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7期   作者:游益
[导读] 我国社会发展速度逐步提升,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追求精神文化,其中舞蹈就是文化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游益
        身份证号:5003831989****0048 重庆 402160
        摘要:我国社会发展速度逐步提升,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追求精神文化,其中舞蹈就是文化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为依据,将生活元素与舞蹈动作进行结合,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同时也能使群众积极参加到创新发展的舞蹈创作中,进而满足人们追求精神文化实际需求。本文从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现状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于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1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意义
        1.1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形成
        在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过程当中,能够促进社会主流文化体系的形成,加强各地区文化交流。相对来讲,我国部分地区在群众文化的发展方面较为落后,而对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形式进行创新,能够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并以舞蹈这一方式对文化体系的结构进行加强。在工作中,这一部分群众却也能够对其进行创新,从而为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系提供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1.2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养
        我国整体文化水平虽然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有所提升,但是仍有部分群众在文化素养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极易产生各种的纠纷,致使文化素养无法通过居民有所体现。对基层群众文化舞蹈进行创新能够对群众的集体智慧进行有效的集合,使群众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多加思考,使灵活的思维有所体现。
        2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现状
        就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而言,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存在整体建设严重不足的情况。我国针对基层文化的建设力度明显不足,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虽然较多区域遍布文化活动,但是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特别是在偏僻的农村地区,大部分文化设施没有建成,导致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难以开展。在开展相关的建设工作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团队能力存在偏差,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在建设团队时,团队成员的质量不佳,难以达到文化建设的基础要求。舞蹈创作需要以具体的表现形式作为根本体现,但是在实际建设基层文化的过程中,舞蹈创作流于形式,难以体现其中的根本意义。
3现阶段加强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策略方法
        3.1走入群众生活,找寻舞蹈题材
    为了提升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力,舞蹈创作人员需要从群众日常生活中进行选材,从而保证舞蹈的内在灵魂,以及优化舞蹈动作内容。首先,舞蹈创作者需要明确创作的方向和内容。通过利用更多的生活元素,在舞蹈动作中赋予群众以心声和情感,从而创作出更符合大众工作与生活思想的舞蹈,进而提升舞蹈创作的实际性功能。其次,舞蹈创作者需要立足于本地的文化特色。通过从当地的人文精神、民风民俗等角度出发,不断升华舞蹈的动作内涵,提高舞蹈动作质量,从而使群众更容易走近舞蹈,感悟舞蹈中所凝聚的文化精神,促进群众自觉、自愿参与舞蹈运动。最后,舞蹈创作者需要利用舞蹈动作吸引群众的眼球,利用合适的音乐节拍撬动群众的思想。通过考量群众的运动需求、审美观念等因素,不断丰富舞蹈文化内涵,从而使群众主动表演舞蹈,在舞蹈文化中锻炼身体和陶冶情操。
        3.2刻画舞蹈形象,提升舞蹈魅力
        在实际的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中,创作者需要重视刻画舞蹈形象,以及文化情感的表达。通过提升舞蹈的艺术魅力,给舞蹈传播开辟路径,从而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基于此,创作者需要从多角度考量如何建立艺术形象问题。通过结合各种舞蹈文化思想,不断将舞蹈形象多样化,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吸引群众的眼球,满足群众的舞蹈口味。在舞蹈创作中,增添一些形体艺术元素。通过营造一种亲和性强的艺术氛围,提升舞蹈者的舞蹈意识,从而使每个舞蹈者都能展示出属于自身特色的舞蹈艺术。

如依托“龙”“狮子”等形象,不断充实舞蹈内容,从而使舞蹈者能够借助“手绢”等工具,更好地绽放舞蹈艺术色彩。
        3.3突出群众情感,升华舞蹈内涵
        从某种层面上看,提升群众文化舞蹈效果,需要在舞蹈中增添较多的情感元素。通过充实舞蹈关键性动作,不断突出舞蹈情感表达,从而使群众与舞蹈思想内涵产生共鸣,促进群众被舞蹈思想所吸引,被舞蹈精神所感动。首先,创作者需要从情感上牵引群众的思想。通过丰富舞蹈动作所表达的情感,提升舞蹈艺术魅力,从而使每个舞者在表演中感受文化的真诚性。其次,创作者在舞蹈创作中,应将舞蹈动作情感化。通过重点表达群众的思想情感,使群众能够感悟更多的文化精神,从而在升华舞蹈灵魂的同时,提升群众舞蹈文化素养。
        4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思考
        4.1提高舞蹈创作意识
        在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进行创新时,首先就需要提高群众的舞蹈创作意识,让其在表现舞蹈形式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创作的一份子。群众文化文化的体现需要以创作为核心,要让其走向繁荣,就需要以群众的舞蹈创作意识的提高作为基础。基层群众舞蹈在表现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其能够给群众带来较强的娱乐感。其中的地域性体现也使得基层舞蹈文化的体现在创作的过程中赋予更多的价值。群众需要具备较强的时代意识,在创新基层文化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融入市场,具备较长的发展期限。
        4.2培养专业舞蹈创作团队
        专业舞蹈团队的培养能够为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创新输送专业人才,提高舞蹈创造的专业性。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在表现的过程中大多不受限制,这就使其缺乏了一定的艺术性与专业性,创新意识的应用就需要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上得以体现。专业的舞蹈团队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与民俗风情对舞蹈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还可以开展内容创新,重新编舞。舞蹈组织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独特眼光,在编排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过程中体现其基本特色。
        4.3加强舞蹈表现力
        对舞蹈表现力的加强要求群众在生活的过程中将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当成一种重要的形式,展现出自身的积极状态。群众在舞蹈过程中的热情呈现能够体现出舞蹈创作的作用,使得居民在观赏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舞蹈的表现需要与音乐进行有机结合,在利用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其韵律美呈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动态韵律。表演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选取的音乐风格对舞蹈的动作进行创作,然后再通过对其进行分解与组合呈现不一样的舞蹈形式。部分地区在呈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过程中以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主,在开展编舞时,不能随意选择动作,而是需要获取群众的意见,更好地保留传统文化,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与新时代的元素更好地融合。
        4.4创新舞蹈方式
        对舞蹈方式进行创新主要是在创作舞蹈的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对其内涵进行表达。基层群众文化舞蹈活动的开展要求政府对相关的舞蹈团队进行合理的组织与管理,使其在表演的过程中井然有序。对舞蹈方式进行创新需要创作者有较高的专业文化素养,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丰富经验提高舞蹈表现力,增强技巧的应用效用。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创新对舞蹈方式的表现有一定的要求,在创新的过程中,各个地方的舞蹈文化需要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结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使得基层群众文化的表达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提高群众文化表现力。
        5结束语
        总之,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若想创新,则需将社会的发展作为根基,使其能够将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与状态进行表现,舞蹈创作者需要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能够创作出符合社会实际与当地特色的舞蹈,将群众对社会的情感充分表达。
        参考文献
        [1]吴彬凌.关于基层群众舞蹈创作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4(9).
        [2]谢莉涓.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J].戏剧之家,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