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9期   作者: 纪怀芝 刁礼娟
[导读]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纪怀芝  刁礼娟
       山东晟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  聊城市   252000
       摘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环节需要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基于此,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对人力、资源、时间等多项内容进行管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传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方案无法满足建筑工程实际需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针对现存问题制定具体解决方案,保证建筑工程实际质量,保证建筑行业发展不受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策略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1.1?树立良好形象
       现阶段,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严格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在行业内获得良好的声誉,从而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2?确保施工安全
       土建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较多,同时施工现场人员流动相对较大,这就给建筑工地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可以保证施工现场得到合理的控制,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体状态,避免施工人员不良的施工作业行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质量标准,从而有效地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1.3?提升建筑质量水平
       在我国建设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建筑工程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的安全以及施工的工期,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实际上,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操作时,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提高建筑企业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土建施工有多个部门参与,因此管理比较复杂,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建筑工程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制定全面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在制度以及管理措施的共同作用下解决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促使各部门的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最大限度地为高水准建筑工程做贡献。此外,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相应的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确保项目工程的施工安全有序地开展,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时间长、任务重和范围广等特点,这对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部分单位的现场管理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各项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还会增加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的可能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建筑单位首先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构建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作业人员技术技能的培训,由此来更好地保障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效果。
       在构建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综合考虑现场情况,一方面,灵活采用多样化管理知识和理念来开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并提高制度应用效果。首先,积极解决当前所使用的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高管理措施和管理机制的规范程度,其有助于更好地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其次,积极制订科学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这就要求管理人员结合项目具体特点和环境需要来统筹安排,这对于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力度、提高施工过程规范程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再次,提高对各项设备设施的维护重视程度,尽可能结合现场施工需要制定完善可行的检修方案和维护机制,保障设施设备长时间有序运作,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最后,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在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问题时要及时指正并妥善处理,这对于更好地落实各项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和内容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2加强现场安全检查措施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是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只有清楚现场安全隐患,才能预防危险事故发生,或在事故发生时及时躲避。工程建筑面积大,地下室面积大、基坑开挖深度深,模板一次性投入大;后浇带多,土建安装工程工种多,工程量大,各种管线、设备布置复杂,现场多为高空及多机械联合作业,劳动力密集,发生群死群伤安全事故概率高,安全管控非常重要。因此,工程除了构建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外,对于现场的安全检查及安全防护措施设置非常重视,如在空心楼盖板施工中,施工人员在已绑扎固定好的空心管上行走操作时,管面必须铺设脚手架以防摔倒或踩坏空心管;混凝土浇筑前必须铺设架空通道,严禁将施工机械直接放在内模上,且浇筑混凝土全程同步监测内模,防止内模损坏;工程所有混凝土浇筑及钢筋施工中都需注意电器设备使用安全,严格遵循电源分级使用、开关箱一机一闸、漏电保护装置灵活可靠等基本要点。浇筑建筑边沿梁、柱混凝土时,外部必须设脚手架、安全网等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张贴安全标语及设置安全警示等,统一管理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操作机具及作业环境安全,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马上制止,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3注重施工现场的建材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1)采购部门需要清楚地知道各种材料的最新市场价格,要以最优的价格购买到性价比较高的材料,采购到的材料必须要进行质量检测。(2)在选择施工材料时,相关部门要设立严格的门槛,坚决不使用劣质材料。在材料检测环节,需要完善抽检政策,保证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3)供应商和采购施工方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保证采购方能够及时补给货物,并且对于临时需要的某些施工建材,能够及时的获取货源。(4)在建筑材料储存环节,货物的存放应根据类型、型号、用途的不同分开放置,例如,湿度较低的地方可以存放钢筋,对于不能接触水源的货物,要垫起来存放。
       2.4加强施工现场相关人员的培训
       作业现场管理中,不能忽略人为要素对作业现场产生的影响。首先,作业现场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养事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效果,企业应当对作业现场管理工作者开展培训,培训工作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如讲座、技能培训大会等。通过相关培训,能够增加员工的管理知识,转变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技能,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施工人员也要进行培训。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是施工人员的施工意识和施工行为,施工人员培训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技能培训和考核等。安全教育培训是为了使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其能够规范的进行施工;技能培训是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保证其合理的进行施工;定期考核可以提高上岗人员的素质,保证其能够安全地进行施工。
       结束语:总之,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相关监管制度,对施工环节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管理,从而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另外,企业与员工之间应当加强联系,企业需要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这样员工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竞.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7):140.
       [2]唐文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9(5):44-45.
       [3]胡丽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江西建材,2016(10):283.
       [4]王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经贸实践,2017(45):216.
       [5]李玉超.试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4):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