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辉
证件号码:1305241988****3514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建筑工程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要求的增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透明度及整体水平也得以提升。在具体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更应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断加大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力度。基于此,文章将充分阐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特征,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同时,提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建筑工程企业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建筑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也得到提高,且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建筑工程数量也日益增多。但现阶段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水平较低,在施工各个阶段容易发生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后期建成质量,甚至一些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还会导致建筑工程引发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更需要对施工质量加强重视,加大管理力度,针对质量问题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基础保障,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1.1施工材料问题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保证工程顺利开展以及完工的关键,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措施。不过不少建筑施工单位对于材料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样就导致在施工现场出现不少问题。其中主要问题表现在材料调配比例不科学、材料严重浪费、材料保存不合理从而发生污染以及施工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等。
1.2技术及设备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代社会,大量先进的机械设备也开始被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活动中,而先进技术及设备的应用也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质量。要想充分发挥大型先进机械设备的施工优势,施工企业就必须对建筑现场的实际条件及建筑项目的结构形式进行科学调查及了解,在选择合适机械设备及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机械设备的选择与应用,影响因素很多,比如施工工艺的特殊性、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成本、施工工期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能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节约施工成本,保障施工质量。
1.3监督机制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监督机制是工程管理的参照物,有效地将监督机制结合到施工企业和建筑商中,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作用。建筑工程的监督主要分为政府监督和监理单位监督,但是在实际监督管理中没有统一监督标准,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效果不一样,相关的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无法将监督机制落实到实际的施工中,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只是将工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认为对工程建设的作用不大,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提高使用率
施工机械安全使用和日常检查、维修,确保施工过程正常运转。大型设备混凝土泵车,每天保证水箱加满水,燃油、液压油添加充足;各润滑点加满润滑脂;轮胎气压充足外,还要日常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真空表针指示在绿色区域范围内;仪表正常。小型机具混凝土振动棒,同样要进行日常检查。电机正常运转,接地良好,开关灵敏。
接通电后,按开关旋转箭头方向启动电机,混凝土振动棒不震动时,将振动棒头往地上磕一下,振动棒发出平稳有力的鸣叫声时,表明振动棒完好。无论大型设备还是小型机具,都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根本保证。如:焦化厂预处理框架结构,在第二层梁、板混凝土浇筑即将结束时,混凝土泵车压力表指示针急剧上升,运转声音异常,出现输送管堵塞,混凝土浇筑中断。按照规范要求,在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在次梁跨中的1/3范围内留设,严禁在梁的跨中留设施工缝。在调运混凝土泵车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达到1h,虽然在初凝时间内,对施工质量没有造成影响,但是如果混凝土停歇时间过长,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没有振捣密实,拆模后,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所以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使用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2.2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专业管理技术团队
首先,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也将直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效果。因此,施工企业须高度重视对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加大对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及相关行业知识的培训力度,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供专业支持,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其次,施工企业还需完善薪酬激励及责任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培养其责任意识,促使施工质量管理更科学化。最后,施工企业需规范施工队伍招聘标准,仔细审查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资历及专业技能,建设更专业的管理技术团队。此外,施工企业还需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系统教育,充分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帮助其熟练掌握施工操作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企业需不定期开展施工安全指导工作,在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性的同时,培养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施工技能及专业素养。
2.3优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属于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因此,要想实现对工程质量以及进度的有效控制,一定要全面落实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工作,还需要引进新的技术。在施工操作开展之前,应该完成对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即在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充分披露技术的规范操作和检验标准,保证施工人员在正式操作前掌握技术知识和要求,这也是工程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运用更多的新兴技术,比如在建筑工程中运用BIM技术进行建模就便捷得多。
2.4依据验收标准,严把材料质量关
建筑材料对建筑的施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建筑材料的管控要从采购、材料进场检验、施工过程方面加以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材料的采购制度,经营科安排预算、核算人员根据施工图纸、招标文件等逐项确定工程所需材料的数量、型号、技术参数等,及时、准确地上报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采购部门根据材料计划公平公正组织公开招标,按照招投标、议价管理细则,做到“货比三家,优质价廉”的原则确定供货商。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建筑设备等,由质检员除检查产品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单外,还要对其规格、数量、型号、标准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凡涉及安全、功能的产品,如水泥、砂、卵石、机制砖、加气块、钢筋、防水卷材等,现场按规定抽样送检,由见证取样人监理工程师签字后,送往检测检验中心,复验合格后,资料员签写进厂材料报验申请表,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使用。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受到外部环境、建筑工程材料、人工技能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质量管理工作效率,施工企业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在丰富管理技术手段,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落实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施工环节的顺利展开,为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提升及功能发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军生,张松涛.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34-135.
[2] 李蕾.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