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光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1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不断增多。道路桥梁混凝土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基于此,文章将对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对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对策进行探讨,明确了常见的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发生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处理现浇混凝土质量问题,确保道路桥梁整体建设质量、安全。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质量问题
引言
在城市化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现浇混凝土结构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分类进行总结,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1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情况
1.1混凝土表面蜂窝
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计算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混凝土中存在水泥、水,以及砂搅拌和计量误差问题、水的比例不合理、砂石集料中存有杂物等,均会使混凝土局部蜂窝孔洞空隙现象发生。若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以及振捣工作未处理到位,则会引发混凝土内部不密实情况。相关混凝土浇筑管理人员没有认真做好浇筑前准备工作,加强对支模的检查,发生混凝土浇筑位移、缝隙的概率则会增加,混凝土内部流失条件下就会发生蜂窝状况。
1.2混凝土强度不均
混凝土强度不均主要呈现在混凝土结构强度过低或过高,局部强度差异较大。在混凝土具体施工期间,为了让浇筑混凝土板的结构节点可以保持在同一水平区域及同一强度时,较为多见的做法是在浇筑混凝土梁板及混凝土柱过程中实施集中两批次浇筑,但在具体施工中因其他因素困扰或供应困难等,难以做到把混凝土浇筑平均保持在同一水平面的每个节点上。
1.3混凝土棱角损坏质量通病情况
施工、拆模期间,因混凝土强度不够会产生棱角破损问题,使用木质模板混凝土浇筑道路桥梁中,若相关工作人员未在湿润条件下浇筑,或是浇筑后养护管理不当,直接关系到现浇混凝土的质量。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在常温环境下施工,非承重模板位置混凝土强度<2.5MPa,需要将侧面非承重模板拆除。模板位置未使用隔离剂,隔离剂涂刷不均,容易发生模板粘连现象。
1.4混凝土裂缝
(1)外部荷载作用造成裂缝:混凝土具有良好抗压强度,但其抗拉性能却很差,纵向裂缝是由于内部拉应力超出其抗拉强度,斜向裂缝是由于内部剪应力超出其设计抗剪强度。(2)温度应力造成裂缝: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通常有两种:第一,由于混凝土在设计环境内,通常以多种构件形式组合,如梁、板、柱等,其在多种约束条件下,不能实现其自身的热胀冷缩特性,约束条件使混凝土表面及内部无法实现自由伸缩,进而产生温度裂缝;第二,混凝土在初凝至终凝时间里,及在成型后一周内,由于水泥水化作用,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水化热,而对应的快硬早强型水泥,其释放的水化热温度更高,如C3A及PC42.5R等,处理不好更容易产生此类裂缝。
1.5混凝土实体露筋质量问题
绑扎钢筋漏放垫块、混凝土浇筑期间垫块位移所致钢筋、模板为紧贴状态、混凝土实体构筑物保护层过小,以及木模板湿润处理不当、保护层位置混凝土振捣没有达到模式的效果等,均为引发混凝土实体露筋的主要原因。
2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探讨
2.1混凝土表面蜂窝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前,需认真做好浇筑模板检查工作,保证模板表面为光滑、湿润的状态,若观察到模板缝隙过大需立即修补。混凝土制作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遵循配合比加适量的外加剂,严格控制搅拌的时间,可通过分层下料方式在混凝土自由下料倾落高度>2.5m时,以增加溜槽、串筒的形式下料,从而避免发生混凝土离析问题发生。混凝土导入到模板中后,相关工作人员可应用插入式振捣方法振捣处理,各点振捣时间控制在25s左右。混凝土浇筑后实行养护处理,养护的时间在2周以上。
2.2混凝土强度不均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要求采购人员对材料生产厂家资格证、合格证验证,明确材料的主要构成,有效控制其他外加材料用量,和原材料为融合的状态。与此同时,各个季节施工人员需结合实际状况,编制相应的混凝土养护方案,以此达到混凝土结构强度要求、工程设计要求,工作人员应合理使用超声波对混凝土结构强度测定,在此之后根据结构质量相关标准编制相应强度补救对策。
2.3混凝土棱角损坏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若修筑道路桥梁时应用木质模板,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实际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涂抹隔离剂、湿润状态加以了解,待浇筑后进行模板养护,拆除混凝土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然后拆除处理;反之混凝土强度<2.5MPa,不需拆除处理。而为防止发生混凝土棱角损坏问题,在运输的过程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用角钢加强保护,避免运输过程发生撞击问题。若混凝土棱角受损严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应用高等级混凝土材料处理;混凝土受损轻微,则可在清理棱角位置后,使用适量清水清洁棱角的表面。
2.4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①合理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设置为混凝土自身的热胀冷缩提供了一定条件,满足了混凝土伸缩需求;且后浇带强度通常高于两测混凝土强度等级,掺入微膨纤维等,可有效减少裂缝产生。②设置温度钢筋:由于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较差,在集中应力部位增加补强钢筋,可以弥补混凝土自身受拉应力影响,进而减少裂缝产生。③掺入膨胀剂膨胀剂可以减少混凝土干缩应变,其产生的气泡可以增加拌合水与骨料间粘结性,减少塑性收缩裂缝。④掺入抗裂纤维抗裂纤维的使用可以增加混凝土自身韧性,在拌合过程中加入有效的抗裂纤维,可以有效减少裂缝产生。
2.5混凝土实体露筋质量通病防范方法
混凝土露筋应该算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处理时必须严谨、认真。首先将表面层漏出的钢筋洗净后,在面层涂抹1:2或1:2.5水泥砂浆体,将漏出钢筋的部位抹平密实;漏筋深度比较深的部位去掉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物,冲刷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等级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填密实。处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预防。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钢筋位置准确和钢筋保护层垫块不会偏移,加强过程检查。随时和商品混凝土站联系沟通,特别是遇到钢筋排布过密集时,对骨料的控制尤为重要,使砼的和易性满足要求;模板面应浇水充分湿润并逐一堵实缝隙,这样才能避免露筋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情况更加关注,所以需不断提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质量。同时,现浇混凝土为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主要部分,如果施工过程存在质量通病,需对具体质量通病原因加以分析,通过相应的对策处理质量通病,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从而有效保障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崔艳杰.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8):25
[2]吕云松.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4):155-156.
[3]郑小渝.沥青路面维修和病害处治中再生材料使用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16.
[4]阳凯波.沥青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