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控制要点和改进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9期   作者:佟珊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也在逐步增多
        佟珊
        身份证号:12010419781120****  天津市  30038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也在逐步增多。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管理和技术问题,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降低工程质量。从概念和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控制要点和管理技术改进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控制要点;改进对策
        引言
        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密切改进管理技术,从而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积极重视管理技术,多角度进行改进,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优化成本,加强制度完善和监督,最终使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1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1.1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概念
        在建设过程中,既要满足工程的使用功能,又要保证工程质量,以利于群众,带动地方经济效益。管理技术控制作为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主要是指建设单位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技术,进而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技术工作,以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
        1.2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意义
        首先,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发展中,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建筑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对施工项目管理技术的控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而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管理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管理技术控制,将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做好技术培训、材料监测、安全监督等工作,切实提高管理技术整体水平,加强人力资源整合,提升现代建筑工程高质量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控制要点
        2.1施工强度的控制要点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在其实际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浇筑混凝土的形式,因此,本文提出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强度主要是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能否有效地承受建筑结构的重量。在浇筑混凝土前,通常施工单位会根据现有设计图纸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并严格按照其具体要求进行。配合比完成后,还需要对其强度进行二次检测,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工程的质量打下基础。同时,对于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及时对相应项目进行维护。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结合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明确养护时间、步骤、方法,对已完成的部分进行定期养护,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2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的选择与施工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决定着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技术控制,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功能需求的增加使得建筑的施工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此时,作为施工单位,在技术控制过程中,需要组织施工人员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分析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提出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施工过程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人员的施工经验也在积累,为进一步提高施工水平打下基础,全面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


        2.3施工安全的控制要点
        建筑工程技术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正常进行,关系到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建设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建筑施工难度越来越大,风险也越来越大,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安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多层次的安全管理标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采取适当的激励和处罚措施,规范员工的操作能力,有效控制工作质量,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及时报告操作失误,防止事故和不必要的损失。物业部门对现场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使他们能够控制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在施工过程中还应给予其他人员警示。
        2.4施工材料的控制要点
        施工材料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由于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会运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而一般情况下,质量检测人员是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因此使得个别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象。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材料的作用,采购人员要秉承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职业素养,全面调查材料市场的行情,从正规的厂商中进货,在确保材料质量达标的情况下以最低价格购买施工材料量,禁止发生收受贿赂或回收等情况,节省施工造价。其次,要借助一些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并全面根据施工需求对所有的材料进行一一核对和检测,通过比对查看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符合施工要求。此外,对于采购后的材料还要做好登记入库,将材料的名称、数量、材质等信息完整记录,合理保管相关施工材料,放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到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确保施工材料满足建筑质量要求。
        2.5施工现场控制要点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自身特殊性,具有复杂与长期特点,因此,为保证工程建设后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符合预期工程建设目标,作为施工单位必须强化现场的监督管理。但由于部分建筑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不足,在过于依赖政府进行现场监管的情况下使得其内部的管理架构与监督管理组织形同虚设,安全隐患与突发事件的定位与处理均无法保证及时性。再加上当下我国的房屋建设监督体系仍不完善,因此可能存在着职责交叉或责任划分不明确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实际的项目管理效果。
        3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改进对策
        3.1完善管理技术制度
        完善管理技术制度是优化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不仅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科学的参考,还能够为领导层提供决策建议,并为施工人员创设一个优质的管理技术环境,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良性化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应当积极完善管理技术制度,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认知融入其中,确保管理技术制度能够发挥其运用价值。例如,在施工的时候,将设计图纸和材料管理相结合,就能够为管理技术的落实奠定技术;将各项职责落实到人头,形成责任分明的管理制度,也能够不断提升现场管理技术水准。
        3.2强化管理技术监督工作
        强化对管理技术的监督工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第一,对技术文件的监督管理,施工单位在编制文件或者录入各项资料的时候,应当确保所有数据真实有效、填写无误,且所有的档案资料完整,不得随意丢弃和外借,依据规定的时间完成档案资料的移交工作;第二,对施工技术的监督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不定期对施工环节、工艺等进行抽查,以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责令相关人员立即整改,确保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监督机制的落实。
        结束语
        总之,应用有效的科学管理技术,既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管理技术融入施工全过程,充分考虑管理价值,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浩.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 房地产导刊, 2016, 000(021):58.
        [2]张玉良, 雍丽平.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 工程技术(文摘版).
        [3]王烽烽, 陈佳正.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对策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 No.256(10):49-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