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兴趣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刘丽萍
[导读]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技学科的基础与保障,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数学抽象和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数学基石。很多人对数学一直误解为枯燥的无穷无尽的刷题,甚至不少孩子对数学充满恐惧,以至于在学习中是被迫的、低效率的学习。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学好数学的潜力,尤其对处于6-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而言,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增长且随着兴趣的不同,各方面技能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需格外注重小

刘丽萍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海贝中英文小学  云南  昆明  650103
【摘要】数学是其他自然科技学科的基础与保障,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数学抽象和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数学基石。很多人对数学一直误解为枯燥的无穷无尽的刷题,甚至不少孩子对数学充满恐惧,以至于在学习中是被迫的、低效率的学习。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学好数学的潜力,尤其对处于6-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而言,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增长且随着兴趣的不同,各方面技能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需格外注重小学生数学的兴趣化引导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兴趣的带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标  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34-01

        小学数学是以数学基本发展规律和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学科。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直观、富有层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重视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普遍参与和重视直接经验。而很多老师仍然沿用传统课堂中以教定学、以本为本的单一思想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厌学等一系列消极影响。
        俗话说,“乐学之下无负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的求知欲更加旺盛,也会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和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也要格外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要结合现代科技,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创造趣味教学课堂。
        新课程标准根据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将小学按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三个学段,在这三个学段中学生从好奇好动爱表现逐步过渡到初步具有象形思维,对事物有了初步认识,最终转化为思维相对敏捷,可以有规律与有目的的进行自我学习,这也体现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发展性,针对这些特性,打造趣味化课堂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一、 创造不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情境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创造多元、多组织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尤其对于1-2年级学生,此时学生活泼好动,难以集中注意力),勾起学生好奇心,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激情。
        (一)构造故事情境。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而我们的数学史上恰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勒斯利用影长测出埃及金字塔的高度;阿基米德利用水帮助国王鉴别王冠含金量;田忌利用上中下三等次马赛马获胜等。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激励学生勤学勤思考,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创造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并在学生得出结论后及时表示肯定与鼓励能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充分的兴趣及自信心,这也是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最普遍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我请6个同学上台,问:“香蕉和橘子,你最喜欢哪种,喜欢香蕉的站左边,喜欢橘子的站右边”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6可以由几和几组成,并以此类推,让学生以猜为动力,以小组合作为验证猜想,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结论并列出算式,使课堂上每位学生都尽可能的参与,热闹的氛围将课堂效率带到新的高度。多让学生去问“为什么”,再一起去解决“为什么”,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在提高中巩固学习兴趣。
        (三)设计实践情境。数学是抽象的学科,经常将实际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转化成计算问题,又或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赋予实物模型,使得问题更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需要借助实物或图象模型等教学工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剪、量一量,让各个感官都参与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升。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四边形,并观察总结他们的特征,根据所剪的方法和图象大小,为计算其周长、面积与了解不同图形的结构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着重提出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结合前面所写的一些数学故事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很容易可以找到大量的学习素材,例如购物找零、银行储蓄等。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即可借助购物付钱找零,让学生自己扮演老板和顾客,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这种利用学生爱观察、爱扮演的特征,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学生有限的知识储备中充分引入数学概念和塑造数学思维,建立与数学的亲密关系,体验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游戏,领略学习的兴趣
        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教育实践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学生通过游戏学习时会特别集中注意,主动接受知识并应用知识,因此游戏化教学更多的适用于低年级课堂。同时还可以培养动手、合作等综合能力,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还可以设计摘苹果的游戏:在电脑白板上画一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不同的算式,树旁画上标有不同数字的果篮,让学生将算式与结果对应的苹果摘到各自的篮子,这样既可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
        总之,轻松高效的学习是我们教师的目标和教学初衷,在传统课堂和新课改的强烈碰撞下,我们应坚持初心,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创新型、趣味型课堂,以生为本,师生合作,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目标,让学生玩着学,学中记,体会数学的有趣。
参考文献:
[1]王秋丽.试论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
[2]王继波.试析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