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亮
淮安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建设工程概预算和成本管控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工程造价的计算主要就是按照设计意图、目标图纸和相关文件做好有效编写,其中涉及了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施工图预算(控制价)、施工预算(合同价)、竣工结算、财务决算等部分。本文将对设计概预算、控制价、合同价、竣工结算这几个过程进行剖析。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概预算;成本控制;策略;
造价工作是项目工程人员的基本工作,他们需要把设计概算作为基础,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生产中影响各个造价要素风险的有效控制,以达到对工程成本的最终管理,帮助建筑工程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说,成本是其五大核心控制目标(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环保)之一,也是工程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开展相关的建设工程概预算和成本控制,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后期项目运营和造价管理做好相关的参考。
建筑业是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做好工程造价项目成本方面的控制,可以有效保障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当前的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以期促进建设工程概预算与成本控制达到最优化。
1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和成本控制作用
1.1 最大限度控制成本支出
在建设工程的整个造价过程中,设计概算和控制价(施工图预算)的合理定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有效控制成本。除了限额设计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影响造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界的自然灾害、人为操作失误、机械故障和材料品质不过关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增加,因此建筑工程造价概预算需要在前期对这些综合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以避免在后期出现意外情况时手足无措。如果没有做好项目工程的概预算和控制价编制,将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当设计概预算和控制价(施工图预算)低于成本时,建筑质量和进度就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出现各种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就要做好建设工程概预算和控制价(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1.2 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影响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因素有设计因素、常规因素,也包括自然灾害、机械故障和人为操作失误等非常规因素,而这些非常规因素往往就是造成其预算超标的主要原因。面对这些意外情况,应在前期围绕这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然后来控制造价,从而帮助建筑企业得出最佳的造价结果,获得更多的收益,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当前做好整个建筑工程概预算与成本控制,编制企业内部施工定额、施工组织设计等,有效保证施工企业的正常利润,保障实际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能够帮助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各参建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全面发展。
1.3 造价管理体系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工程造价要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相关部门发布的政策,围绕计价定额、利润和税金等要求进行设置,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项目进行勘察,围绕项目地设计方案后期的施工做好有效的成本预算。这就需要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造价管理体系,以帮助整个项目投资管理围绕着相关的造价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顺利进行。因此在加强建筑工程预算和成本管控过程中,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具体的税金和利润等,做好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通过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有效分析,推动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体系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2 建设工程概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现状
在现阶段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和成本管理工作的执行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管理流程非常不合理,部分单位虽然专门设置了造价管理部门,但其专业化程度有限,管理非常混乱,无法达到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效果。
另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预算定额、施工定额和实际施工相脱节,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项目造价成本控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各种问题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给整个工程带来了不利影响。
3 建设工程概预算和成本控制出现问题的原因
工程的概预算是整个工程造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保障后期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但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会造成工程造价失控。通过对以上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现状的深入分析,能够发现之所以建设工程概预算和成本控制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概预算编制不完善、市场材料价格变动较大、工程造价设计变更、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以及缺乏相关严密的监管体系所导致。
3.1 工程概预算编制不完善
对建设工程进行概预算分析时,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要综合考虑影响工程造价概预算的相关因素,以保障整个概预算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展。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会出现概预算编制不到位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整个建设的程序很复杂,涉及问题较多,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难免会出现遗漏,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编制不全面。另外,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借助实地考察,将施工规模、施工技术、施工过程等综合因素考虑在内来进行有效编制,但是因为工程项目自身的单一性和复杂性,会导致概预算方法和管理机制的不确定,使工程实际投资和前期预算出现较大的误差。
3.2 市场材料价格变动较大
在建设项目中建设成本的比例高达60%以上,所以做好工程建材的有效管理,对整个工程造价管控有重要意义。市场上建筑材料的价格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建设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如果在前期就对整个项目进行设计概算,将无法对建筑材料的价格做出准确估算。尽管有部分的造价从业人员会预留出相关部分的价格区间来应对材料价格的变化,但受到项目周期和市场供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材料价格会比概算时更高,这样就会增加成本控制的难度,给建设工程概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3.3 建设工程造价设计变动
在建设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后期工程建设和具体施工都以前期的设计图纸作为参考标准,但前期的设计图纸大多数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构建,这样的理想状态和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区别,如果工程概算工作完全围绕前期设计来进行,就会和实际的施工有一定的偏差。另外,一些建筑设计单位会将工程设计外包给专业设计公司,如果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沟通不到位,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直接导致工程造价超出设计概算。
4 建设工程概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实施有效的造价管理,协调好建设工程概预算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过程管理。在整个造价管理中,关键在于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而项目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
(2)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相结合。目标值(概预算和控制价)与实际值的偏离是一种被动控制,而为了尽量避免被动控制,就必须事先主动采取控制措施,实施主动控制。
(3)技术和经济相结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项目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只有综合全局,做好全面控制,才能使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实现对整个建设工程的全面管理。
参考文献
[1]焦兴芬.浅析建筑工程预算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4).
[2]凌飞.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控制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