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7期   作者:1.王亚北2.张飞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混凝土施工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

        1.王亚北2.张飞
        1.身份证号码:41272419880904****;2.身份证号码:4106221986102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混凝土施工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此外,混凝土浇筑工作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对整个建筑工程来说,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会涉及很多的施工技术,而这些施工技术都是围绕混凝土来完成。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员工所选择的辅助施工技术是否合理尤为重要,这些都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所以,施工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工程施工工艺,加强对工程混凝土质量的管理,才能从源头上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整个项目工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其在施工过程的运用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让其变得科学、有效,以此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1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1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指的是建筑基础建设工作,首先需要构建深层基础,其次建设浅层基础,因此保障周围建筑的安全性。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落实基坑降排水共走,提高整体施工的稳定性。在建造桩冒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建筑标高测量目标。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铸造层的厚度,合理采用间距技术,例如可以利用拉伸铜棒法。在混凝土结构建造阶段,一些地区地势不够平坦,施工单位需要没给你却混凝土浇筑顺序,在工程场区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泵装置,其能为施工活动顺利推进创造便利性。施工人员通过操作混凝土甭管,高效浇筑混凝土,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由中心到两侧的顺序,发挥出水合能量,提升整体建筑工程质量。
1.2材料的混合拌制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施工材料,而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而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及设计文件,按照相应的配比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混合。如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置出现偏差,无疑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甚至是影响后期的工程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因此,施工企业要想制作出质量过关,最合适工程的混凝土,就需要派遣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之前,就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反复检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才可进行后期的工作。
1.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环节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混凝土浇筑环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反复检查模板和钢筋位置,保障合理安装模板,满足建筑工程要求,同时要均匀的安置钢筋,避免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发生钢筋裸露问题。施工单位需要掌握混凝土浇筑方法,同时需要明确浇筑的高度要求和隔档方案,在浇筑之前确定所有工序之后,合理选择振捣工具。施工单位需要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避免突然中断浇筑,尽量缩短浇筑时间,因此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实时关注模板和钢筋的变化,避免出现错位问题,因此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水化反应,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择水泥,保障水泥施工质量,因此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在具体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注意控制混凝土温度,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配料改变,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当前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是利用干性混凝土,合理增加混合料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搅拌阶段,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加水的方式冷却碎石,因此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需要做好温度散发工作,完善散热途径,及时散发混凝土的温度,在模板施工阶段,为了高效利用模板,施工单位要注意控制拆模时间,避免引发裂缝等问题,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2.1把控温度应力的管理策略
        温度应力是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要让混凝土最终的质量得到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就要对其温度应力进行科学的把控。(1)需要对混凝土的绝热升温进行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升温内热源主要来自于水泥水化放热,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就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化热。通常使用的而方法为:降低坍落度、加入大块石、降低砂率、应用科学比例的化学添加剂、选择科学的搅拌工艺。其次用低热水泥,在选择水泥的原材料的过程中,要优先选择低热水泥,现在市场上应用最多的低热水泥有: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炭质硅酸盐水泥等,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化热造成的绝热温升。然后降低浇筑温度。降低浇筑温度也是其主要工艺之一,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在高温下施工,并且不要在当天最热时进行浇筑,同时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预冷却等,以此确保降低浇筑的温度。还要缩小当量温差。当量温差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干缩现象造成的,要想缩小当量温差,就必须降低干缩率。最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强制降温。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其内部预埋水管,将冷却水灌入其中,以此降低其内部的温度,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其施工质量。(2)降低约束,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降低减小外部约束。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是厚实体重的整浇结构物,容易受地基的影响,造成约束收缩,这是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此问题的管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设置滑动层,就是在块体与地基之间铺设砂垫层或沥青油毡层,可以让块体自由变形,以免出现裂缝现象。科学分块,将约束区域减到最小,减轻约束作用,给予其最大的收缩空间。其分块的主要方法包括设伸缩缝、施工缝和后浇带等。(3)减小内部约束。内部约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它的应对措施是加强保温养护,对内外温差进行有效的把控,同时还要确保其湿度。以此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让整个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2.2科学的设置混凝土配合比
        在开展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施工前,要开展一些必要准备工作,例如,应进行一定的混凝土试伴工作,通过多次实验来寻找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数据,进而合理的增加或减少水泥量,使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得以提升。
        2.3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施工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查表格,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此期间,施工企业需要在质量管理制度中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制度中的奖惩制度,规范员工的操作。对工程施工期间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一些违规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来警示员工按照规定操作施工,不可单单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这样是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的。在质量管理制度中,设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工程施工期间的每一个环节,施工人员的操作都符合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语
        要想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就必须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研究力度。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其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使用效果的主要原因是裂缝问题,要想解决混凝土的裂缝,就必须对混凝土抗裂性能、温度应力、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其不仅能够让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以完成,而且能够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城市建筑,2019,0(35)
        [2]赵炜.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