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
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运行水平提升、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构建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在明确市政道路设计原则基础上,分析当前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市政道路发展实际,提出对应的设计方法及优化路径,以此为相关设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为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市政道路;城市建设;设计方法
城市发展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水平提升的路径,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道路建设规划水平不仅对城市运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对城市形象构建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在城市人口和汽车数量不断增加背景下,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案,实现交通运行体系优化,减少居民出勤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减少由于不合理设计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是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指导理念。
1、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的工作,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必须坚持对应的基本原则。首先是要坚持安全性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是设计工作需要注重的基本前提,通过设计方面的优化,全面导入“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减少由于设计不合理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好的满足城市交通安全运行要求。其次是要坚持环保性原则,城市道路设计本身在排水、空气污染等方面都具有明显影响,通过这方面的合理设计,能够尽量降低降水及交通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城市运行质量。再次是要坚持经济性原则,通过节能设计方案,减少城市建设投入,提升城市建设资源利用水平,能够促进城市建设集约化发展[1]。
2、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 交叉路口设计不合理
在现代城市建设体系中,市政道路设计是否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体现建设水平的基本要素。“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在设计方案的细节层面,要以方便行人、车辆的行驶便利为基本目标。交叉路口是影响通行效率的重要节点,也是交通安全隐患最为明显的节点。在部分设计人员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对城市发展规划和周边环境建设情况分析不足,设计理念较为滞后,使得交叉路口设计面积过大或者过小,在面积过大的情形下,车辆同行效率下降,交通拥堵现象增加,在设计过小的情形下,则无法满足交通流量承载要求,影响周边群众出行效率。
2.2 路基和横断设计不合理
路基和横断设计都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整体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设计工作开展中,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交通流量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路基设计标准过低,在车流量不断增加的情形下,使得路面损害现象较为明显。以此不仅给市政道路管理部门正常工作带来影响,同时还影响到周边道路运行质量[2]。而横断设计则更为明显的影响到道路运行的流畅性,横断面设计过小,会造成明显的交通拥堵,盲目拓宽道路,则会造成城市土地资源浪费,影响城市建设水平。
2.3 地下管线设计不完善
在城市建设密度不断加大,人口汇集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电网、燃气、给水、排水等管网建设也需要同步提升。但是在传统设计工作体系中,这些方面的规划建设通常是与道路建设相分离的。这就直接造成管线布设施工无法与道路施工同步进行,使得市政道路运行过程中,重复进行开挖建设,以此不仅对道路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对周边群众出行造成影响,还使得路面伤害发生概率大幅增加,给市政道路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同时,在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时代背景下,排水管线设计也成为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设计管理工作开展中,通常存在管线优化不足,设计规格较小等方面问题,造成极端情形下的内涝现象,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2.4 设计与施工相脱节
市政道路设计是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的基本依据,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技术应用、施工现场组织要求、施工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以此才能够确保施工设计整体合理性。但是在当前多数设计工作开展中,对这方面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尤其是施工技术应用方面,没有考虑到新型技术应用要求,使得施工企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面临多方面困难,对施工效率、施工成本控制等造成多方面影响。
3、市政道路设计方法优化
3.1 合理设计交叉口
交叉路口设计对市政道路运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在进行这一环节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是要具有前瞻性思想,在考虑现有通行需求基础上,对未来交通发展态势合理预测,对车流方向和流量大小进行科学估计,预留出未来改造实施余地。其次是要合理设计进口车道数量与宽度,确保进口设计与实际通行能力保持一致,满足交通运行发展要求。再次是对于改建市政道路项目,要能够根据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对实际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尽量采用左、直、右分离式设计方案,尽量通过车道优化提升信号灯转换效率,有效缓解交通运行中的拥堵问题。
3.2 合理设计特殊路段路基和横断面
在当前市政道路设计体系中,通常是采用软基处理方式进行路基方案设计,但是在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情形下,地质情况也随之复杂化,因此在设计方案中,应当根据地质勘测结果,合理设计路基处理方式。对于较为特殊的施工路段,应当在兼顾安全性与实用性基础上,合理选择垫层换填、震荡碾压等施工方案,确保各项参数能够满足质量控制要求[3]。对于横断面设计,则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绿化要求、城市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要求等因素,合理配置道路空间,选择最为合适的设计方案,在满足周边群众实际通行要求基础上,确保主、次干道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行体系。
3.3 提升综合管廊设计水平
在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理念中,综合管廊已经成为设计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路径。通过与各个市政管理部门的有机协调,将电缆、供水、排水、光纤、燃气等统一纳入综合管廊,统一进行设计,不仅能够改变传统分散设计对道路运行造成的影响,减少路面病害发生的概率,还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建设整体效率,提升城市形象。在进行综合管廊设计时,需要采用BIM技术,实现设计流程的可视化,利用BIM技术所具有的碰撞功能,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避免施工过程中带来的冲突,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3.4 优化整体设计思路
由于现代市政道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复杂,对设计方案合理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革新传统设计理念,不断强化自身理论学习,借助现代设计技术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此不仅能够为施工组织提供科学指导,还能够为市政道路后期优化奠定良好基础,在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同时,尽量控制城市管理的整体投入,为节能型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为智能城市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好的满足城市居民高水平生活的需求。
4、结束语
市政道路设计对城市交通运行优化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设计院等部门必须全方位更新管理理念,加强设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在设计工作中积极融入新型设计技术,全方位提升设计水平,以此才能够实现设计方案的整体优化,在满足城市交通运行现状要求基础上,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宏.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分析[J].城市建筑,2020,17(36):174-176.
[2]滕龙.试论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J].低碳世界,2020,10(08):184-185.
[3]朱建民.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