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
安徽省 金寨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2373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土地管理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人地矛盾激化,城乡规划建设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对此,政府部门就要在组织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全方位考量土地管理问题,依据当前实际制定科学的规划。基于此,以下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回顾与展望
引言
土地利用规划也称为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分配和控制一定范围的土地资源我们国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比例很低。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且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人与耕地的矛盾尤其突出。
1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一系列综合规划、组织、协调和监测活动,将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土地使用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于城乡规划和建设至关重要,科学规划土地的数量和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城乡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城乡地区的利益。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是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而建立这项制度也需要考虑土地资源的用途、土地资源的开发环境等方面。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时要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管理问题,将会对城乡规划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2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2.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相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完整,没有具体的规划标准,标准也不明确。一方面,原因是相关的规划和战略不完善;另一方面,根据现行法律和条例,对执行情况的监测不足,土地使用规划不适用于城市规划本身。
2.2土地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水平关乎区域生态环境,科学的土地管理可显著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与稳定性。土地管理尤为复杂,且需要考虑诸多问题。这也对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土地管理工作有待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进度相对迟缓。
2.3城市发展与规划不平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划进程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发展与规划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土地使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关规划文件属于不同的部门,具有不同的起点和标准,它们之间的差异加剧了城市土地使用方面的许多矛盾和不足。城市土地和可耕地的缺乏加剧了土地紧张局势,旧城区的修复导致大量浪费未开发的土地,并导致被遗弃的土地被不合理地用于郊区建设。
3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分析
3.1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
新时代,为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必须做好土地资源开发,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时代需求,全面把握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意识到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土地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为土地资源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想做好土地规划利用工作,人们必须注重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是提升土地规划利用科学性的根本保障。
在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人们应与时俱进,做好地理信息监测,收集相关土地资源的信息资料,为土地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这样既能提升规划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及各项建设。同时,还应加强土地规划利用的动态化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合理性,使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的规划利用离不开生态环境建设。可以说,土地规划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充分体现了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在土地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应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问题,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等的建设同步推进。新时代,土地规划利用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生态为本,解决好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经济增长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兼顾发展利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目标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才能继续下去。经济发展是第一优先事项,因此,在发展进程中,土地规划应被视为优先保留项目,并应设立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小组。必须从发展和使用的角度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作为土地使用的基础,同时考虑到环境发展和避免环境问题。城市土地恢复现象的规划和分析旨在使城市土地的使用与可耕地的使用相一致,同时考虑到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好处。通过改进土地管理机制,加快全面变革和创新,解决农业用地大规模开发问题。必须合理利用土地,同时提高其利用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经济效益,解决城市建设用地与保护农田之间的冲突。
3.3加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
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条例》,将土地管理和规划工作制度化,重点从土地整治定位、群众权益定位、项目规划方案落实、项目资金确定和管理等方面着手,将土地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②以往所使用的土地管理与规划机制虽然可以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共同责任机制落实有一定的缺陷,因而要进一步完善共同责任机制,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合作、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③结合本地区土地管理特点,适时推行土地整治激励机制,对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作进一步的优化,采取“以补代投、以补促建”的方式来调动农民保护土地资源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④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需要借助项目资金来完成,需要制订好土地整治资金的管理方法,对土地管理资金开展专项管理,确保资金可以顺利且如期到账,并建立年度稽查、例行检查和重点督察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确保专项资金可以真正落实到实处。
3.4加大土地利用控制力度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总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工作,科学规划现有建设用地的规模,使其全方位满足现有土地规划目标安排,依据土地资源总体规划,落实年度用地规划,及时调整和完善不符合年度计划或总体规划的土地资源,以此有效把控用地规模。
结束语
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的新要求,在开展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时要进一步秉承我党和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重点从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落实耕地修复养护、开展其他农用地整理、加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着手,优化和创新工作模式,构建可持续土地管理工作模式,推动我国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进展。
参考文献
[1]段存香.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对策[J].中国高新科技,2021(01):105-106.
[2]周维.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190-191.
[3]季宏伟.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23+136.
[4]张峰.新时期乡镇土地规划管理探析[J].山西农经,2020(13):68+70.
[5]朱有富.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乡村科技,2020(1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