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伟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房屋建筑不断增多。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来说,很多质量通病依然存在,如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就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威胁。为此,本文从不同方面针对混凝土裂缝控制与处理进行探究,旨在为以后的建筑工程实践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裂缝;危害;预防
引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对于质量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相应地加大了传统技术工艺的改革创新力度。在现代施工技术中,建筑工程施工极易面临结构裂缝问题,从而加大了工程的质量隐患,增加了技术的处理难度。基于工程建设角度,应科学处理工程裂缝质量隐患,结合理论分析,合理应用结构裂缝控制技术与措施。
1建筑结构发生裂缝的危害
结构裂缝是房屋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房屋建筑结构应力达到极限值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所致,一旦出现裂缝就预示着建筑结构强度出现问题。具体而言,房到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构整体强度受到影响。一旦建筑结构出现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就会直接接触空气,提高其发生锈蚀的机率,削弱钢筋对结构的支撑作用,主体结构的强度就会受到影响。其次,建筑结构的钢性会受到破坏。如果不加干预、整治,建筑结构裂缝的发展是持续生的,久而久之会直接破坏建筑结构的刚度,导致结构发生变形。最后,建筑结构的抗剪承载力也会受到影响。裂缝降低了建筑结构的强度与刚度,随之而来的结构抗剪承载力也会减弱,发展到一定程度结构会受到毁灭生的破坏。
2建筑结构裂缝特点
当建筑工程出现结构裂缝时,会表现出以下特点:①通过分析建筑结构裂缝可知,多数裂缝出现在竖向结构中,并且和竖向结构高度一致。观察结构裂缝能够发现,中间部位的裂缝宽度大,并且围绕结构向四周延伸,无法掌握裂缝末端位置。②一般的结构裂缝宽度大于0.3mm。结构裂缝出现位置多集中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墙体两端的裂缝产生量较少。③结构裂缝引发的原因较多,比如混凝土浇筑完工后,未遵循标准流程拆除模板,相应地加大了结构裂缝的产生概率。在研究和分析结构裂缝时,还应考虑温度影响。④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时,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将会加大裂缝的危害性。裂缝数量持续增加,会沿着裂缝宽度方向发展,严重危害结构质量与安全。⑤在补救处理墙体裂缝时,极易产生水渗漏现象,但此种现象不太严重。
3房屋建筑结构裂缝预防及处理技术
3.1优化配筋设计
施工人员必须优化配筋设计,科学应用建筑加固技术,以此提升梁板与结构板质量。建筑企业在开展结构加固处理时,需要选用双向双层施工法。通过此种施工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梁板与结构板质量,增加建筑内部温度,而且可以防止裂缝的产生。注重工程结构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施工人员应当科学把控钢筋间距,以此减缓裂缝产生时间。注重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科学化使用,适当地添加外加剂,缓解混凝土热胀冷缩特性,避免产生结构裂缝。
3.2合理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
(1)科学控制混凝土温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在选用水泥材料时,应选择低水化热反应水泥。②在搅拌水泥时,添加适量的缓凝剂或减水剂,同时对水泥使用量进行控制,以此降低水化热反应,确保混凝土温度的适宜性。③使用细粉煤灰代替水泥,选择高和易度混凝土,注重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建筑施工期间,合理降低混凝土温度,缩短搅拌站到入模时间,以此控制混凝土的结构裂缝。
(2)减缓混凝土降低速度,可通过科学保温措施,高效管理和养护混凝土。
如果在高温天气下施工时,必须全方位养护混凝土材料,避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产生明显的温度差。值得一提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拆模后,施工人员应快速回填土块,避免施工温度降低时,混凝土降温速度加快。采用此种方式,有助于控制混凝土裂缝。
(3)注重施工工艺创新,加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首先,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应该合理应用分层分段浇筑法,有效驱散混凝土的内部热量,降低内外部温度差。其次,配筋操作时,应加强材料的抗温能力。施工操作期间,应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小于25℃,全面落实温度检测工作。最后,加大施工管理规
范与力度,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遵循规章制度开展操作。
(4)注重混凝土的后期养护。由于多种施工裂缝都是在后期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需要将保温板等工具放置在初凝混凝土表面,避免阳光暴晒混凝土,从而产生膨胀裂缝和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必须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处理,避免水分过度挥发,降低凝结稳定性。为了避免浇筑施工裂缝的产生,还应做好施工人员管理,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混凝土板块,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平整性。管理人员应注重监控混凝土表面温度,避免混凝土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加大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做好施工裂缝检测与保障工作,以此减少浇筑施工环节的温度裂缝。
3.3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在施工操作中,应该合理应用技术工艺和方法,全面确保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效果。①填充法。工程竣工后,当发现裂缝问题时,应沿着裂缝混凝土表面开凿U型槽,之后在缝隙内部充填树脂砂浆。如果缺少树脂砂浆,也可以选用沥青或水泥砂浆填充空隙。②表面修补法。针对细小结构裂缝,可以应用表面修补法。通过修补方式,可以提升结构的耐用性与持久度。在修补操作时,沿着混凝土裂缝表面,全面铺设薄膜材料,以树脂类材料最佳。③注入法。当结构裂缝宽度小、深度大时,可以在混凝土内部灌注修补材料。在检查期间,当混凝土裂缝威胁工程安全时,需要选用粘贴加固法、箍筋加固法、围套加固法,以全面确保裂缝处理效果。
3.4砌体结构缝隙控制与处理措施
(1)控制砌体结构裂缝: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材料性能与品质,材料入场前,必须对材料龄期、吸水率进行检测。工程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必须保证措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出现地基差异沉降,影响构件的使用效果。注重释放温度应力,增加芯柱、构造柱数量,加大水平拉结力。此外,合理选用配筋方式,以此控制温度应力,避免由于温度应力所致裂缝,加强裂缝的控制效果。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施工规范与管理制度,以此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对结构裂缝的产生进行控制,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
(2)砌体结构裂缝处理技术:①水泥灌浆法。通过实践调研可知,通过水泥灌浆方式,可以有效补强和加固砌体裂缝。压力灌浆、重力灌浆为常见灌浆方式,裂缝修补处理后,可以明显提升墙体强度。②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墙体承载量、承载性能不佳时,应做好加固处理。在处理操作时,去除加固砖墙表面粉刷层,之后喷射砂浆,科学控制工程裂缝。③增加预应力撑杆。当大梁下砌体承载力不足时,可以应用增加预应力撑杆方式,注重加固原有结构,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固性。
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裂缝问题越来越常见,甚至可以说轻微的裂缝不可避免,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裂缝的类型,并且了解不同裂缝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这样才能运用合理有效的技术达到预防、处理裂缝的目的,所以目前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出新的技术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学富.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107-108.
[2]郭大伟.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0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