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以生为本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3期   作者:曾金兰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偏政治和道德素养的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如果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会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始终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为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以生为本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曾金兰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  530699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偏政治和道德素养的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如果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会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始终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为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以生为本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以生为本;有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26-01

        引言
        初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基础阶段,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自身的思想观念,产生思想偏差,甚至误入歧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丰富教学活动,鼓励自主探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素养,那么就必须紧扣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的教学课堂,并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对课堂教学的主题、模式以及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展开深入的探索,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为了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索平台,以此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随后,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学生获得别样的情感体验,并切实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起到重要的帮助。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学平台,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首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和发展需求,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起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应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式学生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并乐于与教师进行沟通,遇到问题时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


通过与教师的沟通,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学科兴趣,消除学生对学科的消极情绪和抵触心理,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高效课堂的创建。
        三、关注生活话题,构建生活教学模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倡导教育和生活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两大重点内容。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到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学科的实用性,教师应该把生活和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构建生活教学模式。比如在“遵守社会规则”这一单元中,学生会学到“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这一课里面论述了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告诉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法律是一种非常宽泛的概念,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接触不到太多的法律问题,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过于关注这些法律知识。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这部分内容和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选择一些生活实例来展开论述,让学生能够知法、懂法、守法。
        四、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激发思想道德情感
        初中阶段,学生有着更为丰富的情绪,情绪更容易受到影响,情绪更容易受到感染。对此,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为准确的理解。在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需要在分析环节和情境创设进行明确,并且需要与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探究情境内容,从而获得更好地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爱在家里”时,本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与家人间的关系,懂得珍惜亲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由于很多学生的家长在外地工作,陪伴学生的时间比较的有限,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更短,对此,教师可以创设出新年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与家人相处的宝贵时间,引导学生珍惜亲情。此外,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关家的文化内涵给学生进行补充,让学生对家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更深的体会。
        结束语
        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必要保障。针对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教师意识到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转变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课件,丰富教学活动,构建一个高效率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培养学生较高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以生为本创建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中小学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3.
[2]杨京儿.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52+59.
[3]田春.“以生为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7):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