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王健 刘卫东
[导读]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材料,主要由砂石、石灰以及水泥等依照相应的比例混合制
        王健 刘卫东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100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材料,主要由砂石、石灰以及水泥等依照相应的比例混合制得。混凝土原料在混合过程中,对其中的组分比例有严格的要求,各组分比例和添加顺序需要由专业人员按照工程技术要求进行确定。除混凝土原料比例外,各组分原料的质量也是决定混凝土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所用的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方式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研究,希望能够对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材料在整个建筑业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建筑业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建筑材料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目前,混凝土是许多建筑材料中。使用最普遍的材料,而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详细地分析。
2 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影响因素
        (1)水的用量。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一般会加入“粉煤灰”这种外来添加剂,它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黏合性以及增加混凝土的使用期限,但是这种外来添加剂是需要跟水稀释后才能够使用的。然而,市场上不同标准不同品牌的粉煤灰,对水的用量是不同的,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对水进行合理的把握,就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硬度与强度,缩短混凝土的使用期限。(2)沙子的用量。在配置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中的沙子要在粗细、纯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根据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硬度的不同需求,对沙子的使用量也要进行严格掌控。比如:在配置混凝土时,使用的沙子如混有杂质,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自身的黏度;对石子的大小体积和水泥的质量也要进行合理控制,提升混凝土的质量。(3)水泥的质量。在水泥的质量选择上,需依据施工的场地以及对混凝土的相关性质的要求,对水泥进行合理的选择。
3 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
        3.1 对砂石进行有效的检验
        在应用过程中,若首次使用某商家生产的石子,技术人员需要对石子进行压碎性综合检测,如果确定石子的压碎值较高,则石子不可用于高标号混凝土的使用;若石子压碎后呈现为针片状,并且自身的级配相对较低,则使用该批次的石子会导致空隙率较高,使混凝土的可泵性受到严重影响。使用时需要掺入大量的黄沙及水泥以提升混凝土的稳固性,但这样会使混凝土的经济性降低。所以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有必要对石子的级配及形状进行详细检测。砂土也是组成混凝土的重要组分,在混凝土原材料的供应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法对砂质中的泥块含量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泥块越多则说明整砂的含泥量越大,如果整砂的含泥量相对较高,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综合强度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并且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对黄砂含泥量进行检测,可将黄砂浸入水中,并将少量黄砂放在手中进行揉搓,如果在揉搓过程中黄沙会渗出诸多泥粉,则证明该批次黄砂的含土量较高,可判断此批次黄砂不适用于混凝土的使用。
        3.2 水泥检测
        首先,检测设备工作。因为精准仪器设备会影响水泥材料质量检测结果,所以需要仪器具备较高的精准度。高精度和高质量的检测仪器。可满足工作要求,而这种精密仪器设备贯穿了整个实施过程。仪器的精度与水泥材料质量的可靠性有关。因此,在检查水泥材料的质量时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并配备高精度的仪器。仪器设备应按照相关规范安装,以避免仪器测量因安装运行不规范。而造成结果失误。其次,试验准备工作。实施前需要将水泥、水和标准砂按合理比例。放入成型室,以确保环境条件和温度符实。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记录。根据水泥材料的性能,温度越高硬化速度越快,而材料强度会越高。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偏差,我们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


        3.3 水灰比
        水灰比能够全面展现水泥砂浆的粘稠度,这也是评价水泥砂浆的关键要素。在水灰比设计中,需依据工程项目概况,充分考虑多个影响因素。若水灰比较小,可适量加入水泥,提高水泥的粘稠度。若水灰比较大,则水泥砂浆的流动性也会随之增强,如不及时控制,就可能会出现拌合物流浆问题,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在配置混凝土时,需科学选取水灰比,以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
        3.4 混凝土用水
        混凝土用水的水质首先要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不能使用工业污染水,否则其中的硫酸盐含量过高会对材料造成影响,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含盐量过高的海水也无法作为混凝土用水,否则会加快混凝土的凝结速度。
4 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方法
        4.1 建筑企业要及时规范取样标准
        在混凝土检测工作中,检测部门一方面要选择代表性较强的样本,另一方面也需合理把控取样的频率,进而优化混凝土性能。因此,混凝土取样的合理性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检测部门应制定明确且规范的建筑材料取样标准。如检测人员需提前制定混凝土检测取样计划,之后依照计划要求做好取样工作,从而增强取样的代表性,促进混凝土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此,检测部门可向检测人员公布取样标准,最大限度地规避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误差。
        4.2 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有效地控制
        混凝土需要根据所用原材料进行科学的配合比设计。依照普通混合土拌合物的性能试验方式进行有效适配,可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诸多特性,不可直接根据经验进行配比。配比应依据经济性和合理性的原则。进行混凝土的配比过程中,砂石的实际含水量与配合比往往与设计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由此,在混凝土掺和前,需要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精确地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确定材料的使用量,同时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4.3 规范检测流程
        根据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制度,  各施工单位要规范建材检验流程,科学监督控制建材质量,提高建材质量检验的准确性。为了使检测工作标准化,需要创建材料检验模块,并对模块进行了优化,以确保材料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测过程是按照规范流程进行的,并规定了相应的责任。严格要求负责人加强对检查过程的监督作用。检测机构须不时对检测流程进行随机检查,以减少人为的检测误差。同时要及时解决检测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不断优化和创新建筑。材料检测方法,提高材料质量控制水平,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5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工程质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全面改进建筑施工质量,检测部门需要确保建筑材料的性能。而为达到上述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按照标准要求做好检测监督工作,明确检测工作的温湿度,引入先进技术设备,且规范取样标准,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材料质量因素所造成的工程安全事故,为建筑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欣.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和影响因素[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129-130.
[2] 李晓彦.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35):56-57.
[3] 白玉瑾.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控制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492+494.
[4] 杨文芳.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4(18):99-100.
[5] 阳东.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18):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