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实证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7期   作者:  王子豪
[导读] 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王子豪
        37040519950924****,山东 枣庄 277000
        摘要: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也有了改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管对国家或者对居住群体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决定着住房的安全,因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做简要的讨论,希望加强各方对建筑质量的认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实证研究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已然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对建筑方面的质量需求也愈发严格。但是,近年来“豆腐渣”工程却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房屋安全。为此,提升房屋工程质量与管理水准,已然成为当下建筑领域发展重点。本文便是立足于房屋建筑领域,对提升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举措作以研究,望给予参考。
        1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1.1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太多
        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时候,包含了非常多的环节,每一个环节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而且过程也比较复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程所用到的材料类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施工场地的环境等各个因素都会对施工质量形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些外界的因素给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这也就使得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成为一个较大的难题。
        1.2房屋建筑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不够高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其吸收的从业人员也逐渐增多,但是专业技能较高的从业人员却不多,这就使得施工人员的整体素养还不能满足要求。对于房屋建筑的施工人员来说,他们均来自不同的地方,受到的教育程度也有差别,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导致在施工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存在技术上的差异,技术的差异导致施工问题的出现,所以使得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存在一些问题,这就给管理者带来了比较大的麻烦。
        1.3建筑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对于房屋建筑来说,建筑施工的材料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房屋建筑质量的保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很多卖家为了得到更大的利润而不顾材料的质量问题,这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经常出现问题。其次,很多建筑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去选择一些不合格的材料,或者在施工的时候偷工减料,致使建筑完成后出现大量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
        2.1系统性特点
        建筑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特征。建筑工程的开展通常周期长、规模巨大,为了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建设目标,需要参建各单位、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建筑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对项目建设进行管控,在项目内部,项目管理机构同样按照相应责任分工,组织进行工程施工作业。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项目本身具备系统性,通过完善的组织机构进行工程的管理和组织施工。而项目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2.2目标性特点
        建筑工程目标特征非常明显。从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开始,工程建设就具备明确的目标。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和需求,建立相应的管理目标,开展管理工作。例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目标、进度管理目标等。通过对工程建设的众多目标实现,最终完成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从本质上看,建筑工程众多管理目标,最终以实现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阶段性管理目标的实现是为了保障建设环节管理工作的稳定性。


        3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3.1完善管理制度
        想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出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①设置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等,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责任制度,在发生问题时进行追责问责。②推动检查制度的有效落实,对检查的方式、检查的标准和检查的流程进行明确,定期公布检查结果。现场施工环节,可以将检查工作当成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借助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综合检查等的相互配合,保证检查的效果。③完善奖惩制度,制定出具体明确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机制,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对于偷工减料的人员做出严厉惩处。④贯彻持证上岗制度,要求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上岗资格,一些专业性较强、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种,在作业时需要携带特种作业证书,做到对自己负责。
        3.2强化技术管理
        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应该重视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以先进的施工技术来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具体来讲,在设计阶段,应该做好相应的图纸审查工作,找出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存在的不相符的地方,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在施工阶段,应该做好对于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得施工人员能够了解施工技术,减少不良行为,强化技术指导,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另外,应该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其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使得其能够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3施工材料整体质量控制
        首先,就是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各部门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工作内容准确的评估与分析,然后根据施工材料的申请要求,明确施工材料的数量、型号等,之后上传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分别发布到施工部门和采购。一方面是帮助施工部门能够准确掌握采购申请单中的材料审批情况,有利于后续施工阶段对材料的具体使用;另一方面,采购部门能够按照审核单来对施工材料进行价格咨询、采购等工作,根据已经审核通过的采购申请单,就能确保所采购的材料是符合施工要求,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其次,就是材料管理的质量控制。当完成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以后,则要加强对材料各项环节的质量检测工作,还要进行入库登记工作,主要包括入库时间、存储位置、数量等。要确保每项施工材料都要具有相应的质量检测合格证书,同时将其上传到档案管理室进行备份存储,便于后续对施工材料的检查与盘点。最后,就是材料应用的质量控制。对于施工材料的应用,要以各施工部门审批合格后的材料采购单为主,相关材料管部也应以此为依据,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避免出现施工材料的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应做好材料的出库登记工作,如申请部门、领取人员、出库种类、数量等。
        3.4注意监督
        该施工通常具有施工周期长、投资大、施工复杂、技术要求高的特点。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对现场进行监督管理非常重要。例如,建立目标管理监督系统和施工管理系统,并指派专人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专项管理。如果忽略了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将会出现一系列质量和安全问题。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施工公司应在施工过程中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从材料来源上合理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控制并减少站点管理中的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对于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管理影响非常巨大。在工程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当前世界先进水平,这与我国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对比。为了促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从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机构和人才等方面入手,为工程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现我国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逢建,罗帅虎,王志鹏.建筑工程房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1):87-87.
        [2]郑恩梅,刘福林.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20,No.207(08):80-81.
        [3]潘杰,杨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No.444(22):234-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