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泉
平南县丹竹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平南 537300
摘要:在全新的形势与局面下,我国要想获得长远持续发展,就要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因此就要高度重视乡镇规划工作,及时找出规划中的注意问题,然后展开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才能保障乡镇规划的科学合理,保障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乡镇规划;问题
引言
乡镇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乡镇规划中,就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展开规划与建设,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做到因地制宜
随着新形势的不断深入,乡村振兴战略被提上纲程,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乡村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举措。因此就要高度重视乡村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规划工作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满足当地人们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必须要做好当地实际情况的调研分析,包括地质地形、气候水文、人文风俗、气候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历史、产业布局等,并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次规划与调整。先注重发展顺序的安排,如当地的特色资源、产业优势等,接下来进行区域的规划,将每一个区域的功能、位置等都要详细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策略。只有发挥当地的优势、特色,才能吸纳更多的优质人才、工业产业、充分发挥其带头与辐射作用,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1]。其次,乡镇具有着聚集效应,能够将周边的人才、物资、财力等吸纳过来,打造规模化的地域与产业。因此在乡镇规划中,就要充分发挥乡镇的聚集效应,进行科学布局。比如依据当地的人口分布、产业布局,进行医院、学校、购物广场、居民区等合理布局,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有满足当地人们的实际需求,以及经济发展需求,才能逐步实现各项布局的聚集,便于统一规划与管理。
二、挖掘优势特色
乡镇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就要深入挖掘乡村地区的优势与特色资源,及时摒弃传统落后的观念,实现创新与改造,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首先,做好调研分析,挖掘出每一乡镇地区的优势与特色。比如旅游资源、非遗文化资源、民俗资源、工业优势等,都有利于乡镇规划与建设。在优势与特色资源的挖掘中,需要规划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当地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互动,不仅要符合乡镇的客观实际,还要为乡镇发展真正作出贡献,然后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实现优势与特色资源的发挥,让整个规划工作更加高效可行[2]。其次,进行开发、规划、建设,发挥优势特色资源的价值,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如旅游专线的修建,工业园的设立,都可以将当地的优势特色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先吸纳人口与资金。然后通过道路、居民区、广场、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并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有利于乡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配套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坚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实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因此在乡镇规划中,还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保障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比如不同乡镇地区,其优势与特色资源不同,有煤炭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河流资源等,都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然而如果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没有度,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最终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
通过配套政策的完善,就可以保障各项资源的开发、规划,实现科学合理、持续性[3]。首先,乡镇规划人员,需要对当地的各项资源,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建立统一的标准与机制,做好宣传与引导,引起全体工作人员、基层群众的认知与配合。比如土地资源的规划,需要做好住宅与生产用地的合理分类,禁止相互侵犯,严厉打击违法乱建行为,私自承包等行为。并且要完善土地征收赔付政策标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保障基层群众的切实利益。其次,不仅要完善各项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政策,还要完善地质灾害的规划政策,降低乡镇地区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力度。比如泥石流、滑坡、地震、洪涝等,都要做好全面调研、深入分析,然后完善政策制度,加快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
四、保障安全合理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规划,不仅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要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规划的合理性、持续性,才能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首先,完善配套设施,降低各种事故的发生率,或者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如消防设施、道路规划、住宅防护等,消防设施的完善,能够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前往火灾现场,降低人员财产损失;而道路规划,可以避免交通拥堵,提高人们的生活生产质量;住宅防护可以降低受雷电、地震、台风等灾害的影响,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在自然与地质灾害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必须做好乡镇规划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其次,优化产业布局,防止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如污染较大的重工业,需要远离乡镇地区,远离河流、森林,并且处于下风口,做好排污降噪设施的建设,将各项污染降到最低,防止对居民区造成影响;完善电、水、气、管道等设施布局,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保障乡镇规划的有序开展。最后,整个乡镇规划,需要以农业农村优先,做到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因此就需要做到自然景观与乡风民俗的统一,充分挖掘当地的优势与特色资源,先注重环境的美化与保护,进行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布局,实现综合开发、高效建设,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五、做好环境保护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味的资源利用与环境破坏,而是要做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结合。因此在乡镇规划中,还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坚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贯穿与落实。首先,根据乡镇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生态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比如陆地生态资源、淡水生态资源、草原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源等,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科学保护,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统一,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统一。其次,在各项设施的建设中,要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比如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禁止土地闲置与荒化;加大节能环保资源的利用,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布局要结合乡镇的发展情况,做到科学开发与合理规划。最后,做好乡镇经济的调控与规范,保障其与环境协调发展。比如对乡镇的经济发展进行定位,将各项产业优势细化整理出来,然后基于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布局规划,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加强乡镇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规划注意问题,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就需要从做到因地制宜、挖掘优势特色、完善配套政策、保障安全合理、做好环境保护等角度出发,保障乡镇规划的科学合理、有序高效。
参考文献:
[1]杨魁位.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221.
[2]潘伶鲜.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19,34(23):152-153.
[3]程中华.论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规划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硅谷,2019(1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