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灵灵
世凯汉尼斯机电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200021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营造清洁健康的医院室内空气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在医院应用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意义与方法,以期通关合理运用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方式降低空气中的致病因素含量,为病患以及医护人员提供一个健康的修养、工作环境。
关键词:医院;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物理净化技术;化学净化技术
引言:医院作为人口流动大、致病微生物含量高的关键地点,现阶段,为进一步降低病菌在室内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在医院开展室内空气净化工作成为了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降低空气中的致病菌含量,切实保障病患的身体健康,还能降低空气传染病的出现概率,为医院的安全发展提供助力。
一、在医院应用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意义
空气传播是众多致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医院中汇聚了大量免疫力偏低的患者,患者在看病修养的过程中若吸入了大量包含致病菌的空气,那么就极容易出现病菌感染的现象,在增加医生工作量的同时,还可能出现医院范围内的大规模病菌传染。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充分认识到洁净空气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相较于其他环境,医院也不断提升自身对室内空气洁净度的关注度,现阶段,为使医院的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物质含量符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要求,医院方面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应用科学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提升室内空气的洁净度,为人们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1]。
二、在医院应用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更好地满足室内空气净化工作的需要,相关研发人员在考虑到使用环境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研发了物理、化学等多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
(一)物理净化技术
当前常见的物理消毒净化技术的应用原理如下:相关消毒人员在应用物理净化技术的过程中可以使空气中致病细菌裂解、致病病毒无法正常复制,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现阶段,较为常见的物理净化技术包括紫外线消毒技术、层流净化技术、高压静电吸附技术、等离子消毒技术以及光催化消毒技术等。
1.紫外线消毒技术
现阶段,紫外线消毒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照射波长为260nm紫外线的方式,使空气中微生物的细胞核酸、原浆蛋白偶与酶发生反应,导致微生物的变异或死亡,同时,紫外线的长时间照射会使空气中臭氧的含量增加,进而达到减少空气中致病菌群落数量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备消毒范围广、消毒效果比较好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切实发挥紫外线消毒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紫外线有着足够的照射时间,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长时间照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在医院设计过程中,可设置紫外线灯段在组合式空调箱内部,即可避免对人体的有害影响,也能保证紫外线消毒的效果。
2.层流净化技术
这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初级、中级、高级以及超高过滤系统控制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的含量,对提升空气洁净度有着极好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室、ICU病房等环境当中。具体来说,在手术室中应用层流净化技术可以令手术室内的空气达到I类环境标准,切实降低手术人员术后感染问题的出现概率,同时,在ICU病房中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保障病房中的空气的洁净程度,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了支持。在医院设计过程中,除为有净化需求的部门如手术室、ICU病房、静脉配置中心等服务的组合式空调箱内设计高效过滤器以外,针对现在的室外环境污染问题,也可考虑在病房及门诊的组合式空调箱内设置中高效过滤器,以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另外可以通过室外空气质量参数以及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如PM2.5, PM10. CO2等),来更换空调箱的过滤器配置。如在室外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秋冬季使用更高效的空气过滤器,而在室外空气品质较好的春夏季使用中效空气过滤器。空调箱的风机采用变频风机,可适应不同的过滤器压力要求,同时也能满足节能的要求。
3.高压静电吸附技术
除了传统的物理过滤器以外,高压静电吸附技术现在也开始被普遍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压静电发生器与正离子发生器都是依据高压静电吸附技术设计制造的空气净化器。其中高压静电吸附装置中的高压静电发生器可以产生电压在4—8kW的直流高压电压,正负电压将会在装置中形成强静电场,当室内空气经过静电吸附装置时,空气中的悬浮病菌以及颗粒物将会带上正电荷,并被吸附到负电场上。同时,正离子发生器是静电吸附型空气消毒机的核心部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不断产生高浓度的正离子,当这些正离子释放到空气中时,空气中带负电的病菌在与正离子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电解反应,进而通过电刺激作用杀死微生物,达到杀菌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静电吸附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除去空气中甲醛、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还能除去血腥味、应用高频电刀产生的焦味,进而达到保证室内环境清洁的目的。目前静电吸附技术还是会产生臭氧的问题,不建议在手术室、ICU病房、静脉配置中心等有净化需求的空间使用。
4.等离子消毒技术
在使用等离子消毒技术净化医院室内空气的过程中,医院方面可使相关人员在操作等离子空气消毒机时,利用等离子静电场分解空气中的致病菌,极化吸附空气中的微粒,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静电电网、药物浸渍活性炭等组件对等离子静电场空气进行二次杀菌过滤,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环境的洁净度。经实验表明,等离子空气净化机在密闭的急诊ICU中消毒2个小时后,ICU中的菌落消亡率超过了70%,消毒时间在3h时,菌落消亡率更是超过了93%,因此,等离子消毒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空气消毒净化技术。
5.光催化消毒技术
光催化消毒技术可以在室温环境下通过利用各种途径产生的紫外线使空气中的致病菌失去活性,当前光催化消毒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氧化剂为纳米二氧化钛,这种催化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分解微生物中的有机质,破坏生物细胞结构,进而达到消灭空气中致病菌的目的。同时,由于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腐蚀性比较好,并且制备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当前医院治疗室、储物室等环境的空气净化过程中应用频率相对较高。
(二)化学净化技术
化学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是通过雾化、气化、熏蒸具备消毒作用的化学试剂的方式,使化学试剂扩散到空气当中,然后达到杀死空气中微生物的目的,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化学净化技术包括二氧化氯喷雾消毒法、过氧乙酸雾化熏蒸法、臭氧净化消毒技术等。
1.二氧化氯喷雾消毒法
二氧化氯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消毒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以水溶液的形态参与非金属医疗器械的消毒,还可以以气态形式进行空气消毒,并且相较于液态二氧化氯在消毒过程中可能存在残留的情况,气态二氧化氯在使用过程中不仅无残留,还具备穿透性强、扩散范围大等优点。实验发现,在微生物群落数为(66.831.2)个/m3手术室内喷洒0.03ppm的气态二氧化氯,两个小时后可以发现手术室中的微生物群落下降到(10.96.7)个/m3,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二氧化氯喷雾法在当前医院室内空气净化工作中有着极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现阶段我国与二氧化硫相关的法律政策比较完善,例如目前常用的与二氧化氯应用相关的法律包括《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等,但国内关于二氧化氯消毒的产品研发和推广较为滞后,这种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二氧化氯喷雾消毒法的应用和发展[2]。
2.过氧乙酸雾化熏蒸法
过氧乙酸因其具备杀菌范围广、杀菌速度快、使用后无残留等优点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消毒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消毒剂的消毒方法是过氧乙酸具备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使致病菌中的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导致致病菌的死亡。经研究证明,将过氧乙酸稀释为4%左右的水溶液,在密闭环境中,以1g/m3的用量加热熏蒸溶液,2个小时后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空气消毒效果。
3.臭氧消毒净化技术
臭氧是一种具备强氧化性的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使有机物氧化分解,还能达到除色除味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臭氧消毒净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彻底消灭致病菌群,还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消毒净化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臭氧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以及医疗设备产生腐蚀,因此,在当前室内空气净化消毒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臭氧消毒净化技术很少作为一种单独的净化技术,大多与其他消毒技术一起应用,以便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
(三)其它净化技术
在当前医院室内空气净化消毒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除物理、化学消毒净化技术外,负离子沉降吸附技术同样是较为常见的净化技术。
负离子沉降吸附技术
在开展空气净化工作的过程中,负离子沉降吸附技术的应用原理是通过负离子沉降作用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与悬浮菌,降低空气中颗粒物、悬浮菌的浓度,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这一技术在当前的医院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举例来说,某儿童医院在哮喘病房内通过应用负离子沉降吸附技术,有效降低了病房内尘螨、花粉等物质的浓度,降低了哮喘病患者犯病的可能性,为哮喘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支持。负离子沉降吸附技术对颗粒物沉降作用明显,同时能对人体有氧化、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自愈能力的作用,能有效增强血液携氧能力20%左右并有效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睡眠。此技术的主要缺点是,负氧离子在空气中寿命很短,所以需要持续释放。同时对因装饰装修造成的甲醛苯系物等污染净化效果则很一般。
结论:总而言之,当前医院空气净化技术的种类比较多,在应用过程中操作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在保证技术能够切实发挥功效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净化工作开展的成本,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室内空气净化工作前需要明确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净化技术,并严格依据相应操作流程开展工作,以便营造安全清洁的医院空气环境。
参考文献:
[1]祁冰,王芃远,魏艳雨,等.室内空气品质营造技术措施[J].能源与环保,2020,42(04):39-45+51.
[2]张豫疆,陈世豪.医院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应用现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2):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