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定国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410017
摘要:城市轨道运输系统在提高城市建设发展以及缓解城市交通运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轨道运输系统采用电能来驱动,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了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技术已日趋完善,但在实际的运营期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为此,本文主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U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相应地也给城市的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是当下人们所极为关注的话题。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交通拥挤的问题,可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为例,浅析其运输能力的提升策略为今后工程需要提供借鉴。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车站及线路的影响
车站数量的设计及位置的选择,换乘站的分布及换站距离都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换乘站的设置而言,若换乘站较少,会增加该换乘站地区的运输换乘压力,对于该区域的交通人流造成极大影响,会引起更加严重的拥堵问题,限制交通运输能力。对于换站距离来说,进站与换站的距离过远,会导致乘客换乘时间过长,浪费乘客时间,降低交通运输能力。列车的线路能力也是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且列车的线路能力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一方面,若列车的运行线路规划不够合理,就会很大的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例如设计的线路单一,没有形成较好的交通运输网络,则无法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有效的联系,导致无法高效的进行客流转移,从而影响交通运输能力。另一方面,正线、折返线等线路的选择对于列车的运行速度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交通运输能力。
1.2 轨道交通之间的信息交互影响
现阶段公交车存在一种情况,有些时间段,存在较短时间内陆续出现两辆相同路线的车,导致一辆车上挤满了人,另一辆车上基本没人,造成了交通资源的浪费,对于满员的车而言,增加了乘客上下车的时间,乘客的乘车时间也随之增加,影响着整套公交运输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效率,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会对交通运输产生巨大的压力。有些时候是等车人数很多,却很久不来一辆车,使得等车人员等待时间过长,造成人员的积压,人群不能得到及时疏通,影响着交通运输能力。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中,有时车里站满了人,有时车里人数稀少。这体现出各列车之间,列车与车站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到位,导致对于不同时间段内不同数量的客流,不能合理的分配车流来满足运输需求。
1.3 运输方案的影响
运输方案对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列车停站时间、列车开行方案等。对于停站时间来说,客流密集的车站,停站时间过短,客流无法一次性疏散,无法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对客流稀疏的车站,停站时间过长,则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影响交通运输能力。列车运行方案的不同所体现的交通运输能力有所差异,在高峰时段开行列车频率和车组数过少,无法及时有效的缓解交通运输压力,在非高峰时段开行频率和车组数过大,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2 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分析
2.1 设计合理的、符合城市交通需求的轨道交通路线
合理的、符合城市交通需求的轨道交通路线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基础前提和重要保障。
所以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部门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时候,要综合市民出行、城市发展、城市人口状况、城郊和市中心的距离以及城郊与市中心之间的交通需求和换乘位置等多个方面优化轨道交通设计。比如目前新建的地铁网络,大多采用的是环形线加设放射网状结构的交通运输网络,这种运输网络不但拥有放射形交通网络的优点还能够有效的突出换乘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站与站之间的连通性,让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连接也更加密切。而且环形线加设放射网状结构的交通运输网络增加了乘车站点,让市民能够在离自身最近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输能力能够得以有效提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2.2 站点优化,建立良好的上下车机制
在当前情况下,城市居民要想乘坐地铁,必须要乘坐一段其它类型的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公交车出租车等等才能够到达轨道交通的换乘点,而正是乘客需要乘坐其他的交通工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体验,由于很多市民因为换乘所带来的麻烦,干脆就直接乘坐公交车或者是出租车,而已有的城市轨道交通没有发挥其作用。所以要根据各个站的人流量进行综合的分析,引导乘客作出合理的出行选择,既能够帮助乘客避开人员密集的站点,也能够提高乘客的城市效率。此外,由于不科学、不健全的上下车机制会无形当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时间和运行效率。所以还要通过有效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良好的上下车机制,缩短上下车时间。此外,还要加强构建车内的预报通知系统,通过语音画面等,让乘客在拥挤的空间内能够清楚的知道下一站在什么地方,并通过语音引导需要下车的乘客提前做好准备,并安排随车人员做好相应的下车引导工作,让需要下车的乘客能够在站点第一时间下车,也让需要上车的人员能够更快的上车,使得上下车更加有序和高效。
2.3 建立智能化的信息网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信息的普遍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应该要积极地和数字化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智能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一方面智能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作用于各个城市轨道交通人员之间,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出行、停站信息,形成科学的调度局面,提高轨道运输能力。另一方面智能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还应该作用于庞大的城市乘客当中,通过开发智能的APP,能够帮助乘客对附近的站点一目了然,为乘客规划最优路线,通过APP给乘客展现出当前地铁的人员数量。比如哪一节车厢的人员比较少,在乘车的时候,就在哪一节车厢上车,以此来避免上下车乘客的扎堆现象,从而建立一套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
2.4 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载客能力
2.4.1提高线上轨道交通运营量
这种方法是通过提高同时运行在线上的轨道交通列车数量来增加轨道交通的载客能力。具体来说,是在保持列车工作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利用减短列车的整体发车间隔时间,提高列车工作时间内的运行次数,达到提高输送乘客数量的目的。在运用这种方法提高轨道交通载客能力时,要同时考虑到列车运行量的提高对列车维修以及停车环节的改变,避免在实际运行中出现问题。
2.4.2改善列车运行性能,减少站台作业时间
影响轨道交通载客能力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例如列车运行性能、站台作业时间等。通过改善运行性能,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此外通过减少轨道交通列车的站台停留时间、起步加速时间、停车减速时间等,尽可能的降低列车运行一圈所需要的时间,让列车在单位时间内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提高运行周期内的工作次数提高轨道交通的载客能力[2]。
3结语
综上,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也推动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人们对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存在的问题,如车站及线路的影响、轨道交通之间的信息交互影响等因素,通过设计合理的、符合城市交通需求的轨道交通路线、站点优化,建立良好的上下车机制、建立智能化的信息网络以及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载客能力等对策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J].2018.
[2]谢慧飞.关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分析[J].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