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3期   作者:池洁
[导读]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它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而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历史事件分析以及研究中形成具有历

池洁   永康市第六高级中学  321300
【摘要】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它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而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历史事件分析以及研究中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质的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14-01

        历史学科属于一项人文性学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史的载体。高效的历史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历程,意识到事物出现的必然性,进而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点缀,而是学生在构建历史知识技能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以及情感态度。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将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在优化教学活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引导学生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念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结构和一般发展规律。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为全面地分析历史事件。
        例如《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部分内容中既有秦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王朝霸业的内容,也有秦二朝政治被推翻的内容。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元性地分析秦王朝统一六国的原因,以及秦二朝灭亡的原因。每一个学生都要结合教材内容,教辅资料以及他们的认知基础做出相应的分析归纳,然后教师将学生的分析归纳情况加以汇总,从而引导学生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梳理历史发展过程
        历史事件是在特定且具体的时空里形成的,所以时空观念就是历史学科最为突出的特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相应的学习探索,从而使得学生在梳理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
        例如我国历史朝代以及各个历史朝代时期出现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等,学生就可以通过绘制时间轴的方式加以整理归纳。时间轴的起点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然后依次是诸侯纷争,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南宋,北宋,辽夏金元,明朝,清朝等。


当学生理清了我国封建朝代的更替,然后再将各个历史朝代的开国皇帝与亡国皇帝以及重要事件等写到相应朝代的后边,并让学生结合相应朝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加以探索和研究,从而让学生结合特定的历史时空来认识某一人物或者是某一事件。
        三、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
        史料实证素养,就是要让学生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来分析研究史料,因为只有客观真实的史料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一些被融入了政治立场的史料则会影响到后人对历史的认识。史料实证需要学生具备系统性的历史知识体系,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否则学生在分析历史史料时就会出现一头雾水的情况。
        例如弟子在记录孔子的言行时有这样的说法“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仁归焉”,如果单单凭借这一句言辞,那么很容易让后人误认为孔子比较保守。因此我们要多元化地了解孔子的思想特点,要全方位地了解孔子的言行,具体包括“殷因于夏礼,所损益,……”,这一说法代表孔子也有与时俱进的一面。因此学生要广泛地了解史料内容,要对历史材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更加客观地了解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类似的,在分析某一朝代的国王时,也要结合多个史料来加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不能仅仅通过某一只言片语立即做出结论,这些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史料实证能力。
        四、结合爱国人物,渗透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材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人物和事迹,其中就有爱国志士的相应事件,就能够给学生以思想方面的启迪。而且一般情况下,每当朝局动荡不安时,底层老百姓都会深受其害,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没有国就没有家。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家国情怀教育素材,从而让学生们在历史伟人和民族英雄高尚品德的熏陶下,形成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怀。
        例如家喻户晓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诗词代表作《离骚》,主要表达的就是爱国情怀。而且屈原不仅通过诗歌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还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他的爱国情怀。屈原是楚国人,主张抗秦,但是没有被采纳,被贬官放逐,即便是遭受了这样不公的待遇,他依然选择与国家共存亡,他的这一行为被代代流传,甚至在后世还有人效仿他,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屈原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需要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渗透就能够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娜.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7):58+60.
[2]李红艳.浅谈如何把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J].考试周刊,2021(44):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