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华饭店改造项目MJS工法桩过程管控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9期   作者:季永祥 李向东
[导读] 苏州新华饭店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地基主要由杂填土、黏
       季永祥  李向东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206  


       [内容摘要]苏州新华饭店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地基主要由杂填土、黏土层、粉质黏土层、 粉土夹砂层、粉质黏土夹粉土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层等构成。目前的基坑围护施工,止水帷幕的形式众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基坑周边建筑环境、地下管线及其他基础设施的保护十分关键。而MJS工法桩具有“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桩径大、桩身质量好、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小、超深施工有保证、泥浆污染少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止水帷幕及补强的工程当中。因此本工程采用MJS工法进行止水帷幕补强,在原三轴搅拌桩外侧新补MJS桩形成闭合。本文主要从MJS工法施工工艺流程出发,对其过程管控的要点进行分析,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MJS工法桩,工艺流程,过程管控

一、工程概况
       苏州新华饭店改造项目位于苏州市姑苏区金门路49号。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7938.69㎡,基坑面积约1383㎡,周长约150m,开挖深度13.9m,坑中坑最大高差3.4m。采用钻孔灌注桩挡土+单排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三道钢砼支撑进行围护,其中灌注桩采用?1000@1200,桩长27.9m;三轴搅拌桩为3?850@1200,桩长28.0m,水泥掺量为25%。
二、MJS工法方案选择
本工程场地非常狭小,周边环境非常复杂。目前基坑大部分开挖至第三道支撑底,由于基坑漏水流砂导致基坑施工停滞,为保证后续正常施工及周边房屋的安全,针对基坑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MJS工法桩。MJS主机及主要设备如下图。
       2.1 MJS主要设备介绍
图4 MJS主要设备及性能参数图
       2.2 MJS工法桩施工图
       本工程采用MJS工法进行止水帷幕补强,在原三轴搅拌桩外侧200mm新补MJS桩形成闭合,桩径2m,180°摆喷,桩间搭接600mm,桩长14/17.5m,并在原流砂区域增加1次喷浆,桩顶绝对标高为-3.5m,桩底绝对标高为-17.5m/-21m。水泥掺量40%,并掺入4%的膨润土,防止水泥浆液在动水作用下离析,以保障止水加固效果。为加强MJS搭接效果,在搭接处增加压密注浆。

三、MJS工法工艺特点
1. “全方位”进行高压喷射注浆施工:
       MJS工法可以进行水平、倾斜、垂直各方向、任意角度的施工。本工程仅采用垂直方向的施工。
2.桩径大,桩身质量好:
       喷射流初始压力达40MPa,流量90~130L/min,使用单喷嘴喷射,每米喷射时间30~40min(摆喷角度360°时,提升速度2.5~3.3cm/min),喷射流能量大,作用时间长,再加上稳定的同轴0.7MPa高压空气的保护和对地内压力的调整,使得MJS工法成桩直径较大,可达2-2.8m。直接采用水泥浆液进行喷射,其桩身质量较好。本工程水灰比1.0,水泥浆液压力不小于40Mpa,空气压力1.05Mpa,浆液流量90L/min,切割水压力20MPa,钻杆提速5cm/min·180°,桩径不小于2m。
3.对周边环境影响小,超深施工有保证:
       传统高压喷射注浆工艺产生的多余泥浆是通过土体与钻杆的间隙,在地面孔口处自然排出。这样的排浆方式往往造成地层内压力偏大,导致周围地层产生较大变形、地表隆起。同时在加固深处的排泥比较困难,造成钻杆和高压喷射枪四周的压力增大,导致喷射效率降低,影响加固效果及可靠性。MJS工法通过地内压力监测和强制排浆的手段,对地内压力进行调控,可以大幅度较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并保证超深施工的效果。
4.泥浆对场地及地下污染少
       MJS工法采用专用排泥管进行排浆,有利于泥浆集中管理,避免施工场地污染。同时对地内压力的调控,保证水泥浆在加固范围内扩散,避免对地下水与土体的污染。
四、MJS工法工艺流程

图7 MJS机械施工流程
    
图8 MJS工法工艺流程
1.定位放线
       采用全站仪在施工区域内布置控制点,通过控制点进行桩位放样,每根桩单独放样,同时每隔五个桩位拉线,钢尺测量定位第二次桩位坐标,两次坐标相互对比校核。
2.钻机引孔
       需预先成孔,预引孔的有二个作用:其一破除地下障碍物,其二保证MJS钻进效果。引孔机选用安曼180型钻机,钻孔过程中,每进尺2m,对四个脚点进行复核,同时采用水平尺进行检测,保证垂直度误差小于1/300。
3.设备就位
       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主机、高压泵、空压机、泥浆搅拌系统、MJS管理装置等都能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主机就位,MJS主机机架放置在放置平稳后开始校零。


4.钻杆下方
       对接钻杆和钻头,对接时认真检查密封圈情况,保证无损坏。在引孔内将钻杆下放至设计深度,如果在钻杆下放过程中下放困难,打开削孔水进行正常削孔钻进。
5.参数设置
       钻头到达预定深度后,开始校零,使动力头“0”刻度、喷嘴、钻杆上白线处于同一条直线,然后设定各工艺参数,包括摇摆角度、引拔速度、回转数等等,施工参数设定好之后,开始施工。
6.定位喷浆
       定位置喷射,先开倒吸水流和倒吸空气,在确认排浆正常时,打开排泥阀门,开启高压水泥泵和主空气空压机。首先用水向上喷射50cm,压力为10mpa,然后把水切换成水泥浆,钻杆重新下放到位后开始向上喷射。
7.喷浆提升
       (1)在开启高压水泥泵时,压力不可太高,应逐步增压,直到达到指定压力,在达到指定压力并确认地内压力正常后,才可开始提升。水切换成水泥浆时,压力会自动上升,压力有突变时方可调节压力。
       (2)施工时密切监测地内压力,压力不正常时,必须及时调整排浆阀大小控制地内压力在安全范围以内。
       (3)后台浆液必须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使用,并应在储存过程中不停顿地缓慢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大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拌制好的浆液应进行随机抽检。
8.钻杆拆卸
       当提升一根钻杆后,对钻杆进行拆卸,需把水泥浆切换成水后方可拆卸,当水泥浆泵压力有下调趋势,说明水流已经到达喷嘴位置,此时关闭水泥浆泵、主空气、倒吸空气和倒吸水流。在拆卸钻杆的过程中,认真检查密封圈和数据线的情况,保证无损坏。拆卸钻杆后,需及时对钻杆进行冲洗及保养。
9.钻机移位
       施工结束后,对设备进行冲洗和保养。安排吊车吊至下一孔位重复上述步骤继续施工。
10.对喷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排放到指定位置集中处理。
五、MJS工法桩过程管控
1. 先引孔,再施工
       为保护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设备的钻杆,本工程优先采用工程地质钻机预先施工导孔,并预先放置外套管。砂层等容易塌孔的土层,在钻孔过程中同步加入膨润土泥浆。
2.高压泵与钻机保持合适距离
       高压泵通过高压橡胶软管输送高压浆液至钻机上的钻杆,并进行喷射注浆。若钻机和高压泵的距离过远,势必要增加高压橡胶管的长度,使得沿程损失增大,造成实际喷射压力降低。因此移动高压泵来保持与钻机的合适距离,减少沿程损失。
3.保证关键的施工参数
       水泥浆液喷射流压力、流量代表了喷射流的功率,钻杆步进提升参数代表了喷射流作用时间,单次步进钻杆转数决定喷射次数和单次喷射时间,同轴高压空气是用来降低在泥浆中喷射流能量的损耗,这些都是保证成桩直径的关键参数。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过程质量控制表对整个施工过程、每一道工序实施过程控制,做到每一道工序责任落实到人
4.跳桩施工
       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因具有强制排泥功能,在施工相邻桩时,若相邻桩体还未初凝,强制排泥功能极有可能将相邻桩体内尚未凝固的水泥土吸入吸浆管,造成质量事故,所以相邻桩体施工时间不小于24h。
5.防止泥浆沉淀并过滤
       水泥浆液属于悬浮液,在储存过程中必须不停顿的缓慢搅拌,防止沉淀。拌制好的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以免堵塞喷嘴。浆液比重采用泥浆比重计进行量测。
6.控制底内压力
       通过地内压力控制系数进行地内压力控制,通过调节回流水、回流气、排浆阀门大小等措施控制排浆量,同时调整和控制地内压力,使地内压力始终处于控制范围内。
7.分次施工桩体搭接
       钻杆在施工过程中需分数次拆管,为保证桩体的整体性,卸杆后喷射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同样为了保证桩体的整体性,施工因故停止导致分次施工时的桩体搭接不小于50cm。施工完毕后或喷射注浆过程中因故中断,短时间内不能继续喷射时,立即拔出钻杆清洗备用,防止钻杆、喷嘴堵塞而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8.超高喷射
       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而产生加固体达不到设计标高,采用超高喷射,提高桩头质量。
9.连续施工
       做好交接班工作,整根桩施工中间不得中断,遇到紧急情况必须中断情况的,操作人员立即通过施工员或者直接向生产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汇报。
10.成桩检测
       到达龄期28天后,采用取芯方法对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检验,取芯数量为2%且不少于3根。并利用钻芯孔进行注水试验,观测水位变化情况。
六、参考文件
[1] 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何拥军.全方位高压旋喷注浆工法的工程试验[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0
[3] MJS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规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