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新疆中汇新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32000
摘要: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绿化的存在和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合理的进行绿化设置,不但可以平衡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人们居住地空间质量以及缓解水土流失等现象。
关键词:造林绿化;生态环境保护;意义;对策
1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生存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的造林绿化事业发展迅速,相关政府及领导也逐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在此背景下,造林绿化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一些较易造林的地区已基本完成了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造林绿化不仅可以治理沙化耕地、提高土壤蓄水能力,还可以控制水土流失,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林的逐渐成熟,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因此,要清楚地认识到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加快推进绿化造林工作的发展进程。
1.1消除空气污染,净化空气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每况愈下,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树木能净化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吸附固体颗粒,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障人们身心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植物对不同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净化能力,净化空气的能力大小要靠植物的群体作用。所以,要想获得空气清新的环境,除了要根据污染空气的物质和浓度来选择造林绿化树种外,还需要一定比例的绿地面积。
1.2防风固沙,有效防止土地退化与沙漠化
近年来,环境不断恶化,造成沙尘暴、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要想防止出现上述自然灾害的产生,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作。相关研究表明,大量植树造林可以减弱风力。当风刮过树林时,会受到森林植被阻挡,从而使风力减速,因此建造防护林有利于减弱风力、改变风向。除此之外,植树造林工作一方面能够较好的控制气候条件,减少恶劣气候出现的频率,另一方面,大量的绿色植被也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总之,造林绿化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可以有效防止土地退化与沙漠化。
1.3净化空气,对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加快,社会生产能力逐步提升,在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升高的同时,由于大气中的固体颗粒含量及有毒气体含量增加,造成空气污染问题时有发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强造林绿化工作,提高城市植被的覆盖面积,可以通过植被吸收、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固体颗粒实现空气净化,对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1.4提高土壤蓄水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每当雨季到来时,都会有大量的泥沙,被大水冲积到河里,使河床逐年增高,农田也会因此被毁坏。由于河里的大量泥沙,被冲积到河流的入海口,会造成入海口发生堵塞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植树造林就可以有效防止发生该现象。这是由于每棵树都有庞大的根系,这些植物的根系可以保护根系周围的土壤。由此不难看出,植树造林可以有效降低出现水土流失的概率。水是生命之源,在生态系统中,水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造林绿化可以涵养水源,据相关数据表明,1hm2林地与裸地相比,可储存3000m3水,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控制水土流失现象。由此可见,造林保水是人类的唯一出路。
1.5缓解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使城市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城市的空气环境,确保温室效应得到有效缓解。
1.6具有可观经济效益
造林绿化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现有空气和环境,其绿化中所种植的树木,也是目前生活中较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在进行房屋建设、桥梁搭建以及纸张制造的过程中都会应用到相应的数量的树木。再者,进行植树造林的过程中,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果实,给人们带来良好的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大对绿化造林的扶持力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造林绿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2.1加强宣传推广,提升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林业等相关部门加强重视,也需要全体民众提高关注并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建设。首先,林业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造林绿化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开展,为造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其次,还应加强对生态保护观念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丰富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造林绿化的作用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民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
2.2制定造林绿化目标和方案
制定科学的造林绿化目标以及实施方案,是确保造林绿化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对造林绿化的质量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加上造林绿化需要长期实施的工作特性,更需要保证造林绿化目标及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方面,相关部门应以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造林绿化情况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对造林绿化各个阶段的目标及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和规划,确保造林绿化方案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建设、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根据造林绿化目标和实施方案,对相关负责人及工作团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安排和部署,并加强对造林绿化新技术的应用,确保造林绿化工作的成效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2.3根据地理气候等因素合理配置林业资源
我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接近960万平方公里,经纬度跨度大,各地区的气候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实际造林绿化过程中要结合气候、土壤、地质结构等因素确定造林的模式,合理选择适合的树种,保证树苗的成活率。树木栽种结构主要要以乔木为主,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造林模式,发挥不同树木的作用,建设混交林。林地可以建设多层次的结构,林下灌木或小树体间作,林果兼植也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有效的调整,可以实现扩大造林面积,丰富林业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结合各地特点,推广阔叶林、水源林、生态公益林栽种,提高树木的耐寒能力、抗病虫害能力。
3结束语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想要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就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促进造林绿化工作的高效开展。当然,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造林绿化方案,以此提高整体的绿化效率和质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华。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对策研究D].种子科技,2020,38(21):115-116.
[2]胡喜华.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对策研究D].种子科技,2020,38(18):139-140.
[3]王璐璐.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对策D].种子科技,2020,38(10):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