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静
身份证:45040319810531**** 深圳市 518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监理不仅对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经济效益很重要,而且对于提高其工程的社会效益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监理工作的发展现状以及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方法及要点,希冀本文对同行或类似工程的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监理;施工;要点
我国的建筑工程随着科技的进步也逐渐加快复杂化进程,随之而来的就是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再加上机械自动化设备在施工中的地位得到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却是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将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行相应的提高[1]。
1、现代市场环境下建筑监理工作现状及重要性
1.1 建筑监理工作现状
监理工作在当前现代市场环境的背景下,要想保证建筑监理工作能够真正有效的开展,并且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中,就必须要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监理单位,同时还要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各个环节监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但是现阶段监理工作在开展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监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与当前我国监理工作的实施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监理工作更多地体现在施工阶段,其他环节的监理效果非常差,甚至还有的施工单位并没有在别的施工环节实施监理工作。这种监理工作的安排方式,不仅会阻碍建筑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也无法满足国家当前对监理工作提出的个性化要求,最终将无法保证监理效果,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1.2 建筑监理工作重要性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的话就会导致施工中出现很多的安全隐患,这些潜在的安全 隐患不但对施工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在施工现场开展建筑监理工作,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降低出现责任事故的几率,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
2、现代市场环境下建筑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不健全
就目前来看,我国监理行业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法律法规的完善速度,法律法规的滞后会让监理法律细节受到影响,进而让监理工作的开展得不到法律支撑及指导。
2.2 机构不够规范
我国监理机构伴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但是在大量的监理机构中,其规范程度却良莠不齐,监理技术以及监理水平难以保证。部分监理机构内部管理存在混乱现象,体系制度存在残缺情况,人员素质存在低下状况,这对于监理机构的健康发展以及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均具有不利影响[2]。
2.3 监理工作不全面
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着复杂性,涉及到材料、操作、技术等多个方面。部分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存在着忽视人员技术水平、忽视成本支出、忽视施工安全、过于重视施工质量等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会让监理工作效果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监理工作流于形式。除此之外,部分监理机构监理人员的监理方法掌握不当,无法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重点开展针对性的监理工作。
3、现代市场环境下建筑监理工作要点
3.1 建立健全监理体系
监理体系是监理工作的指导依据,并且是对工作人员行为进行合理规范的指导体系,因而监理体系的健全就是工作流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需要将规范信息具体和完善,将岗位责任制实施到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权利和责任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分,避免出现施工事故时两方出现责任推脱的现象,从而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监理单位的规范准则需要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合法的性质,避免在实施操作时出现阻碍施工的现象,因此监理体系的可行性以及可靠性也是完善体系时的重点[3]。
需要对建筑工程监理法规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应用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开展进行约束和规范,保证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建筑工程监理机构与监理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建筑相关法律的修整信息,并且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力度,有针对性地对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良。
3.2 强化建筑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
建筑监理单位的资质好坏是判断监理工作能否胜任的外在标志,要想优化建筑市场的秩序,首先,应该强化对建筑监理资质的管理。要想成为独立的监理法人实体,就必须实现自主经营,并有独立的核算机构,能够独自承担风险和责任。如果暂时不能成为独立的监理单位,也可以采取合并改组的方式,但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相关单位进一步完善关于监理资质的法律法规,要井然有序地进行,使我国的建筑监理行业能够更加和谐有序地发展。对监理企业进行资质等级的划分,落实监理市场准入机制,避免综合素质较低的监理企业进入监理市场,扰乱建筑工程监理市场秩序。
3.3 做好工程进度控制
合同总工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有具体的要求,建筑监理人员应该与承包人根据项目的施工状况,制定出具体的施工计划,并按月召开会议,将施工的进度、质量等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另外,在会议中还应该制定出下月详细的施工计划,且尽可能避免重复问题的出现,保证建筑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地顺利完工。建筑监理人员还应该对承包人的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机械设备的配套数量以及施工人数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建筑监理人员只有做好各个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作,避免监理不全或监理不当,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4]。
3.4 加强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由于工程监理在工作进行中会涉及到高智能的施工技术,因此只有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实现对监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监理单位可以通过培训、讲座以及外出学习的方式对监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通过对法律依据和实际操作经验的有效结合,从而完善监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对工程建设有所帮助的复合型人才。建筑工程监理人员是监理工作的实施者,想要高效规范地开展监理工作,就应该从培养高素质的建筑监理人员入手,我国的监理事业要想快速健康地发展,就需要强化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建筑工程实践经验,打造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5 明确工程监理的具体责任
监理单位可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各级工作内容和职责,并建立激励政策对进行监理工作达标的员工进行奖励,反之对于不合格的员工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从而激发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的积极性。妥善安排与掌握各部门的职责与义务,将定岗定位与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相结合,最终实现岗位责任制对监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3.6 注重施工安全的监理
控制工程的安全,可以通过一些施工安全问题的宣传与相关施工单位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还有就是监理工程人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在建筑工程开始前对相关人员的知识技能与工作经验进行严格审核,另一方面还要参与控制施工单位各个方面的作业技术交底。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监理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它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可以对施工质量以及安全问题有所保障,还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通过对监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得监理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监理的实际职责,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不断地更新与完善监理措施,使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最终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施监理,才能更好地把监理作用发挥好。监理工程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且培养自己在组织协调、管理判断等多方面的技术能力,最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于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李国伟.房屋建筑监理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监理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4):24.
[2]王小英.房屋建筑监理的操作要点和实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7):196-197.
[3]刘建强.房屋建筑监理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监理要点[J].四川水泥,2019(05):202.
[4]贾敬杰.工程施工监理的工作要点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