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滨
郑州瑞孚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土木工程的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站出来了国际水平上,建筑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提高,建筑业对经济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建筑业的现状,结合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分析了建筑技术创新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施工技术的价值。
关键词:建筑施工;土木工程;技术创新
引言
建设实际上是建设与建设的联系。只有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建设的标准化,不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事实上,高低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当然也与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在行业内的声誉,施工非常复杂,企业需要结合目前的施工条件,不断改进和创新施工技术,才能原则上保证高、低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对于居住环境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安全方面的需要,还要满足舒适方面的需要。同时,现代居民对于环保也更加注重,越发重视建筑工程的环保度。国家较为重视建筑事业发展的科学性,要求建筑企业具备科学的发展理念,进而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在我国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占有重要的比例,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显得非常有必要,将对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生产力的有效提高,提高实际施工中科学技术的含金量,满足了我国倡导的科技兴国的实施战略。同时,对于建筑物中个性化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能够满足各个项目建设中所提出的要求,进而使生产效益进行提高,保证项目建设的高质量。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建筑行业认识不足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缺乏对施工实际情况的认识,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有效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2.2缺乏环保理念
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我国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往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较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环境保护,施工时破坏了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
2.3固有观念影响创新发展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因工程具有技术复杂性和施工环境的变化性特点,施工人员受固有观念的影响,技术创新无法打破传统,局限了施工技术的创新思路。此外,缺乏系统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很难确保施工环节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无法保证在短时间内按照应急措施展开工作。
2.4缺乏专业型人才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具有特殊性,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专业型人才稀少,技术过硬的人才更是屈指可数,因缺乏专业素质高的人才,导致我国建筑行业无法突破原有模式,无法实现建筑技术的创新。
2.5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实际施工中,农民工占有较大的比例,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不仅影响着施工安全,同时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部分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性的施工知识,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影响着技术的具体实施,甚至对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措施
3.1根据项目实际改进技术
不同发展阶段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会存在差异,应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打破传统的思想局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新设备的应用,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采用综合创新方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施工效率,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有用的价值。
3.2坚持环保理念,提高创新质量
我国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各行行业在创新发展时也应坚持环保理念。土木工程施工不仅要在工作层面创新发展,还要转换工作方式,合理利用各种环保型生产建设资源,促进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在结构设计和应用中合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创建环保的施工环境。
3.3转变技术创新观念,突破发展瓶颈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向创新型施工技术转变。为保证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效率及质量,要加深对建筑施工技术的了解和认识,确保按照施工技术指导规范进行工作。施工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质量监督体系,帮助施工企业把控质量管理。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3.4新深基坑施工技术
在一些工程中,将涉及深基坑施工。在技术创新的帮助下,各种各样的技术出现了。一是适用于恶劣地质环境的锚固桩支护体系,尤其是深基坑开挖的工程。同时,推导出不同的锚桩支护技术,如套管水冲洗法,具有良好的锚固效果,可应用于不同地质土层。但是,在实用性方面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其次,支护结构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趋于统一,这也是其深基坑支护的工艺特点。将其应用于临时支护结构中,可以逐渐改变其在深基坑施工中的作用,达到永久支护的效果。既能达到基坑支护的质量标准,又能降低深基坑的施工任务,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最后,从深基坑的常规施工技术出发,对旋挖施工技术进行了优化,主要适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程实践表明,旋挖技术不应受到外部施工的干扰,具有较高的质量稳定性,从而提高土建施工技术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旋转开挖技术的特点,明确所用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以保证钻孔施工的最终效果。
3.5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考虑到应力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具体施工方法如下:预张施工技术,钢-混凝土结构施工采用预应力钢筋,要求在浇筑施工前先给予足够的应力,采用张拉法施工,通常是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施工方法,两者形成紧密的粘结,其共同形成预应力效应结构,满足土建结构的应力要求;后张拉施工技术与实际施工工艺有明显不同,张拉工作通常在钢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实施,但当风管的预留效果不满足强度要求时,应保证混凝土强度控制和张拉,钢筋不应施加应力。此外,钢筋送入管道后,应采用专用张紧机具。达到应力标准后,可进行灌浆作业,对钢筋和混凝土构件进行固定。
3.6结合实际,加强人才创新
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实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创新,必须要走符合自己的路。我国有独特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环境,不能完全借鉴发达国家的建筑技术,因为新技术的“不适应性”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安全隐患。施工技术人员如果对建筑施工创新技术认识不足,无法尽快找到突破口,就无法进行创新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为了实现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实现创新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专业素质高的人才,就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无法实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技术创新。
4结语
总之,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要结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建筑行业当前较为有效的施工技术,研究更为有效的技术,借助先进的科学知识,让其技术更为新颖,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在创新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技术创造观念,根据建筑行业真实的需求,完善施工技术创新的方案,建立健全新的施工技术运用的机制,以此保证所创新的施工技术可以在施工人员规范操作的状态下,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在运用新的施工设计时,施工单位要能积极主动加以实践,让其成为工程建设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杜娟.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21(06):38-39.
[2]李沐鸿.解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J].居舍,2021(03):62-63+69.
[3]王莹.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J].居舍,2020(31):73-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