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有效途径 舒虹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3期   作者:舒虹
[导读] 随着学习难度的逐渐增大,学困生普遍会在小学三年级左右在学习数学内容上感到吃力,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学习数学学科知识上的学困生。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因成绩的高低歧视学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深入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去思考解决问题。

舒虹   贵州省织金县化起小学
【摘要】随着学习难度的逐渐增大,学困生普遍会在小学三年级左右在学习数学内容上感到吃力,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学习数学学科知识上的学困生。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因成绩的高低歧视学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深入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去思考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62-01

        引言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逻辑性比较强,知识比较复杂,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死板、手段单一,数学学科本身又比较抽象枯燥,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课堂的参与度也不高,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存在着一些学困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这部分学困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转化。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1学习兴趣低,积极性低
        由于数学本身就具有缜密思维和抽象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上更加困难,加上数学课枯燥无味,许多学生上数学课时提不起兴趣,甚至昏昏欲睡,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一直上不去,而成绩一直无法提高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数学问题一无所知,无法完成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动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随着长时间积累,成绩就会越来越低。
        1.2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学科,但是作为小学生来说,因为年纪小,思维能力和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对于数学学科中一些抽象的概念以及某些对应的数量关系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进行透彻理解,就会使学生逐步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恐惧与害怕情绪。并且数学语言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就较为抽象,学生无法进行理解,从而无法掌握相关的知识,成为学困生。
        二、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2.1关注学困生,适当鼓励学生,增强学生信心
        教师不可以歧视学困生,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困生也是普通学生,只是与其他同学相较而言学习能力较弱。小学阶段对学生成长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正确示范,时刻关注学生变化,主动与学困生进行交流沟通。由于大部分学困生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上很难集中精神,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当发现学生出现走神的情况,可以采用提问法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集中到课程当中。


教师还可以在讲解知识点时加重语气,提醒学生注意。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并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为学困生制造表现机会,让学困生通过成功回答问题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对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刺激更多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转化、预防学困生的目的。
        2.2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因此教师在各个环节中,注重对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有趣的课前导入、生动的课堂教学、充满乐趣的教学实践等,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兴趣。把课堂教学和学困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结合,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展现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满足他们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了“钟表”知识后,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几点起床,玩游戏多少时间,做作业多少时间等,让学困生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做自己时间的主人。在学习“混合运算”时,可以创设各种生活场景,让学困生独立进行计算和妈妈去超市买菜,一共花了多少钱,付了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帮助妈妈进行计算,满足学困生的成就感。在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可以用尺量一量身边的物体都是多高多长,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增强学困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此外,还需要注意对学困生的激励评价。学困生因为学习上受挫,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很容易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困生的评价,可以通过肯定和表扬,树立学困生的信心,鼓励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2.3进行习惯矫正
        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时刻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良好习惯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形成好习惯的过程,需要强大信心和毅力,最主要的是贵在坚持。老师要时刻观察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哪些不好的习惯,发现之后并及时纠正,努力改善学生,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好习惯。比如,在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很多学生都会忽视运算符号的存在,进行从左到右的计算,其实学生心里都明白运算法则,但是由于粗心而导致计算错误。或者,学生在计算带有括号的题目时,学生往往都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但是会下意识忽略运算法则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长期以往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形成粗心大意、不认真检查的坏毛病,从而形成学生成绩低、不爱学习的原因,所以老师要在平时教学当中,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认真仔细专注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对于学困生的关注与尊重,开展对于学困生的针对性教学,通过鼓励教育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结合课后复习进行知识巩固,从而逐步完成学困生的转化,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楠.探索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有效途径[J].新课程,2020(44):71.
[2]杨维华.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57):81-82.
[3]杜晶晶.探索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J].情感读本,2018(0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