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3期   作者:徐利群
[导读] 阅读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思维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从而提高英语成绩。随着新课改理念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的不断强化,阅读学习不再是机械地背诵记忆,而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自主建构过程。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以此引导学生高效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徐利群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实验中学  620010
【摘要】阅读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思维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从而提高英语成绩。随着新课改理念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的不断强化,阅读学习不再是机械地背诵记忆,而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自主建构过程。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以此引导学生高效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66-01

        思维导图是一种按照大脑的记忆特点构建的集直观性、形象性、启发性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知识结构,通过关键词和图像表征信息,帮助学生筛除杂乱信息,提取有效信息,保留关键内容,从而梳理文本结构、整理阅读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效阅读教学。
        一、读前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兴趣
        人教版初中英语阅读内容篇幅长,学生很容易被密密麻麻的语言符号而吓到,进而产生畏惧心理,失去阅读兴趣和动力。思维导图用在课前阅读,可以把阅读内容压缩为简单明了、直观形象的图表,使学生看到主题与段落、大意与细节、表达与情感、词句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阅读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思维导图展开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分析,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有意义建构。
        以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2《I think mooncakes are delicious!》“section B 2b”一课为例,这篇阅读课文主要介绍了圣诞节的意义,围绕《圣诞欢歌》讲述了三个圣诞精灵拜访斯科鲁奇的故事,以此揭示了圣诞节的意义:爱和欢乐。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图上有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圣诞精灵,分别用相应的英语符号标注,圣诞精灵又分出三个侧枝分别是“圣诞过去之灵”“圣诞现在之灵”“圣诞未来之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点出故事主旨,对学生有指导作用。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维导图中的图画和标题,让他们根据这些关键词语展开猜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根据圣诞树、圣诞老人等这些图画,学生很快就能猜测到阅读内容与圣诞节有关,教师写下“Christmas”这一中心词,并引导学生展开猜测: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Christmas? Who spends Christmas?并利用竞争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根据发言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在以“Christmas”为中心的思维导图上,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有学生提到了西方人要过圣诞节,教师就顺势而问:“Why do Westerners spend Christmas?”这些喜闻乐见的话题学生感兴趣,因而很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几分钟的发言讨论,一张关于“Christmas”的思维导图逐渐丰满起来。在这一头脑风暴中,学生开始关注圣诞节背后的故事,他们的好奇心被唤醒,这一模式下学生对课文的关注度就大大提高,有助于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读中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信息
        1、略读
        学生拿到一篇文章不是先展开逐词逐句的阅读分析,而是快速地略读文本,了解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阐述了怎样的观点等,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梳理文本结构,有了这一步学生才能展开细读。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导图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略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和提示语展开对文本内容的检索,培养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6《When was it invented?》section B 2b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中的提示语(when、who、where、how、popularity)引导学生略读文本,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每一段的首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和重点语句的关注,了解文本大意,把握阅读走向,为后续细读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按照思维导图的指示,学生通过略读明白了该文本主要介绍了篮球的发明人、发明时间以及流行史。有了这一主题思路,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做到有的放矢,提取关键信息。
        2、速度
        这一边阅读的主要目标是掌握段落大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何人、何时等信息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借助思维导图展示第二层提示词,总结各个段落的中心句。如关于“when”的关键语句为“December 21,1891”、“who”的关键句为“Basketball was invented by a Canadian doctor named James Naismith.”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语句中找出关键词填写到思维导图的第二层中,为进一步细化阅读目标做好准备。
        3、细读
        这一环节的阅读需要学生了解每一部分的细节,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提示让学生边读边对关键词或线索词做出标记,并填写到思维导图的合适位置,让学生在自行扩充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全面掌握主要事实和细节,建构记忆框架,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在上面的阅读中,学生根据popularity的提示,依次找到“more than 100 million people; over 200 countries;arks、schools、factories等关键信息,并按照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一一填写在popularity的周围。
        三、读后运用思维导图巩固理解
        1、复述文本
        复述文本是对语言材料的创造利用,能够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由于阅读内容篇幅长,信息内容多,为了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复述、使语言得以吸收和内化,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层级关系提示学生,为学生顺利复述课文提供保障。考虑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让学困生复述某一分枝,如上面的“when”、“where”等,分枝内容少,语言信息少,复述起来相对较简单。优秀生复述整篇课文,从而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阅读需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绘制思维导图
        一篇课文阅读完毕后,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制作流程及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方法自己绘制一幅新课文的思维导图,学生先找到关键词,再利用关键词提取文本信息,绘制出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上课时教师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代表展示讲解自己的绘制思路,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新课的预习情况,以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发散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是记叙、写人,还是议论、抒情都有一定的逻辑顺序。思维导图能够借助于图形将阅读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有意义建构,实现对文本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理解,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艳泓.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48-249.
[2]傅燕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21(15):5-6.
[3]解发云.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21(2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