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理念下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略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3期   作者:曾超
[导读] 绿色生活是一种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具体包括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使用绿色产品以及参与绿色志愿服务等内容,旨在引导民众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对改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为环保献出自己的力量。

曾超   武冈市思源学校  湖南  武冈  422400
【摘要】绿色生活是一种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具体包括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使用绿色产品以及参与绿色志愿服务等内容,旨在引导民众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对改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为环保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绿色生活;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33-01

        培养小学生的绿色生活理念有着多重意义,首先,它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学生身心发展十分有益;其次,绿色生活强调勤俭节约,所以学生形成绿色生活理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长的生活压力。最重要的是,引导小学生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对我们身边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在学生日后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角色时,他们就能够为环境保护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
        1.强调环境问题,激发责任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环境问题是一个宏观、抽象的概念,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更多地是关注自己的生活舒适度,并没有注意到身边的环境问题,所以环境保护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如果学生没有这种观念存在,自然不会履行绿色生活的原则,甚至会形成浪费、攀比等不良习惯。因此,作为教师,要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强调人类当前面对的各种环境问题,同时注意将环境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自觉形成绿色生活的理念,自觉纠正不良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环境问题相关的短片,说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的现状,以及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教师可以以“大气污染”为例,展示一些城市雾霾天气的照片,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了吗?”这时,学生会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比如,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在乡下时可以看到夜空的星星,但是回到城市,即便天气晴朗也看不见星星,由此推断是大气污染的缘故。此外,教师还要重点说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讨论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重视环境的问题,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而促进学生绿色生活习惯的形成。
        2.加强文化建设,促成良好习惯
        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可塑性较强,其思想和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而绿色生活教育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后者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前者本质上却是对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的教育,所以教师不能采取灌输、强制的手段,而是要采取软管理、软教育的措施。因此,教师不妨加强文化建设,借此宣扬绿色生活的理念,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从而让学生在环境的陶染下形成良好习惯。
        例如:以绿色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物质文化建设。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以绿色生活、勤俭节约、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名人名言,比如“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将其制作成挂画,张贴在教室、走廊、食堂等位置,起到时时警醒学生的作用。
        (2)精神文化建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撰写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班训、班规、班歌,让学生在传诵的过程中深化绿色生活的理念,自觉反思并纠正自己的行为。也可以适当组织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渗透自己的环保理念。
        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给学生带来良好熏陶,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坚持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绿色生活习惯。
        3.立足学生生活,拓展环保思维
        绿色生活理念的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必须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加强实践,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并且,小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对很多问题不能产生深刻的认识,所以他们即便具有绿色生活的意识,也不知道从何做起、怎样实践,不能很好地将这一理念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如何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并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加强生活实践,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告诉学生如何实现绿色生活,比如:用完的铅笔头不乱扔,可以带上一截笔帽继续使用;包书皮要循环使用,不可随意丢弃;扔垃圾时要注意垃圾分类等等。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更多绿色生活的方式,教师则适当拓展。比如,有的学生提出去超市购物可以自带布袋,少用塑料袋。这时,教师可以以平安夜售卖的平安果为例,指出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倡导学生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实现绿色消费。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出发,认真、严谨地践行绿色生活理念,保持环保、健康的生活习惯。
        总之,在绿色生活理念下的小学生行为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能力,据此优化教学策略,争取树立学生绿色生活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实现小学教育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谢肃威.将生态环保教育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J].百科知识,2019(36):53-54.
[2]李元梅.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J].新课程(上),2019(08):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