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
身份证号:5101061984****292X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建筑工程现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支柱,因此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分析。在工程施工期间,应全面维护工程建设质量,以此保障工程项目成功率。然而,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极易出现结构裂缝问题,严重威胁结构质量与安全。当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时,将会威胁建筑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科学控制和处理建筑结构裂缝问题,消除建筑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围绕建筑结构施工问题展开讨论,重点分析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处理
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地上升,对于住房和办公场所的需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视,很多的工民建结构也大量的建设。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最常用就是水泥混凝土,不仅具有很强的抗压强度,同时可塑性非常高,并且非常的经济性被广泛地应用到工民建结构施工中。但是水泥混凝土是一种无机类型的材料,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出现了化学和物力反应,同时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通常在外部作用下,加上施工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中有严重的开裂,或是出现蜂窝麻面等情况,既影响了工民建结构的性能,同时也缩短了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于工民建结构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需要严格地把控,要重点分析产生的裂缝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1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
1.1地基不均匀沉降
不同建筑工程当中地质条件不同,在建筑过程当中做好地基的把控是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地基建设方案要根据当地地质条件、总体规模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对建筑物的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技术等进行管控,确保施工建筑质量符合当地实际要求。如果施工队伍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虑,直接采用相同的地基形式,按照相同的技术进行施工,在建筑物的负载作用下,地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不均匀的沉降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破坏,建筑混凝土会产生裂缝并出现开裂的现象。地基中受力分布不均匀,出现局部承载力不足、局部承载力过大等问题都是由于施工前期未根据结构设计好地基形式,从而引发地基不均匀的沉降,尤其是在楼塔建筑当中,如果没有进行特殊技术应用,那么在建筑相接部位容易出现沉降问题。
1.2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
从房屋建筑工程来讲,其混凝土材料主要有骨料、水泥、水以及外加剂等,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所使用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无法满足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及规范,那必定会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而对整体工程建设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如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骨料粒径不符合相关规范、且掺有杂质等,均会对骨料与水泥二者的粘合度造成影响,并最终致使整体工程的抗裂性能受到影响而有所下降。
1.3施工工艺与养护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材料的依赖度较高。然而,混凝土材料体积大,施工人员不太重视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导致施工建设过度依赖经验,致使施工技术问题较多。施工建设期间,设备维护不到位,只注重设备的前期保养,不注重后期检修与维护,导致设备机械不能满足施工建设要求,相应地影响了混凝土的施
2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
2.1优化结构设计
做好水泥的配比及其他试验之后,要结合当地的实际考察情况,再次对环境进行审查,确保地基周围环境和水泥使用量配比,正确测定好负载、受力状况等参数,结合当地的地质报告,做好地基的设计工作。
避免出现地基不稳、地基下沉等现象,防止结构出现问题。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师为了确保工程的经济性,降低水泥的用量,可以适当的采用钢筋加固的方式进行施工,适当采用强度适中的混凝土材料,避免出现裂缝。在结构设计中可能会出现长度和体积较大的设计,这时要注意留有一定的伸缩缝和沉降缝,避免由于结构的变化出现裂缝问题。控制含土量和强度等级,把控好骨料的应用量。一般来说,砂石的应当选择抗风化程度较大的硬砂,避免采用较软的海砂。同时搅拌工作需要采用较为洁净的水,一般来说,用自来水或地下水。含有杂质较高的废水、海水等需要进行过滤再进行使用,避免对混凝土当中的内部钢筋出现侵蚀。
2.2严控混凝土原材料
进行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要按照施工操作流程,同时要严控混凝土的原材料。作为建筑企业针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要加以管理,需要有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在混凝土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水泥,整个混凝土的质量都是水泥的质量所决定的;因此,要严格地把控水泥的合格率,进行采购水泥中,工民建企业要选择品牌和信誉好的水泥供应单位,要提供资质和合格证明,与此同时,要确保同一个批次的水泥质量,现场的监理要监督水泥的质量,要进行抽样的检测,抽查其质量,确保水泥的质量,从源头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进行配置混凝土过程中,要合理地控制混凝土的实际用水量,配置过程中不能使用生活污水,主要是污水中有大量的杂质,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导致混凝土在应用中增加裂缝的产生概率,要选择干净的水,并且水中的有害成分不能太高,确保配置的混凝土能够符合施工标准和规定;另外,进行配置中,要合理地控制水泥和沙子的用量,施工人员不能擅自地更改其比例,确保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3强化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在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需与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而对其塌落度与入模温度进行全面有效地测量。与此同时,相关施工作业人员还应当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强化振捣作业,需确保其振捣均匀密实,且厚度与相应标准要求相符。(2)对于混凝土的运输来讲,需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对其拌合料进行运送,尽可能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水分的流失率。(3)在具体浇筑时,有关人员需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在凝结前完成所有的浇筑作业。(4)当完成部分振捣作业时,需将振动棒抽出,以免振动棒与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以及预埋件等发生碰撞。(5)使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对裂缝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当混凝土发生裂缝时,会对整体工程的刚度、整体性等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采取先进的技术加以控制。如可以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进而选用与之相适当的技术对施工裂缝加以处理。
2.4注重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由于多种施工裂缝都是在后期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需要将保温板等工具放置在初凝混凝土表面,避免阳光暴晒混凝土,从而产生膨胀裂缝和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必须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处理,避免水分过度挥发,降低凝结稳定性。为了避免浇筑施工裂缝的产生,还应做好施工人员管理,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混凝土板块,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平整性。管理人员应注重监控混凝土表面温度,避免混凝土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加大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做好施工裂缝检测与保障工作,以此减少浇筑施工环节的温度裂缝。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民建施工结构中,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施工材料,有自身的特点和施工中各种原因极易造成裂缝的产生,甚至是表面不平整等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日后的长时间使用性能,同时还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要想避免裂缝的产生,对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以及监督管理就要加强,要从施工材料下手,严控施工流程和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如果出现裂缝要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处理,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蔡保龙.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24-225.
[2]李力广.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3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