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翰 贺小娜
蒲城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陕西省渭南市715500
摘要: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生产,不仅关系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和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更要加强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了解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对建筑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有着重要深远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1、当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新形式
1.1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加重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的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建设项目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同时,在当下由于建设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项目高精尖化趋势明显,加上绿色、节能、环保等社会发展新要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监督的项目、内容、规范以及技术含量等更为复杂,当前监管水平、能力、手段等需要更新和改变,进一步加重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任务。
1.2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水平偏低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人员整体素质及能力的优劣,就当前监管队伍来看人员整体综合素质及能力不高。尤其在县级区域内人员的专业知识理论不高、大多由其他岗位转职而来、没有受到比较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大多数监督人员在面对施工技术难度大、工序复杂等类型的工程项目时导致实际监督工作中出现许多疏漏,一些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利于监督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和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1.3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没有与时俱进
近年来借助于国家修订和完善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标准和各级政府对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从整体上来说,监督方法沿袭的依然是过去的模式。实际中将工程项目作为监督单位,对其进行定点、定部位的静态监督。例如对项目的主体结构施工检查的多,在后期的装饰装修中投入的监督精力少。同时在监督工作中偏注重项目五方责任主体(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的行为监督,对重点质量安全环节监督力度还不足,缺乏对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图审机构、原材料供应商相关方面的监督。另外大部分监督机构和人员的监督手段只偏向以观感检查为主的简单粗放检查,缺乏对现代检测设备仪器的应用,监督方式方法没有与时俱进等。
1.4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积极响应“放管服”要求,对各监督机构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受制于一些具体因素,一些监督机构仍然面临着单位性质未转变的问题;另外一些监督机构只具有检查权,没有行政处罚权,对于在日常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采取的措施只是警告、停工整改,对建设等单位并不具备足够的威慑力,从而妨碍了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专业人才不足、人员的培训教育欠缺、监督管理信息化应用程度偏低,无法满足当下市场经济环境发展新要求,势必会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效果。
2、新形势下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人才培养和考核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和监督机构对监督队伍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增强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廉洁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全面促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其次要加强对各监督人员的专业理论培训教育,积极支持和鼓励广大监督人员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尤其注重在监督一线中提升专业工作技能,熟练运用现代质检的各种仪器设备,使广大监督人员具有现代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能力,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建设工程发生的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效果。最后建立合理公正的考核机制,对监督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督察和考核,避免出现把关不严、不公正等情况,有效约束监督人员行为,确保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
2.2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良好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有助于促进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使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保证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对此,首先各地监督机构要积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对监督工作涉及的技术、业务等制定明确的标准,规范化监督工作的流程,在网站、公众号等媒介上进行宣传和推介,统一方便办事企业;其次,针对工程质量通病和危大工程,要进行各类专项检查,采取针对性不定时的抽查和检查方式,把握工程质量安全的重点和节点,深入现场对各责任方管理人员资格、到岗情况、现场管理情况、工程技术资料以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各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确保各方面内容全部达到质量安全控制的标准,从而实现质量安全监督水平的提升。第三,邀请社会群众参与,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一些工程质量和安全热点问题的关注,由事后纠纷变为事前和事中参与提前解决。同时从更多的角度和立场来发现监督问题,不断夯实和筑牢监督水平,提高监督工作的全面性、深入性和透明性。
2.3利用行政处罚手段加强质量安全监督
在日常监督工作中,针对发现涉及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要充分利用行政处罚手段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一些管理人员的资格和公司资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出相应的处罚和惩戒,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公示和范围内的通报,确保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对于一些没有执法权的监督部门,各地方政府要统筹和协调好各相关行政部门的协调和配合,落实好对违法责任单位及人员的处罚活动,有效威慑和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目标,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进步。
2.4 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面对当下监督一线人员少、工程量大面广、手段落后的局面,应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探索尝试将工程质量安全申报、分部验收、企业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农民工实名制、工地视频监控、机械设备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管理、现场扬尘噪音监控管理等构成综合监管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督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督效能,将监督工作全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地闭合监督全过程。同时实现了各部门数据的共享,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安全性、准确性,效率性,完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统一,调动各级部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服务水平。
3、结语
随着新形势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新形势下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应当认真分析当前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和完善,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建筑业和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颖娟.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2016,(003):76.
[2]詹芳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J].居舍,2019(33):124.
[3]陈明.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探讨[J].安徽建筑,2016(33):244-247.
[4]王玲.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