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玮
株洲市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各地区基础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加,市政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然而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水平。所以相关部门要提高重视,积极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市政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一、现阶段市政管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一)缺乏完善的系统管理制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施工单位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施工的质量。因为对于施工质量的不重视,所以在施工作业开展前不能根据相关规定明确各自的职责,各部门之间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无法形成监管效应。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实际工程质量与原计划的标准之间存在误差。据调查表明,一方面,大多数市政单位由于侧重经济效益,疏忽了对于施工质量的规范和要求,导致部分单位出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盲目赶工的恶劣行为。这种局面之下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间接也引发了各种安全问题的迸发。另一方面,市政工程多为招标投标的形式开展,但是部分中标单位会出现违法转包的现象,由于承包商的资质经验不足,缺乏责任感,造成对于工程质量不够重视,极易出现各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二)缺乏市场监察机制
近年来,市政工程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的市政工程都会有当地建设部门负责,其主要的流程是以招标投标的方式展开,最终由竞得的企业承包运行。表面看来公平合理,但实际上政府部门利用自身职权暗箱操作,干预市场竞争严重影响了市场的规范性。与此同时,工程的施工所有权掌握在中标单位的一方,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很大程度上会出现偷工减料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给工程质量的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三)施工人员缺乏素养
其一,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的施工人员是由基层农民组成,上岗前未曾经过良好的系统培训,其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普遍较为低下。一部分有技术经验的施工人员,在技术上无可挑剔,但是缺乏个人修养,往往存在拈轻怕重、偷奸耍滑的违规操作,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阻碍了市政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二,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在开展作业的时候贪图便利走捷径,忽视安全防护措施的规范性,极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三,相关领导者和管理部门只重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缺乏对工作环境的重视,对于施工现场杂乱无章的垃圾以及废弃物,不能及时处理进而无法确保现场的安全。
(四)施工材料缺乏质量保证
施工材料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材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材质的更新换代也很快,新型材料层出不穷。短时间内给工程建设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鱼龙混杂也给工程建设的选择上增加了难度。就往期案例来看,大多数工程事故中对于材料的选用不符合原定标准,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混凝土材料作为基础的建材在施工中较为常见,需要严格控制配比,以确保混凝土较好的承载能力,保证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
二、提高市政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管理系统
中国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大至国家,小到组织都离不开完善规范的系统做支撑,市政工程更不例外,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规范施工环节中的行为,同时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保障。所以相关部门要引起重视,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由于不同的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想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就需要反复推敲规章制度,确保每个部门及环节都能严格的按照标准制度落地执行,严格划分责任范围,从部门到个人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一旦问题出现,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处理不推诿、不逃避。
只有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管理,工作态度端正,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整体质量。此外在政策上应该增加奖惩制度,将个人的绩效与薪资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施工的顺利展开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加强施工现场管控
市政工程作为比较复杂的设计,可以分为地上作业和地下作业两种,由于管线比较多且地上空间布局复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比较强。一些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原有的建筑物体或者设施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仅会损坏原有的管道,而且也会引发安全事故,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只有做好施工现场工作的综合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效果。首先,确定施工方案后,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依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对方案进行修改。并根据图纸反复推敲,找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因素,确保方案切实可行。其次,市政工程规模普遍存在周期长、规模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施工方案临时变更,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及时进行内部整改,确保施工方案能够顺利推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地投入应用,整体工程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利弊参半,只有提前确认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安全分析,才能规避安全风险,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选择相对成熟稳定的施工技术及材料是问题的关键。最后,施工前要内部进行沟通交流,对前一天的工作进行技术交底,避免出现返工或者无用功的现象,每天工作结束后都要进行工作总结,并建立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
(三)严格把握市政材料的安全性
作为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材料的优劣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所以相关部门要严格把控,健全监察机制确保市政工程材料的安全可靠。在选材时应该做好市场调查,确认材料是否合格,例如对钢筋进行拉伸和弯曲性能做测试,对混凝土进行坍落实验等。在充分确保其质量后方可进场。与此同时,做好材料的维护工作,防止因为处理不当造成的材料浪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施工过程中,基础设施是确保上部结构稳定的基础,所以对于地下作业要做好充分的防水措施,防止地下水侵蚀地基。类似这些重要环节,技术人员以及安全员都应该做好现场检查和记录,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运行。
三、提升市政工组人员的素养
由于大部分市政工程项目是由承包商代办,且施工单位的专业水平较低,作为市政工程项目重要的参与者,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决定着施工效率和质量,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合理有序的开展,需要及时展开技术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需要建立监察部门,定期对于施工人员的实践能力进行抽查,同时强化宣传力度,在施工现场悬挂警示牌、横幅等安全警示文案,时刻监督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确保工程顺利的开展。
四、结语
市政工程建设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项目的建设过程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多个不同的专业和类型组成。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所以在管理层面上存在较大的难度。鉴于此,相关领导部门只有切实抓好施工质量,才能确保整体市政工程质量的提高。就现阶段的基本现状来看,我国的市政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处理。只有对其进行严格的分析研究,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处理完成管控目标,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克红.市政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4):25-26.
[2]徐晶晶.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3):148-149.
[3]赵云辉.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21(0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