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丽
身份证号:2321011986****1026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新型建筑越来越高,建设这些工程,需要各类不同的技术配合才能完成,高支撑模板技术已经形成自身的体系,在建筑过程中具备明显优势,在实践中也有着良好的运用,这类技术适应性强、承载力好,以自身优势在众多模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房建土建项目数量日益增多,项目建设质量面临更高要求。作为现阶段房建土建项目常用技术之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在保障项目施工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实现对项目整体建设周期的缩短。相较于传统技术的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依托于现代工艺与设备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其项目施工效率,并保证相关人员施工安全。所以,为进一步提升房建土建项目建设的流畅性、安全性,各建筑企业逐渐加大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
1高支模施工概述
所谓高支模,就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一些框架结构较大的建筑,对于高度大于5m的钢管架设以及模板施工的总称。在高支模系统中,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为模板系统以及支架系统。通过模板能够让混凝土成型,让其通过硬化的过程,从而实现设计中的形状以及大小。而支撑系统则能够确保模板位置以及形状上的固定,同时还能够有效承载模板以及混凝土的重量。由于开展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所以高支模施工已经被归类为具有较大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以下情况:第一,对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构件模板,在支撑结构上所需要进行大于8m的搭建;第二,支撑结构在搭建时跨度大于18m;第三施工的总荷载大于等于15kN/m2及以上;第四,集中线荷载大于等于20kN/m,就会将高支模施工归类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要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项方案的确定。如果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就要让总承包单位,通过专家论证会的举办,来提出论证报告,相应的施工单位能够在论证报告的基础之上,对专项方案进行修正和优化,将完善过的施工方案交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以后,才能够开展具体的项目建设实施工作。
2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
2.1施工准备
不同于其他项目而言,房建土建项目建设存在复杂性、系统性、多变性等特征,所以需通过加强施工准备工作来保障后续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对此,企业需重视对高支模施工准备工作的开展。首先,相关设计人员需做到结合现场情况进行高支模施工图纸的合理设计,并通过多方会审挖掘图纸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图纸优化来提升高支模施工质量。其次,在完善图纸的前提下,结合现场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借助技术交底的形式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技术应用。再次,需在准备阶段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做到全面监督、管理高支模施工的各环节、流程,进而为后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2.2高支模施工
首先,要对架体搭设的位置进行定位,根据现场放样的线来进行确定,同时对于架体的基础而言,要能够坚定结实,同时表面平整,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在进行现浇结构上层模板以及支架的安装时,要保证下层楼板能够对于上层的荷载,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或者也可以进行支架的架设。另外,要保证上下层的支架立柱能够对准,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荷载力的传递。同时,要将木垫板放置在立柱的下面,而不能使用脆性材料作为垫材。
在进行纵横扫地杆的设置时,要降低放置在距离地面20cm的位置,要想实现对于结构梁底以及模板标高的调节,可以在立杆的顶端进行可调顶托的设置,而且对于钢管与可调托座的交接部位,要进行横向水平杆的设置。在进行立杆之间的距离、水平杆数量、剪刀撑设置的时候,都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进行安排。在进行模板的施工工作时,如果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梁板,其跨度大于等于4m,那么就要进行模板的起拱工作,充分根据设计要求来进行,如果没有明确的设计要求,则要将起拱高度设置为1/1000~3/1000的跨度,并且在起拱以后,也不能让构件的截面高度受到影响。在落实好架体的搭设以及模板安装工作以后,要对于各个部件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牢固性。如果在进行检查时,发现部件出现松动、变形等不良现象,那么就要及时安排修补工作,对其进行再次固定。
2.3安装模板
安装模板的顺序应该是先搭建模板支架并予以调平,然后铺好梁底模板,接下来是拉线,再把梁钢筋绑扎好,把垫块装上,再把侧模安装好,最后按项目具体需求,来调整模板的安装位置。按模板安装需求,梁侧模务必要包住底膜,而龙骨则负责把侧膜包住即可。对于拼装尺寸的精度方面,存在以下要求:两模板间拼缝不超过1;模板间高差不超过1;模板平整度在2以内;模板尺寸差在±3以内。以楼面轴线测量孔为准,对主轴控制线位置做引测,并将引测得到的主轴控制线当做起点,把余下的所有轴线全部引出,再结合施工图的尺寸要求弹出模板边线位置、内线位置与外面的控制线,以上三线位置务必要在正式施工之前精确测出并予以标记,以作为安装、校正模板的依据。结合梁跨度大小,为顶模板确定其起拱幅度:顶模板若不超过4m则无须起拱亦可,顶模板若在4m以上,需要按顶模板跨度值的1/1000或者按跨度值的3/1000确定起拱幅度。
2.4检查高支模
高支模安装人员在安装支架时,为了确保其整体结构的稳定型,需要同时执行安装命令,根据施工环境以及工作规范进行安装作业。此做法会减少高支模在水平方向的误差,提高高支模搭建的稳定性。高支模施工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施工现场状况进行严格考察,对现场高支模搭建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对于有关节点图进行现场讲解。如果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管理人员及时进行记录,并针对现场状况采取措施,监督现场施工人员工作状况,严格把控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高支模安装状况,如果存在误差较大的状况,需要及时安排人手进行改正,保证高支模施工的稳定性及施工质量,确保整个土建工程顺利进行。
2.5混凝土浇筑作业
浇筑施工质量关乎整体项目建设效果,所以在现阶段房建土建项目建设中,为避免因高度过大而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需结合现场浇筑情况的分析进行浇筑速度的合理控制。在实际施工中,浇筑作业的开展禁止出现一次性浇筑过高的问题,可以以2h为周期,控制其浇筑高度保持在1m。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企业可结合浇筑工艺标准,采用分层浇筑的形式来规范浇筑作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将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控制在50cm内。并以从中间到两端的形式,进行混凝土的均匀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以连续、稳定的状态进行混凝土振捣,避免因过振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此外,需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时刻检查混凝土浇筑厚度,监督振捣作业的连续性开展,提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现阶段房建土建项目中的应用,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并提高项目施工效率。所以,施工企业需认知高支模技术应用的必要性,结合项目实际建设情况与建设需求,合理引进高支模施工技术,结合相关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做到对高支模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强人员技术培训,进而提升高支模施工质量,确保在房建土建项目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来玉.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消费导刊,2020,000(002):124.
[2]李梅.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20,000(00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