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向毅
[导读] 在城市的发展中,市政道路是一项重点内容,市政道路直接关乎城市的形象

        向毅
        怀化高新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在城市的发展中,市政道路是一项重点内容,市政道路直接关乎城市的形象,与人民的财产安全也具有密切联系,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市政道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下,市政道路的质量控制难度越来越高,施工过程也更加复杂。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的建设特点,探讨加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探讨
        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下,我国城镇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城市道路建设也在不断加快步伐,除了道路施工之外,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工作也极为重要。当前,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在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工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 市政道路的建设特点
        1.1 建设环境复杂
        市政道路有着较大的跨度,在施工环节中,也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基础作业环境,在道路施工前,施工企业需要委派专人对作业区域进行勘察,收集基础材料进行分析,制定作业计划。在作业计划制定完毕后,还要将城市未来规划、作业计划之间衔接起来,如果道路存在一些冲突性的工程项目,就要对施工计划进行优化与变更,协调好冲突点和平衡点,提升市政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
        1.2 交叉作业工程较多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需要考虑到城市交通,比如,在市政道路下方,经常会有电力管线、给排水管线、燃气工程,这些工程也属于市政工程的基础。在前期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经常会交叉作业,且市政道路是一种收尾工作,需要等其他管线铺设完毕后在施工,这就增加了市政道路的施工难度。
        1.3 作业区面积较小
        市政道路工程处于城市内部,作业面积较小,比如,高速公路对外道路工程其作业区域宽阔,很少会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而市政道路都集中在市区中,在施工环节,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对周围居民带来的影响、对周围建筑稳定性的影响、对城市正常交通的影响,这就导致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施工场地十分有限。为了确保正常工程的顺利推进,需要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计划,提升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
        1.4 耗费资金量较大
        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方案的设计环节中,必须要考虑到市政道路对城市经济未来造成的影响,根据预测结果来明确施工方案,兼顾到远期效益,以此来提升工程的应用价值。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需要投入较高的资金,资金的投入与预期寿命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预期使用时间需要长达50~100年,这对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会增加整个道路的资金投入量。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难点,由于施工环节无法对道路进行全封闭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需全程进行,因此,项目管理难度也较大,如果无法确定管线的正确位置,就可能会将管线挖大、挖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会导致投资成本偏高。另外,在市政道路的高处作业中,难度也较高,在社会发展中,车辆数量不断增加,高架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这些情况下,市政道路的施工会对脚手架、高空吊装安全产生影响,并且发生事故时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同时,地质条件也是影响市政道路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地质状况、地理条件和施工条件下,采用的施工方法也各有不同,一般市政道路都是露天作业,温度、天气等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对此,必须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不良影响,如果质量监管和控制不到位,不仅会影响质量,也会延误工期。


        2 加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勘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设计方案对于工程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勘察设计十分关键,勘查过程是为了满足要求、把握工程地质条件、对沿途工程情况进行评价,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具体的勘察内容包括工程的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在勘察过程中,要选择有资质的勘察单位,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程序和技术管理制度来实施,在勘察工作开展前,需结合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深度要求,对比设计意图和规范,如实反映出现场的地形和地质情况,提出勘察要点。对于现场人员,要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使之能够用科学的方式获取原始资料,对于各类图表、资料和报告等,都要根据工程类别,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保证勘察结果的可靠、齐全,及时对勘察成果进行检查与验收。
        2.2 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技术管理准备、现场工作准备等。准备阶段,要做好图纸会审,对图纸的完整性、合法性进行详细查验,看其是否标明了管线等位置,资料来源是否有保障,是否符合水文地质情况,并做好设计交底工作,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对于规模大、技术复杂的特殊工程,可分阶段编制,以提升编制质量。同时,对于相关人员的具体资质进行审核,查看企工注册证书的有效性是否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明确材料质量标准,利用外观检查、书面检查、无损检查、理化检查等一系列的方式,确保材料可靠、准确,对设备的选择,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工程实践,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机具。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把控好各类影响因素,要求施工人员要做到全程持证上岗,进入现场的材料需要提前进行检查,对于材料的保管工作,也要予以高度重视,避免材料变质和材料误用的问题,也要防止材料积压,合理对材料进行调度,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各类设备进行检查。随着工程的推进来细化施工方案,控制对质量造成影响的各类环境因素。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其工序较多,涉及排水沟、挖填、车行道、砌路沿石、人行道等等,各项工作交叉进行,需要在每一道工序技术交底完毕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确保质量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2.3 验收阶段的质量控控制
        竣工验收也是一个重点环节,是对质量控制结果的考察,验收内容包括成品质量、原材料质量、生产设备、半成品、施工工艺、各项隐蔽工程、道路外形以及工程实体质量等,这一项目完毕后,施工方需要提交竣工图纸,对单项工程整体工程进行正式验收,验收工作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来进行,并将各项工程资料整理出来。对于验收质量不符合标准者,可通过诉讼、仲裁、协商的方式来解决。
        2.4 做好检查与监督工作
        由监理单位负责检查与监督工作,查阅监理细则、监理计划、监理月报、旁站方案、已审批完成的工程质量。针对工程质量,要重点抽查重点、典型、难点工序、实体质量,其中,监理月报的一项重点就是反映监理人员的检查和控制情况,利用月报来准确、全面监控工程质量的实施情况。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化进行不断推进,各地加大了市政基础建设的力度,确保经济的发展,在市政工程方面地方政府投资力度加大,逐渐完善市政道路工程工艺与管理,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市政道路建设属于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建设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加强管理工作,将项目管理贯穿到整个管理活动中。具体需从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问题处理等多个方向着手,从事前、事中、事后来进行严格把控,通过多管齐下的措施来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闫海燕.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9,(3).114,116.
[2]张跃东.浅论提高市政道路管理与质量[J].商品与质量.2018,(17).126.
[3]蒋晟.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强化措施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0,(1).23.
[4]林燕.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强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266.
[5]潘承铚.关于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探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214-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