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邱全兴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邱全兴
[导读] 社会目前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和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数学思维成了推动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也成了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讲,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正处于对社会认知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进行命运第一次选择的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

邱全兴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五中学  江西  赣州  341600
【摘要】社会目前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和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数学思维成了推动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也成了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讲,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正处于对社会认知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进行命运第一次选择的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以下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47-01

        引言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已经成为课堂教学质量改进的热点问题.在长期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实践研究中,笔者多次对有效课堂理论的建构进行探索,随着探索的不断深人,对有效课堂的价值取向也逐渐明晰,深刻认识到有效课堂的建构需要坚持为思维而教的教学观,秉持以理性思维育人的教育观。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数学思维的基础是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因此,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打破传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思考方式,勇于突破常规.此外,创新是基于对事物的了解,而对事物充分的了解则基于对事物的充分观察,只有学会观察并分析,才能为数学思维的养成奠定基础.学生在拿到习题时不应急于求成,一味地找到解答方式,而应认真观察习题,分析习题的中每个信息的含义.不应仅满足于一种方式解题,而应采用多种方式解出答案,此种教学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并借助于不同习题的考察形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以逆向思维、变向等的方式体现在习题解答中.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达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深挖理论知识背后的推导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的推导过程应用于实际解题方式中,在潜移默化中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
        二、多元引导,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核心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应在多元层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以此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例题讲解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不同方面去解决问题,这种标新立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从开放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质的升华。



        三、创设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
        教师应该对自身引导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身份有清楚的认识和深刻了解,应该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充当主导者.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例如,教师在进行对“余切函数”相关数学知识的讲解之前,可以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设置一些诸如“同学们在画余切函数图的时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等新奇有趣且引人思考的问题.通过教师问题情境的设置,学生会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从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另外,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不应该急着公布答案,而是需要留给学生深入思考并且作余切函数图像的时间.不同的学生将会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作图,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巡查指导.对于作图作得好的学生予以鼓励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也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各种问题情境的设置,促使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对话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总结反思,激发学科创新意识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引导,旨在引导学生适时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具全面性,这也是对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创新的教育手段之一。在学生做完数学题目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学生可以充分认知到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激励学生完善学习方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同时,反思也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态度。例如,在学习“抛物线与其标准方程”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出抛物线的定义,并启发学生将其与初中阶段学习的抛物线知识进行对比,在课后反思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二者的不同之处以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并对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剖析,从而提高对抛物线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力,也可以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确保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得以有效拓宽。
        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师应对数学思维的培养有正确且充分的认知,深切明白数学思维不是为了应对习题解答和高考,更重要的是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学生在其他理工类学科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田肃安.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21(09):79-80.
[2]刘润.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0(16):38-39.
[3]肖静.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