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河涛
身份证号: 13112819830807****
摘要:高层建筑结构不同于普通建筑,其需要根据高空作业的要求,进行施工技术的标准化管理,以达到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建筑质量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希望为高层建筑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质量控制
1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1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摩天大楼最重要的框架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高层建筑混凝土具有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的缺点,因此,有必要分析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用量和环境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在施工中应及早检查混凝土的特性和强度,并以合理的比例混合水、沙子和混凝土。虽然这会增加建筑物的成本,但会使其更有效率,确保混凝土经久耐用,不会因风吹日晒而引起质量问题。此外,抽水技术也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建造中,但应注意在使用此技术时,必须遵守其规格和操作程序,以确保所有环节都不会断开,否则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1.2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的使用需要遵循施工程序,因此要尽可能严格地规范生产和安装工作,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仔细检查钢筋的数量和质量,以确保其没有缺陷。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钢筋工艺规程,以确保钢筋质量。从加固技术的角度出发,必须严格控制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加固质量。在高层建筑施工阶段,钢结构施工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建筑单位通常会根据高层建筑的建筑要求和标准完成钢结构的建造[1]。因此,对于某些施工过程,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要求执行各种程序,其施工程序包括拆卸、安装、焊接、测量、控制及吊装。另外,各种钢结构可通过钢梁、主墙、斜撑等连接,只有这种连接才能确保钢结构施工的可靠性。钢结构连接完成后,施工单位可将钢板铺设在地板上,并通过浇筑混凝土来加固建筑结构。就高层建筑技术而言,施工团队需要在进行相关施工工作前充分了解关键建筑组件的位置和要求,并对钢筋的技术特性、质量和数量进行抽查,这样可以有效改善钢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1.3测量技术要点
地基的复杂性还取决于摩天大楼正在建造的区域的土壤环境。如果基础支撑深、土壤复杂、基础浅,施工单位将及时实施桩基础技术。预制桩技术是一种高层建筑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质量也得到了保证。通常情况下,建筑公司会选择预应力空心管桩。这是由于经技术处理后管桩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并且可以应用于较低的地下水位。但在大范围内,这种中空管桩还存在诸如切桩困难、高建筑噪声、高成本和高钢耗等问题[2]。基于此,可以在建筑单元中采取堆放措施。与传统的基础和测量技术相比,整体式桩价格低廉、噪声低、适应性强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化程度。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技术含量低、难以保证施工安全的施工现场,施工队必须采用沉箱法来保证完成施工任务。当建造高层建筑物时,因其地基非常复杂,因此在测量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时需要使用预制柱控制工作量,还可以使用浇筑进行施工。我国有预制桩-钢桩和混凝土桩两种类型,因此,在建造高层建筑物时,两种桩都必须按照项目标准进行工作。
1.4裂缝控制技术要点
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具有不同的裂缝宽度控制标准,通常裂缝宽度不能超过0.2mm~0.4mm。在处理摩天大楼中的裂缝时,必须首先坚持预防的概念,并及时修复发现的所有裂缝。
骨料内部固化过程中会形成小裂纹,但从质量的角度来看,应尽可能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由于高层建筑物使用的混凝土通常非常坚固,因此混凝土的用量很大,而地下室的设计会导致裂缝的出现。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回填墙砌体靠近梁的底部并保持一定的高度。同时,不能使用具有高初始强度的水泥,而是应该合理选择水泥添加剂和混凝土添加剂,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3]。另外,应选择具有合理粒径的砂石,以防止施工过程中的过度振动和泄漏。
2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高层建筑施工前的质量规范化管控
高层建筑施工前需要确定质量控制的操作目标,保证施工合理、顺利,符合高层建筑的总体使用方案。前期需要确定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管理。按照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情况,做好参数记录分析,保证施工技术符合建筑规范操作管理要求。确定使用前的规范制度操作,做好施工行为的约束化管理,监督施工操作流程,分析确定预期施工技术可能出现失控的原因。
2.2加强施工规范化管理的技术应用
按照现阶段的工程技术指标和管理水平,以高信息科技发展为要求,配置一定量的辅助管理技术标准,融入具体的操作技术规范,不断加强工程技术的管控水平。从高层建筑的市场发展入手,采用BIM技术方式,实施三维立体信息建筑模式的模拟分析,优化施工技术水平。将所有的数据信息通过BIM记录下来,结合相关数据信息做好准确分析,确定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方式。通过BIM技术软件应用,可以快速地提升建筑数据的信息共享,重视信息的传递融合,确定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分析关系,提升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化拓展。
2.3建筑施工后的质量控制规范化管理
高层建筑使用操作规范中,需要明确后期质量规范控制的基本要求,确定竣工验收思路。按照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结合相关的风险评估,准确地判断其中验收不合格的情况,提供符合施工规范操作的标准,做好信息的整改和技术的提升。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需要确定验收规范管理形式和标准,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规范操作,整合建筑项目优势化操作,提供符合高层建筑使用寿命期限内的安全化操作,重视对项目施工质量后续的质量管控,做好数据信息的跟踪调查[4]。
2.4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化管理中,需要重视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提升,其中包含地基基础施工、钢筋焊接施工等。按照不同的施工技术要求,结合不同的施工规范操作,明确施工技术标准和培训方案,提供符合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的知识学习体系,制定符合施工考核的目标要求。从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入手,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规范,进一步地优化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分析高层建筑在施工中因技术发展不足而受影响的方面,提升建筑技术的施工规范化管理,促进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之,结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进行高层建筑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施工技术改进、建筑完善和成本节约做好相关工作安排,不仅能降低高层建筑施工难度,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还能帮助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宗政.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2):144-145.
[2]陈昊,边珍臻.高层建筑桩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3):20-21.
[3]井永兵.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2):170-171.
[4]王茂林.质量监理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运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9(1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