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9期   作者:刘 磊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与日俱增
        刘 磊
        江苏盐城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1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与日俱增。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所涉及的施工内容和专业知识较复杂,在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建筑施工影响因素,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提高桩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工程项目进度。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熟悉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和施工质量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计划施工方案,提高工程作业的效率和效果。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会对桩基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施工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应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有效降低各类工程隐患的发生概率,确保桩基工程按计划完成施工目标并达到质量标准。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针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果地形条件较为复杂,需要确保地基能发挥最佳承载力,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如果桩基施工效果不佳,便会严重削弱地基的应用效果。因此,需要针对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究,明确其应用细节,并采取有效的技术类型,达到良好的施工应用标准,为以后的建筑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1桩基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基础,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稳定性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同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施工安全和交付使用。建筑工程的项目要求和施工条件决定了桩基结构和工艺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较难控制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原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存在不足之处,会发生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同时也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1】。为了避免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应全面勘查项目的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情况,在工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合项目施工的桩基类型,实现桩基施工的重要工程价值,保障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实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管理者应加强对桩基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避免各类质量、安全技术隐患,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提升企业在建筑行业的竞争优势。
         2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第一,对于施工现场的各种障碍区进行清理,诸如高空与地下障碍物等,以此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第二,对于施工现场场地进行平整处理;第三,根据灌注桩以及预制桩施工特点,实行对地基土的必要的加固【2】。第四,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指导,因此,在结束了施工现场环境的勘查工作之后,技术人员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与交流,设计人员根据勘查工作中所获得相关数据与信息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规划。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相应的设计要求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工程负责人应当明确设计方案要求,并使设计人员根据要求进行设计方案的改进与优化。此外,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中,设计人员对桩基础周围建筑物情况进行充分地考虑,避免桩基础施工对其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结束了施工方案设计工作之后,接下来要重点展开对施工方案内容的实验分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3.1灌注桩施工技术
        灌注是当前主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了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施工团队需要在灌注流程中注意相关规定。例如,桩体本身存在使用年限的规定,如果用了过期桩体,便会严重削弱桩基的施工效果【3】。因此,建设团队应在开始灌注桩施工前,检查桩体的应用年限,以便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同时,灌注桩需要应用保护壁进行处理,使其能与钢筋进行融合。钻孔达到对应深度后,再组装钢筋,并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此外,灌注桩建设流程中,如果应用锤体进行击打,易导致断裂问题的产生。因此,为了确保灌注桩施工能达到基础标准,应将混凝土储备在沉管的内部,并在拔管阶段注意控制速度,避免出现断裂问题,提高桩基施工效果。


        3.2钢护筒
        (1)应用概述。遇到覆盖层稳定性不足等特殊地层时,成孔施工期间可采用钢护筒,其能够有效穿越覆盖层等失稳地层,渗入稳定层,发挥出孔壁防护的作用,因此是桩基础工程施工中较为关键的装置。(2)钢护筒的选择。长度和内径为关键控制对象,经超前钻探后确定溶洞的深度,根据情况确定钢护筒的长度,要求超过溶洞的深度,以保证护筒能够延伸至稳定地层;内径则需要考虑地层的失稳情况,以此为主要参考依据,合理控制内径。(3)内护筒的埋设。利用冲锤装置向下施工,穿越溶洞顶板后应进行加强处理,即在顶板厚度范围内多次提升与下放,目的在于消除阻力,若不存在明显受阻的情况,则表明顶部已成孔且轮廓较为顺滑,可以用钢丝绳绑紧内护筒,将其放入外护筒内并沉底,为确保桩体底部可完全触及底面,需要用振锤向下冲击【4】。加强对内外护筒、内护筒与溶洞底部之间的处理,可采取高压喷射管桩法,主要施工要点如下:①取适量砂或碎石等材料,将其充填至内护筒两端的间隙内,并再次冲孔。②取适量小碎石并拌制质量达标的水泥混凝土,将其回填至护筒范围内的顶部和底部,将砂回填至内护筒中部,通过此方式有效堵塞空隙,提高护筒的稳定性。
         3.3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对提升地基承载能力和强度有显著效果,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的优点。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确认桩基数量及间距,避免数量过多而挤土,也能避免过于稀疏,承载力不够,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BIM技术对桩基施工予以模拟和计算,确定桩基具体数量及精确的间隔距离。施工前,场地一定要清理干净,避免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影响施工进度。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预制桩接桩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接桩时可以由专业的焊接人员进行焊接,确保接桩质量。预制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4 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建筑行业中,最流行的方式就是通过价格竞争的模式,以承包的方式进行工程的施工,该种方式能够使建筑企业在行业内快速的获得优势,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形成了国际市场上的总承包能力,这也就使传统的运行模式地位开始动摇,这也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筑行业内所创新的价值链体系会取代传统价值链体系,新的价值体系的核心在于将企业放置到具有较高水平的大环境之中,并将建筑价值体系的各个环节都融入到企业的框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内部与外部价值链条体系的高度融合,与此同时,该种运行模式也就从多个角度说明了桩基础技术的重要性,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桩基础技术作为堡垒,与此同时,这也是新时代建筑新型价值链体系的主要成果之一。
        在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研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降低施工风险与技术研发成本,在这样的总体大目标与环境的影响之下,逐渐形成了全球资源共享的局面。基于此,在该种环境之下,进行新技术的研究能够少走弯路,降低研究成本,由多个企业共同承担研究成本,还会适当地引进新的投资者;另外在完成技术的创新与优化之后,还能够服务于多个企业,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建筑技术的局限性,经过多个企业与不同情况建筑项目的应用之后,能够从多个方面与角度来看待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现状,从而加快该种技术的完善速度。
         结束语
         桩基础对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建筑整体质量和整体抗震性能。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提升,桩基础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桩基础可以为持力层提供承载力,提高地基基础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此外,桩基础还能有效固定地基土层,提高其抗压性能,对建筑物沉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聂洪海.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4.
         [2]王秀红.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78.
         [3]申贵祥.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地产,2019(20):141.
         [4]吴仁根.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居业,2019(10):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