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注浆锁坡管在古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9期   作者:王从庚
[导读] 古滑坡,又被专业人士称之为山体滑坡。滑坡是
        王从庚
        芒市交通运输局 云南 德宏 678400)

        摘要:古滑坡,又被专业人士称之为山体滑坡。滑坡是由于地表上面的土地、岩石等,经过常时间的侵蚀、风化等人为活动。地表的土壤或岩石吸收大量的水,导致土壤内部各物质之间的摩擦力变小,土壤或岩石失去了自身的稳定性下滑,形成山体滑坡。山体滑坡通常给工厂、农业、畜牧业、民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关键词:注浆;锁坡管;古滑坡、治理
  山体滑坡是在山区、森林等地方进行工程建设,因为多种因素造成的土壤下滑塌方等现象。对其现实社会造成财物损失,人员伤害的一种严重灾害。如今成为全国讨论的重要话题。
1.古滑坡体体型特征和形成原因
1.1体型特征
1.1.1外貌特征
  滑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他在滑坡的过程中,它的运动会保持一个完整的运动行为。进而整体外貌会表现出其特殊的形状、形态。其中典型的滑坡外貌特征为:
        (1)在一条直形的山坡上突然出现圆圈形的陡坡或陡壁,下方是一个封闭的洼地,向下有时可以看见台阶形状的平行地势。
        (2)俯视整个滑坡面,可看到滑坡平面呈现出长舌形、三角形、梨形等类似规则形状。
1.1.2地面特征
        (1)通常情况下,某地发生山体滑坡后,滑坡地段表面的岩石与附近未发生滑坡表面岩石相比较,滑坡地表面岩石会较为破碎,结构松散[1]。
        (2)滑坡地段的岩石层状与附近岩石层状也不相同,其中滑坡剪出口的岩石层更加的破碎。在滑坡体上面还会产生断裂。
        (3)滑坡体表面通常会有水冒出,在坡体形成积水地段。
        (4)其他滑坡标志:马刀树、滑坡泉等
1.2 形成原因
   造成滑坡的原因,应该从滑坡的各种因素去出发。造成滑坡危害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因素,另一种为内在因素。内在的因素包含了坡体的土壤结构,地理因素,坡体岩石组成成分、结构等。它们通常是发生滑坡灾害的主要原因。外在原因包括了地下河,土地表面的水。人类活动,如爆破,工程挖掘。还有地震,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以及长时间的地表岩石风化。而其中地下河流,地表水是其主要原因。
1.2.1 内部原因
        滑坡形成的内在原因与组成滑坡岩石的组成成分,结构性质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于不同的岩石,每种岩石的组成成分,结构性质,稳定性尽不相同。由不同岩石组成的土壤环境,它们的抗风化性,防水性,抗腐蚀性,耐酸碱性等能力也是不相同的。就比如由结构坚硬,排列紧密组成的岩石土壤环境,他的硬度就强,抗剪程度大,抗风化能力也较为强,在一些酸碱性环境中,抗腐蚀性能力也较强。所以由这些岩石组成的地方,通常不易发生滑坡现象。相反由片岩等组成的坡体,这类坡体就相对容易发生滑坡危害现象。从岩石与土壤的结构来说,主要是岩石的断面处和裂缝间隙等原因对滑坡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些地方的抗腐蚀能力抗风化能力弱。以此当他们的倾向角度和边坡一样时。会加快山体滑坡的发生。同时滑坡的倾斜角度越大,发生滑坡现象越大,因为倾斜角度越大,会造成坡体稳定性低,同时在发生滑坡移动时在其前面必须有一定的空间,不然就无法滑动[2]。
1.2.2 外部原因
  滑坡发生外部原因主要与水、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相关
1.3自然灾害
  滑坡的发生时往往具有两个规律,分别是同时性和滞后性。同时性:一些滑坡在其受到外部条件因素后就会立刻发生滑坡灾害。当发生地震、暴雨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很多地方就会同步发生滑坡。滞后性:与同时性相反这类滑坡是在其受到条件因素后晚发生滑坡。在发生 自然灾害后。这种滞后性规律尤其在下雨后最明显。发生滞后性大多数案例都是在暴雨、强降雨天气后,滞后时间的长短与岩石组成成分、降雨量等条件有关。


1.4人类活动
  在我们进行发展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乱伐乱挖这些都是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重要环境。例如:
        (1)在我们进行基础建设的时候,如修建铁路、高速公路、桥梁、建房等过程中,经常有出现山体滑坡的灾害现象,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发生这一现象有时候是因为人们的不正规挖掘、爆破、强行开挖造成的[3]。
        (2)人为排水、蓄水。人为的排水、蓄水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渗透,同时有些建造在山上的工厂随意排放工业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部分腐蚀性物质,经过长时间的渗透、侵蚀坡体,破坏了滑坡的稳定性,进而造成滑坡危害。
        (3)随意砍伐树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基础建设的发展,对土地、木材的大量需求下,对森林进行违规的开发,造成土壤条件被破坏,使坡体失去保护,从而发生滑坡。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活动进程正一步步向自然推进加深。同时因为此原因,近年来各地区滑坡现象越来越多,这应该值得我们去重视。
2.滑坡的治理措施
  治理滑坡的目的在与消去滑坡带来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在治理滑坡时应该要遵循:去正确的认识滑坡,预防作为主要,在治理过程中要彻底,在治理后加强保护维修。先如今滑坡治理有以下几种方法。
2.1强化宣传
  提高普通民众对滑坡的认识,提高人民的提前防灾意识是治理滑坡的基础。要做好这个基础工作不是什么难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去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农村、山里居住的人们,让他们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滑坡,在滑坡灾害到来时应该怎么做。同时在暴雨,强降雨天来临时,相关部门做好预警工作,通过电视、新闻、报纸、短信等渠道做到提前通知。在一些灾害多发区域,建立一系列监测站,派相关专业人员在灾害易发期及时检测,及时发现并通知人们。最后相关部门开设灾害预防培训班,不断的增加人们的防害意识。
2.2先进的工程措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工程措施也成为治理滑坡的主要方法,以注浆锁坡管为例,注浆锁坡管是一种预埋福建注浆管系统,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凝土中的施工缝、地墙之间空隙等地方进行永久密封。他的优点有,安装简单,成套提供;在其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所需长度截取;注浆时间自由选择;在压力作用下往管内注浆时,保持注浆管液均匀充满整个管道,安装过程中不会危害混凝土。
实施原则:
        按照分级挖掘,分级处理,逐步稳定的方案。锁坡管在应用过程中已经被证实了能够非常好的发挥了稳固坡面的作用。在现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对其山体的挖掘中,出现裂缝的地方,其大部分会发现地下水的出现。注浆锁坡管的实施原则和主要步骤为,先进行排水锁坡,及在以知区域,设立排水锁坡管,将坡内水流排出。然后在进行注浆锁坡,注浆要求为注浆锁坡管按照固体结管周围的土壤环境进行注浆设计,并且在注浆过程中注浆液体的喷洒范围不能小于2米。注浆液为水泥浆液。
2.3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在现在科技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建立完整的勘察机构,对全国的各种地质和环境进行数据化的统计、管理,时刻对天气环境、水流动态进行监测。从而对边坡进行提前预防。
2.4后期的管理
  在对滑坡进行了相关治理后,我们应该做的是有周期性的对其治理的地方进行相关专业监测,实时掌握治理的地方情况,观察是否出现损坏,情况严重等现象。对发现情况后快速做出相应方案。避免滑坡区域发生二次滑坡,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等情况。
3.结语
        滑坡治理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综上所述,对于滑坡危害的治理,我们要做到正确的认识滑坡,对其滑坡的概念有准确的理解,认真分析造成滑坡危害的原因,在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勘察结果,做出正确合理的治理方案。同时多吸取发生过的滑坡案例的教、经验,不断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这样才能在灾害到来的时候减少人员、财物、物质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陈贵庭. 分析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的预应力锚索技术[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 558(18):180-181.
[2]宋昱宇. 某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治理措施[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 005(007):72-74.
[3]陈贺, 张玉芳, 张新民,等. 高压注浆钢花管微型桩抗滑特性足尺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312(02):7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