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百年党史 汲奋进力量 着力“八个坚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6期   作者:于超
[导读] 基层组织也以此次学习活动为重要契机,多岗位、多角度、多载体,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于超
        中海外东非公司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全党上下迅速行动,积极动员,深刻领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严格按照讲话精神中阐明的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和工作要求,统筹部署、细致谋划,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坚强指引,紧密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具体要求,自上而下,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成了良好向上浓厚的学习氛围;基层组织也以此次学习活动为重要契机,多岗位、多角度、多载体,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发展规划新征程的开启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担当,也是国家交于我们的重大任务。联系到当前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长期深远影响下,如何能够乘风破浪,保证企业发展行稳致远?如何能够武装彻底,应对可见和未知的挑战与风险?如何能够守正创新,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前端?如何能够探索实践,实现管控与赋能的有效融合?如何能够汲取营养,保持向上的活力,避免发展内卷化?又如何能够以人为本,更好地为员工谋福祉?如何能够明确方向,少走弯路?如何能够牢固思想、坚定信念,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犹如及时雨,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我们亟须从百年党史的学习中汲取发展的动力、明确前行的方向、掌握发展的规律、总结积累的经验、丰富斗争的智慧、提高自身的能力、凝聚奋进的力量、坚定向上的信念;亟须从百年党史的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永葆企业昂扬向上的发展活力。
        为确保企业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个人认为应切实做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坚持夯实思想理论之基。要深刻学习、认真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旗帜,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指导,认清客观世界普遍存在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眼光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学习掌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推进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践形成的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坚持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搞清楚其深刻内涵和内在规律,筑牢思想理论根基;更要立足当下,密切联系实际,坚定不移的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切行动的科学指引,指导工作实践,推动企业发展进步。
        二是坚持恪守为民服务之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红军长征过程中,“半床棉被”引发的军民鱼水情,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感人故事;催人泪下的“老百姓还会不会替你们求情——耿飙之问”的革命故事等等,无不体现着党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的作风,蕴含着人民至上的动人情怀。企业的持续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坚决从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企业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帮员工之所需,解员工之所难”的为民服务理念,把关心丰富员工生活,稳定员工思想,认真解决员工关切问题作为重要工作来落实,真正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扎到根部,不断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员干部也应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在实际工作中少一些个人的,多一些他人的;少一些自己的,多一些大家的;少一些“我”的,多一些“我们”的。
        三是坚持助推企业发展之本。要把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把握党史学习契机,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弄清内在发展规律,依照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看待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形势、风险及内在问题,科学统筹分析,灵活运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发展史中沉淀下来的实战实践经验指导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以党史学习教育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企业发展重要内生动力之源,在“学思践悟”上下苦功夫、下真功夫,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务实制定发展举措,以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四是坚持实践力行成事之要。学习党史不是简简单单、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式的读党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听听讲讲党史故事的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要全身心投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习党史,除了理论的学习和感悟,更关键在于“落实”,要见之于“行”,在具体行动上见真章;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实际,带着工作内容去学,带着实际问题去学,带着思考与领悟的态度去学,带着为员工谋幸福的初心去学,带着为企业谋发展的责任担当去学,坚持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达到以学促干、以学促行、落到实处的目的,切实将党史学习所思所悟转化成具体工作的成效,不仅会干事,更要干成事,要能做事,更要做好事。
        五是坚持守正创新统一之道。守正,即恪守正道,抓住事物的本质,遵循其内在规律;创新,即创造新的事物,引向新的阶段发展。企业的发展与自我革命需要守正创新。

要做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首先要明白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保障;要寻求创新就要坚持守正原则,换句话说守正就是要确保“根正、路明”,根正了,道路方向明确了,改革和创新就不会背离方向、偏离主道;反过来,创新是守正的目的,不能一味地追求“停滞”的守正,要结合实际不断发展创新,创新也是带动事物向更新阶段、更高级方向发展的守正保障。从党的百年历史上看,也是党坚持不懈地把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的历史,特别是在许多重要历史关头及时纠偏纠错,制定正确路线,开创了新的局面。“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是“首创”,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守正。当前,企业的改革创新也是要遵循先巩固、再修正、逐步完善、再发展稳定、再巩固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改革创新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容错,及时纠错,保持守正,不断坚持理论与实践、守正与创新的相统一,实事求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动能,避免发展的内卷,保持企业持续向上的发展活力与动力。
        六是坚持筑牢理想信念之魂。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崇高信仰的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把墨汁当红糖水蘸着吃掉粽子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翻雪山、过草地、渡险流、漫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极其壮烈的湘江战役,和平建设时期“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埋名隐姓数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是苦难中铸就着辉煌,是无数革命先辈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守护共产主义,守卫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是用鲜血和生命谱写、铸就的伟大不朽诗篇。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集体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如今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少了些苦难磨难,但在精神上绝不能“缺钙”,绝不能得“软骨病”。学习党史,就是要我们学习先辈们、榜样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体会历史苦难中坚定个人信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在阅读历史挫折中锻炼刚毅的品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担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把个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到人民幸福、国家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融入到员工福祉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中。
        七是坚持赓续红色精神之力。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既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好红色精神,也要赓续红色精神之力推动事业开拓进取。百年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意志,推动伟大实践和社会进步,取得伟大胜利,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同时也造就了一系列宝贵的伟大精神财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以及进入新时代以后的“伟大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等。我们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咀嚼这些伟大精神蕴藏的真实内涵,深刻领会在新时代继承并发扬伟大精神的重大意义,从崇高精神中不断汲取营养和奋进的动力,传承好发扬好党的优良传统。
        八是坚持锤炼廉洁纪律之风。从1921年7月党的一大由12人出席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如今党员人数超过9191万名的世界大党,中国共产党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不仅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靠的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靠的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在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的时候,以史为鉴,告诫大家“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教育全党“不当李自成”,清廉为政,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当前,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伟大社会革命相比,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特别是党风廉政上的一些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前功尽弃”。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员干部更要以此为戒,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程。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防止、纠治“四风”问题,夯实求真务实的正气;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内正心,外束行;要心存敬畏,恪尽职守,把好底线,做到勤政廉政;要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来落实;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具体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从1921年上海石库门旧弄堂到1949年北京的天安门城楼,再从1949年开始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1978年到2012年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从2012年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嘉兴南湖上的小小红船到今天领航中国拼搏奋斗行稳致远的巍峨巨轮,一百年的奋斗党史凝结着无数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伟大智慧、伟大精神。新时代的我们应该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温故知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问题面前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困难面前,迎难而上,讲究方法智慧;也要通过党史学习,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思考学习难点、践实学习效果,为员工的福祉、为企业更高质量的发展行稳致远,全力以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竭尽所能。
个人简历:(于超,男,汉族,1983年3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政工师,籍贯河南郑州。 企业:中海外东非公司 职务:党工委副书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