行讨论,利用图表等方法列出通知学生的方案,最后归纳出三种方案:一个一个打电话,这样用时最长;分组打电话,能节约一半的时间;而全员参与通知,接到电话的学生都参与通知,这样最省时间。这看似是数学问题,其实是统筹方法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图表法来进行归纳,简单明了。学生不仅体会到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培养了归纳推理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的说来,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以及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来看,此时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黄金时期。为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和发现的过程,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升华,为知识创新和应用创造条件。数学知识的学习侧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要做到举一反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励学生的活跃思维,并逐渐形成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万春蕾,肖依.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8).
[2] 曹文营.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