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生
国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166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技术,在施工中有着重要作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也体现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技术应用水平,规避质量问题,延长建筑项目的使用周期,为施工提供质量保障,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引言
混凝土结构截面最小尺寸不小于lm,或预计会因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出现裂缝的混凝土,可通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总体来讲,大体积混凝土就是体积大,同时水化放热时间比较集中,导致温升较普通混凝土结构高,内外温度差大,或者整体温度应力大。
1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分析
在进一步展开后续内容之前,首先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展开一定层次上的分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征,从而为工程的合理应用,奠定坚实的前提基础。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应对房屋建筑修建过程中,由于水热化问题而形成的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为了能够切实的减少因为开裂所形成的返工问题,那么也就应当为了提供整体施工质量,借助合理化的配合比、温度控制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层次,如此也就保障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很厚,超过1m,这就导致在浇筑后,内部温度会出现聚集升高的情况。表面温度虽然较低,但是内部温度较高,容易导致裂缝问题,如何控制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一个要点。另一方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还存在明确的要求,在施工具体过程中,需要切实的运用大量的混凝土,来展开大范围的浇筑,注重施工厚度的把握。该项技术在应用时非常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精度与整体性,运用合理有效的石料的含水量,有效调整矿物掺合料,如此才能真正有效的控制裂缝的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1原材料质量及现场管理问题
在工程施工中,原材料的作用不可谓不大,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建筑物的质量,部分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质量问题并未给予一定的重视,购进的原材料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无法满足标准要求,最终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建筑施工工艺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实际施工中,施工现场经常出现不按规范操作,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整体规划衔接不畅、个别人员施工行为不规范等行为,使得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下降。针对这些问题,在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时,管理人员需提高现场管控力度,科学合理地指导和指挥各项施工工艺,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
2.2裂缝问题
相对于传统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的铺开面积更大,面积大了施工位置就不同,而不同位置其温度也不同。例如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外部已发生干燥现象,内部却处于湿润状态,这种外干内湿情况会使混凝土结构变得更加脆弱,无法承受巨大的重量,就会形成温度裂缝。另一方面,振捣中水泥材料与水反应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如果未经散热处理后散热不当就会使热量滞留在混凝土内部,随着浇筑发生传递,最终影响到凝结质量,因此在选择原材料及配置混凝土时必须关注水化热问题,进而提高混凝土质量。
2.3浇筑问题
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时,相关人员需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设计施工方案,在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后,施工现场人员还需通过连续浇筑混凝土,连续浇筑虽然能够避免混凝土供应不足问题,却无法保障一定不会产生裂缝问题。通常混凝土运输时间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应规定运输时间,在运输时不能超出规定时间范围,否则无法保障混凝土的供应。然而实际上,很多单位为了缩短工期,节省施工时间,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并未处理止水钢板的凿毛,进而产生钢板搭接长度不足的问题。此外,大体积混凝土占据的空间较多,施工更加困难,协调也更加困难,大大增加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复杂性。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3.1温度预测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浇筑现场的温度气候情况以及混凝土的后期养护方案,利用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来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的温度以及内外温差情况进行模拟、预测,进而能够预测出不同厚度混凝土以及不同龄期混凝土的变化情况,最后就能够结合预测结果来制定或者选择最合适的混凝土保温养护措施。
2.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方法
(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来说,一般都具有浇筑厚度大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浇筑厚度大,会使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形成的水化热量无法得到及时的排出,因此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相对来说就比较高,在此过程中要想对内外温度以及降温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其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为了解决散热和内外温差的问题,在实际浇筑的过程中一般会采取分层浇筑的办法。(2)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还会经常遇到冷缝问题,要想对冷缝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要能够对混凝土的浇筑搭接时间进行把控,通常来说要能够将浇筑时间控制在五个小时以内。为了使浇筑工作能够顺利、连续开展,在浇筑之前就要能够将所有的工作事项安排到位,包括浇筑需要注意的事项、浇筑的流向、长度、宽度以及厚度等。在整个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基础设施的准备工作,包括混凝土的运送和输送设备;其次需要利用分层浇筑法来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达到一个坡度、薄层建筑、一次成型的效果,在实际浇筑的过程中,还要能够安排两台输送泵来进行布料,并且要能够将输送泵的范围控制在六米宽内,罐车的数量要在18-20台左右;最后对于底板来说,可以按照从北向南的方向进行浇筑振捣。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振捣过程的把控,要能够保证振动的及时性和均匀性,避免离析问题的出现。
3.3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也是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中需要重点控制的内容,为了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需要按照严格的配合比开展搅拌工作,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还要能够保证原材料的规格、性能指标和产地能够尽可能地保持不变,同时还要结合环境情况、运输情况,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性能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除此之外,还要在搅拌的过程中控制好搅拌的时间、搅拌的顺序以及投入料的量的控制。
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了适应现代建筑的需求,工作人员需明确大体积混凝土特性及施工中引发质量问题的关键,做好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开展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工作,加强对原材料质量控制及运输时间控制,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建勇.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技术与
应用,2020(6):42-43.
[2]王开国.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7):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