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9期   作者: 保成龙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更新
       保成龙
       罗平县自然资源局 云南 罗平 6558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只有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异,使得农村居民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公共服务质量,这种不公平导致资源环境等社会矛盾事件逐年增多。那么,应该怎样缩小城乡差距呢?这就需要我们要对美丽乡村规划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要想促进城乡建设的稳步发展,尤其要将城乡规划重视起来,保证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在对我国目前城乡规划的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如果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要想实现城乡规划的合理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如首先要实现布局的合理性。也就是要保证规划建设与乡村发展的状况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设计出尽可能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尤其要注意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对乡村的原貌造成损坏,在不影响乡村生态环境的状况下促进乡村经济的提升。其次,还要将环境治理重视起来,采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治理措施,在保护乡村青山绿水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乡村规划。最后还要保证乡村规划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尤其不能出现一些强行建设的现象,采用科学的规划建设措施,造福乡村人民,美化乡村环境。
1城乡规划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1.1以人为本
       城乡规划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发展状况,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比如要对农村居民的意愿进行多角度分析,充分的考虑到城乡规划建设对农村居民经济发展状况造成的影响,以城乡建设的发展为基础,促进农村居民经济水平的提升。
1.2保护生态环境
       城乡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保护环境,同时保护环境也是城乡建设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在城乡规划设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可以通过多个方面实现对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农村生态环境比较特殊,只有将农村环境的特色展现出来,才能更好的实现人与环境的融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一定要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实现农村建设的科学化,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稳步提升。
1.3促进农业结构的改革
       城乡规划设计的目标实际上也是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所以,促进农业结构的改革其最终目标也是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城乡规划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影响农业结构改革的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结构模式依旧以粗放型为主,此种模式不但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土地联产承包模式,充分的挖掘出土地资源的潜能,在改善生产水平的同时,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
2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遇到的问题
2.1忽略了历史的遗迹
       随着乡村建设脚步的不断推进,一些城乡规划建设项目忽略了历史的遗迹,拆除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或者人文精神象征的文化建筑,比如祠堂、寺庙、遗迹等,只注重了城乡规划建设本身的工作,忽略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2.2采用了格式化的建设路径
       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合理的利用地势以及地形等特点,只是盲目的借鉴了他人的成功经验,完全按照他们的模式忽略了因地制宜,由于一些建设步骤不当,导致未能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或者未能突出本地区特色,阻碍了旅游业以及其他附属产业的开展,影响了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
2.3面子工程比较多
       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面子工程比较多,比如有上级领导进行检查时,就会做好充足的彩排及准备,表面上看不出任何问题,检查完了以后,又会继续采用原有的生产劳作方式,其实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应付检查的错误心理阻碍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措施的落实。


2.4建设路径不完善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前瞻性的目光,导致建设路径不完善。管理人员未能全面的考虑到乡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未能及时制定备选方案,导致项目建设到一半无从下手,只能半途而废。
3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的策略
3.1构建一种合理的建设体系
       美丽乡村的建设,一定要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建设体系作为支撑。也就是要对乡村建设的内容及措施进行完善,编制完善的计划书,充分的考虑到农村具体的建设方向,比如在发展主业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到事业的发展,在养殖的同时能否同时进行旅游业的开展。还要明确项目的预期目标,不可盲目的进行操作,还要准备好应急方案,尤其要考虑到一些极端因素可能对项目建设造成的影响,比如农作物减产、施工人员不能进行施工导致的项目延期,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后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对促进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3.2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完善
       城乡规划中,也就是要更好的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对外拓展。所以,城乡规划人员要充分的明确经营目标,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丰富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让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变得更加便利,满足其精神及物质文化的生活的需求,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生产及生活中。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促进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比如一些沿海地区,其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密不可分。所以说,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乡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3.3采用前瞻目光
       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建设项目需要长期处于艰苦奋斗的环境,面对此种环境,一些乡村居民由于缺乏前瞻性的目光,看不到未来发展的方向,从而失去了建设斗志,出现了放弃心理。正是由于缺乏前瞻性目光,不到未来经济发展的优势,只能着眼看到眼前的小利小益,不能配合参加一些长远项目的建设,这也对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脚步造成了阻碍。所以说,一定要采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乡村建设进行长远的审视,尤其要将一些关乎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考虑清楚,重视起对农村经济有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3.4对乡村建设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
       乡村建设不应该只局限在某一个条条框框中,每一个乡村其都有自身特点,比如一些房屋建筑比较传统的乡村,可以正好利用其优势,通过古老的文化以及传承的精神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发展主业的同时促进旅游副业的发展。对一些土地肥力比较好、自然环境优良的乡村,则可以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发展旅游业,从多个方面促进农村经济的提升。总之就是要充分的结合乡村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将地的发展特色充分的展现出来,将乡村建设作为灵魂创造的过程。
3.5关注人文主义建设
       乡村建设,不但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加强人文主义建设,通过发展经济让乡村居民能够更好的生存,但实际上人类自身文明的进步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乡村居民的人文关怀,乡村建设不只是经济建设和建筑建设,而是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后温暖的家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乡村居民会彼此相互理解、关爱、良好沟通,为了共同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3.6加强对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
       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建设并不是一味追求新鲜事物,还要尊重并且接纳过去的事物。比如一些传统文化、传统建筑要尽可能的保留,因为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乡村居民而言,这些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不只是一个旅游景点,还是居民们精神上的栖息地,也是能够为其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所以要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乡村的独特性。
4结束语
       总之,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乡村建设规划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的结合乡村的发展特色,采用前瞻性的目光,为其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为乡村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在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崔明远.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探讨[J].智能城市,2020,6(18):115-116.
[2]李鹤.浅析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2):76.
[3]李莲.研究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J].建材与装饰,2020(19):9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