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奉增
42092319880302****
湖北山水凌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襄阳市 441021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勘察和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研究了特殊土层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新形势下完善了建筑物地基勘察与处理措施,从而提高了地基勘察与处理的效果。
关键词:地基勘察;地基处理;应用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了了解和掌握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需要做好地质调查工作,调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可能威胁地质功能的地质功能,并提出应对措施,以确保工程正常顺利施工,保证工程竣工后的正常安全使用。
1 地基施工质量重要性
良好的基础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有效地施工减少建筑物的沉降。因此,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规范施工。施工人员高度重视施工科学使用技术,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基础施工质量,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系数的质量2 地基施工特点
2 地基施工特点
2.1 隐蔽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许多早期工序都包含在后续工序中。它们通过复杂的连接方式相互连接,从而隐藏了施工过程的应用质量。正是由于这种隐蔽性,使得建筑物的基础施工已经完成,监理过程也增加了一些难度。在基础工程监理工作中,特别是对加强对开挖施工的监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事故多发性
基础不是由于基础的基本设计缺陷或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可能造成事故。因此,在住宅建设中,应注重基础施工,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2.3 重要性
建筑物竣工后,一旦发现地基问题,就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由于地基的稳定性,许多建筑物都会受到破坏。缺乏定性分析将导致使用者财产的严重损失,甚至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不管影响有多大,损失远远大于基础建设的成本。2. 地基可能对建筑物造成的问题
1 地基承载力设计不足。
当地基承载力大于地基上建筑物的压应力时,地基工程是安全和正常的,不会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受到破坏。当建筑物的压应力大于地基的承载能力时,第一种情况是建筑物的承载能力较大,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开裂。如果超过极限,则可能是由于地基土的剪切破坏、整体滑动或快速下沉,造成建筑物倒塌或严重破坏。
2.2 地基沉降。 引起地基沉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地基土的压缩性。在外压作用下,土颗粒和水本身的压缩量很小,但地基土实际上是可压缩的。压缩的原因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土壤中的孔隙被压缩,孔隙中的水被挤出。如果基础沉降不符合规范要求,整个建筑物会下沉或倾斜,甚至倒塌。
2. 3斜坡很不稳定。边坡失稳是指整个地面沿一定范围内的滑动面向下或向外移动,失去原有的稳定平衡状态。
二、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应用
(一)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得到充分提高,必须做好技术控制,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提高工作的价值。灌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工艺类型,技术体系比较完善,能够处理较多的问题。一般而言,该技术在推行过程中可分为两种运作模式[4]。首先,硅化注浆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浆料形态主要是水玻璃的混合溶剂。实施后,溶剂可以提高固化效果。考虑到贫瘠土壤的改良,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水玻璃混合溶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的硬度,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二是水泥灌浆技术。在工艺操作过程中,灌浆材料以水泥为主,掺入适量的水可以提高搅拌水平。
同时,利用压力泵、灌浆管等设备向土中注入水泥,对促进水泥浆与土的更好搅拌处理,达到进一步的加固效果,并对提高地基强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般来说,灌浆基础施工技术的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地基的压缩性,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二)旋喷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项目不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希望在地基处理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从多个角度巩固地基运营效果。分析表明,高压旋喷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是一项非常可行的技术,在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对来说,这种技术操作可以积极地处理一些特别复杂的基本类型。一方面减少了极端手段的应用,另一方面充分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地基施工技术,使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防水性和堵水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施工过程中,旋喷桩基础施工工艺简单,无需专用设备即可完成施工,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住宅建设项目。可见旋喷灌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十分突出,能够较好地多层次巩固施工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三、控制措施
3.1基础轴线位移控制措施
定位放样时,必须在外墙转角处设置龙门板,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移动。永久中心桩设置在龙门板下。基坑内的测量方法不能控制水平墙的轴线,应设置中心桩。横墙的中桩应与地面平齐。为了便于布置标尺和绘制中心线,不宜在中心桩之间进行桩土和材料排放。挖沟渠时,应用砖块覆盖,以方便清洁泥土。当沟壁基础位于中线时,可以重新检查相邻轴线之间的距离,以验证中心桩是否移位。为了防止砌体基础基础垫层不均匀造成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截面完成后再修建基础直墙部分,重新检查通过线,并以新确定的轴线为标准。3.2基础标高偏差的控制措施
应加强对基础标高的控制,尽快将标高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在铺设地基前,应对地基标高进行一次检测,并采用细骨料混凝土调整局部低凹部位的标高。小截面(22)厘米方形木材或钢材。使用时,直接夹在地基中央。检查基础外超高杆标高时,应用水平杆进行标高检查。宽基础砌体采用双侧挂线保持水平。砌体的芯砖应用小面积灰铺砌,顶面不得高于外衬砖的高度。
3.3基础防潮层失效的控制措施
(1)基层表面的泥土、砂浆及其他杂物须清除,接触的砖须重建、完全浸泡及湿润,而防潮层须在表面稍干时建造。
(2)两面均应用尺,并涂上防潮层,以确保厚度为20毫米。地基高程的偏差不能用防潮层的厚度来调整。
(3)应该用木铲平整砂浆的表面。当它开始干的时候,它可以被泥浆覆盖(2-13次)。抹灰时,可在表面喷洒少量干水泥或温水泥浆,进一步堵塞砂浆的毛细管。防潮层的施工不得尽量离开施工缝,并须同时完成。如果有必要,应该在门口。
(4)抹上防潮层砂浆后,第二天就可以浇水养护了。防潮层可铺以20 ~ 30厘米厚的沙子,铺上一层砖,每天浇水一次,保持良好湿润的养护环境。墙壁只能建造后,至少三天的固化
同时,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注意随时对浆液性能和配合比进行现场检测,以确保注浆的孔位、顺序、孔深和压力值。同行应事先登记和调查,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科学、标准和设计要求,全面保证灌浆施工质量。在注浆过程中,如果附近建筑物发生变形或错位,应立即暂停施工,仔细分析变形原因,必要时应改变和科学调整注浆参数,以提高注浆质量。
结束语
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各种建筑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施工基础工程是整个施工质量的基本保证和条件,必须提高施工工艺和质量。根据基础工程的技术水平,施工单位应不断提高基础质量,不断完善工艺流程,规范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广明.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7):16-17.
[2]王江梅.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有效性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6):99+101.
[3]严雄德.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3):171-172.
[4]马也.大气污染中环境监测治理技术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3):68-69.
[5]李仁涛.地基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居业,2021(02):65-66.
[6]张鑫.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1(0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