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观赏园艺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9期   作者:罗敏
[导读] 中国被称为“园艺大国”。植物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树种差异
        罗敏
        南京市溧水区林业局 江苏南京  211299
        摘要:中国被称为“园艺大国”。植物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树种差异很大。观赏园艺植物的种类比蔬菜和果树多。从绿、红、黄植物的观赏色和植物的生态效益来看,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列为观赏植物。观赏植物和园艺植物有许多分类系统。从植物的生态特性分类入手,论述了园林观赏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园林观赏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园艺植物 园林绿化 城市
引言: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承担着人类生产的基本功能。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对优化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园林观赏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是城市的天然绿色屏障。它们具有保护、改善、美化、净化、监测环境和避免灾害的功能。它们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做好植物规划可以使城市景观建设少走弯路,尽快形成新的景观。
1观赏园艺植物造景概念
        植物是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的景观要素,它们能使景观空间体现出生命的生命力,富有四个时代的变化。城市景观中存在着许多非生态硬景观,如建筑物、岩石、喷泉等,传统的植物概念定义是:“利用树木、灌木、藤蔓、草本植物等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的自然美,如形态、形态、形态等,观赏植物设计不仅仅是利用植物创造出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它还包含着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我们应该看到,观赏景观的概念有其自身的背景。观赏景观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概念提出的时代,而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2园林绿植植物配置常见的缺陷问题
2.1植物自身的特点被忽视
        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由于观赏植物具有多种造型和姿态,应用观赏植物的第一个优点是可以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例如:桂花、玉兰等植物,通过景观中不同形状的搭配,人们可以欣赏到植物形态的美;再比如:在景观设计中,应用蜡瓣、三叶草等植物,通过其颜色的变化,可以使景观更加层次化。因此,在园林中合理应用观赏植物,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观赏价值。但是,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很多设计师注重美观,但仍然忽视了植物的特性,导致一些植物生命周期长,却缺少难以应用的观赏植物。当植物生长相对缓慢,但在生长周期中长成强壮的植物时,由于植物在生长初期的不合理,周期中的植物很容易死亡。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强调植物的自然美,将景观设计中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元素紧密结合起来,凝聚观者的注意力。例如,盆栽植物或草坪以及其他易于维护和管理的植物都包含在景观中。一方面可以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2.2人造植株应用其中
        人工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绿化植物。对于一些游客来说,在景观中使用人工植物可以进一步展现植物的经济特性。因此,园林植物既有配置,又由于经济性和价值取向的控制,大量的人工植物直接影响到园林的艺术性和自然性。
3园林景观设计中观赏植物的应用原则
3.1注重植物的景观功能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四季的变化,遵循植物的均匀规律,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创造不同的植物类群。植物的生命活力非常重要,而具有生命活力的植物在景观中更为重要。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植物的形状、颜色和生命力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注意植物的物候变化,引起景观的变化,最终形成具有四季特征的景观。
3.2注重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
        植物和人类一般都有生命。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严格遵守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原则。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而且植物也是活的。因此,在选择园林植物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尽量避免种间竞争的现象,尽量避免植物在土壤、气候上发生相互不适应的现象,以自然环境为基本前提,结合物种的生长规律,将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植物应用于景观设计中。
3.3注重植物的色彩艺术与体形艺术
3.3.1植物的色彩艺术
        植物在景观中的四季变化,不仅可以丰富景观,还可以展现景观中蕴含的生命节奏。在设计过程中,应就植物的色彩组合和观赏性达成一致,充分发挥植物的各项功能。例如:在选择植物作为主要景观时,我们需要突出植物的色彩变化。对于颜色处理,绿色应该放在核心位置,其他颜色应该用作辅助色。
3.3.2植物的体形艺术
观赏性植物不仅具备色彩美,还有一定的形体美,色在与形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运用得当的形体之美也是能够让人回味无穷的。但是所谓的形体艺术是植物在自然环境下或者人为干预下所形成的,但是只有将植物所具有的形体艺术融入到园林景观中,才能将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4园林景观设计中观赏植物的具体应用
4.1植物与建筑有效结合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将植物与建筑进行有效的整合,使植物与建筑合理匹配,使景观与观赏植物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花园路的两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花草的图案。这种设计既避免了开放式道路,又利用植物分隔道路空间,提高了整体空间的对称性和紧凑性。植物与建筑的有效结合可以创造出一个有序的景观。当游人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和花草时,自然会走进一条蜿蜒的小路,这样空间和风景就能指引道路的走向。花园开放位置的边界处常采用小型建筑,封闭分区采用围墙和围栏。比如利用小灌木或花草进行散播,可以有效地形成模糊的边界,起到空间隔离的作用。
4.2植物与山水的有效结合
        景观特色应与植物造景技术相结合。根据景观本身和周围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植被进行种植。植物与山体的结合,需要增加山体的豪迈气势。因此,可以在山的周围种植一些生机勃勃的植物,如松柏和绿林;水体是为了增加植物的嫩度。可以适当地用花草装饰,使水与软植物的结合,增加花园的柔美。通过景观与植物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园林的典雅,也使园林更具人文魅力。
4.3植物与地形、气候、环境、人文相协调
        在植物造景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当地地形做出合理的布局。园林的各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能独立存在。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貌设计植被,还要考虑植物是否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使植物随地制宜、因地制宜。例如,在平坦的地形上,种植尽可能多的高差较大的植物。如果想大大改善地形样式,还可以在高处种大树,低处种小树,这样可以使地形起伏更加明显。不同的季节展示不同的植物,为了避免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简单化,也能让人感受到季节变化带来的植物之美。同时,在景观设计中,观赏植物的应用要与当地的人文氛围相结合。如在北方景观设计中,可选用松柏、云杉等植物,表现北方人文氛围的独特氛围和英雄主义;在江南园林中,植物的设计应结合南方文化含蓄优美的特点,        表现植物的细腻美。可选用一些花卉和青竹,展现南方文化优美的特点。
结束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长期被水泥砖墙包围的城市,人们对舒适的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向往和追求,观赏植物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把它们运用到景观中,不仅可以营造出优美的景观,还可以渲染出大气,衬托出主要的场景。因此,相关设计师应加强探索和开发,不断丰富景观,为城市美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景辉.试论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25-26.
[2]周高.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8(14):84-85.
[3]李华,康德生.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17):45.
[4]敖洪连.浅谈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纳税,2018(11):75-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