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铁成
重庆天骄爱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436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以有增无减的速度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基坑施工防护技术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保证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本文着重对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来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优化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基坑不仅仅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关系密切密切,而且在施工时还会与许多自然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在建筑基坑时,进行施工防护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问题出现,还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因此,在建筑基坑时一定要进行技术防护,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安全。
1 在建筑基坑施工时防护技术的重要作用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通常占用的土地范围会比较大。因此相关的建筑单位和部门,为了保证自己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建筑单位开展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基坑防护技术[1]。当建筑企业想要保证基坑防护技术的利用效果时,那么在利用这些技术之前,就要对建筑项目的天气气候以及周围环境进行详细的探查与分析,通过在建筑基坑施工过程中增强保护力度,在施工作业时对环境的破坏力减小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
2 经典案例
2.1 工程概况
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基坑围护工程,坑一总面积约770m2,围护总长度约132m。
基坑二总面积约6100m2,围护总长度约360m。开挖深度:本工程建筑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50m。本工程基坑的开挖深度一般为5.2m。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深层搅拌桩作为基坑围护以及坑内抗拔桩,钻孔灌注桩桩长13.5~31.5米不等,桩径800mm,间距200mm,深层搅拌桩为双轴搅拌桩桩径700搭接为200mm布置于围护灌注桩外侧作为基坑维护止水作用。
2.2 技术要点和难点
该项目为老厂区拆除新建项目,地下障碍物以及地下管线还有原有厂房的地下基础,由于施工区域比较小,设备较多,因此协调各类设备以及现场规划为重中之重,为此施工区分成三个区域,进行施工,并且由于此处基坑与老厂房相邻仅为原厂区的一条马路宽度不到5米,需要放置打桩对老厂房沉降造成影响。
2.3 解决办法
基础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必须掌握并分析工程现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下障碍物、临近管线及周围建筑物情况,进行施工勘察。
桩施工采用围护桩钻孔灌注桩先进行施工,围护桩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约一半时进行止水帷幕的搅拌桩进行施工,在围护灌注桩完成后进行基坑内的工程桩以及抗拔桩的施工,搅拌桩在施工靠近老厂房部位时,现场采取在搅拌桩前方进行应力释放孔的施工,以确保对老厂房土体挤压不造成影响,并在现场每天进行2次的沉降观测,针对观测情况及时调整应力释放孔的施工,圆满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并确保成桩质量,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了强有力地基础。
3 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的现状分析
3.1 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成效较差
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根据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支护形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最合理的建筑基坑支护形式。钢板桩支撑是目前施工人员最常用的一种支撑方式,该结构的实质是根据施工方案合理设置钢板,并将已完成的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结构的核心机械支撑点。
由于钢板桩结构在准备阶段需要结合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制作,这种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易造成地面结构下陷。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密切关注边坡结构的稳定性,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地质条件选择最合理的施工工艺[2]。
3.2 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如果施工企业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安全管理,很有可能影响施工作业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在建筑基坑施工防护作业方面在开展作业的过程中,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项目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同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那么生产资料堆放在基坑上很有可能影响基坑的支护平衡,甚至导致在后期施工中出现严重问题,继而影响了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另外,建筑单位管理不到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施工资源的浪费。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对于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是极其重要的。
4 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的优化措施
4.1 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防护方案
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方案将有效地指导后续施工,因此在施工前科学地制定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方案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建筑基坑土体进行挖掘之前开,相关操作人员应对施工项目有全面详细的了解。其次,要亲自到施工现场开展调查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对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方法、施工技艺、设备、环境、材料、工序等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制定出具科学合理并且具有可行性的防护方案。该方案既能保证符合施工要求,又能有效指导建筑基坑施工防护作业的开展和管理,便于施工环节顺利进行。最后,在进行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到施工现场进行查看,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防护方案进行施工,从而保证防护方案能够有效进行,进而确保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4.2 加强工程建筑基坑施工条件的探查
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提前进行施工现场的勘察。只有施工人员做好勘察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基坑施工防护的效果。首先,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将施工区域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进行探查,将其充分的了解与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计划,可以有效的保证了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综合性。其次,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前的所有准备工作,然后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基坑施工防护工艺流程的合理性。最后,如果勘察人员在探查施工现场时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正确合理的运用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全面维护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稳定性,这对于建设项目后续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管理人员要全面考察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判断施工人员是否按照防护方案进行施工,管理人员在发现施工问题时,应当及时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改正,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4.3 采取有效的变形控制方法
在进行建筑基坑施工防护的设计计算中,极限平衡理论是经常使用的,因为这种理论比较简单,并且对于建筑基坑施工防护结构设计的计算具有很多参考价值。然而,该理论在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保证支撑结构的强度,而对于支撑结构的刚度要求则不能满足。如果支撑结构发生变形,将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建筑基坑施工防护设计环节中,要有效考虑支撑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严格将他们的变形程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明确地面超载与平面应变,使其对支撑结构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5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但是该技术在应用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筑单位应该对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技术进行优化,努力使该项技术的施工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嘉毅.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2021.
[2]余磊.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
[3]王国均.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