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极顺
长春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互联网+”的兴起促进了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到来,互联网技术以其海量信息以及数据挖掘的特色加速了大数据时代的步伐,将整个人类社会联系了起来,而人类的社会管理以及生活生产也将因此变成一个个由数据连接与共享构造的“智慧”与“智能”的世界。在大数据“智慧”化的大的基础背景下,“智慧公安 ”也成为新时代公安系统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点。本论文以长春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研究背景,探求“互联网+”的背景下公安系统软件设计的现状以及其中值得改善的地方,构建完整的公安系统软件对于整合公安信息资源,促进公安的高效执法,科学管理和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公安系统软件设计、智慧公安
前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时代迅速到来,因其快捷、共享的时代特色,快速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而传统的公安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智慧公安”成为新时代的发展的关键,建立各层公安机关的 “一站式”智能工作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警情处置、执法办案、社区警务等基础业务办理,同时也成为了信息综合应用,基础信息采集的重要途径。现在,公安软件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公安系统中,然而其中不乏存在一些缺陷,本论文就其现状和缺陷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公安建设和公安管理与执法。
一、公安系统软件应用的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数据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风暴,基于我国大量的流动人口,社会的构成复杂,案件情况等较为繁复大量信息的不断涌入给数据处理带来了一些困难,而公安系统软件的应用很大程度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但是,在系统软件处理问题是仍存在不足之处,在公安信息化建设在不断提升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完善的地方。其一,在公安软件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基础的公安软件建设设施不够完备,基础设施是公安软件设计和建设的基础,只有创建了这一基础,我们才能通过公安软件大达到高效的公安管理与建设,更好的将大数据应用到公安社会治理中去。其二,技术人才的缺失,软件设计与开发中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专业人员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软件的设计,还有公安软件的完善与修复,这对于公安的执法办案、社区警务以及一些基础信息查询来说,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加大软件专业人才的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其三,各个地区的公安系统软件的应用情况不一。我国地域辽阔,因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一,其办公软件的投入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别。公安软件系统不应该存在这种差别,
二、公安系统软件设计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与改善
2.1 加大基础软件设施建设的投入
为顺应国家对公安机关机构改革要求和体制调整需要,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警务应用,推动公安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以此来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省级市级统一框架、标准和数据应用体系,促进现代公安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构建平台以完成公安基层基础业务,加大基础软件设施的建设,以达到全覆盖、全流程的目的。只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及时地完善和更新,我们才能利用软件提供智慧公安,实现社区警务、执法办案、信息采集于查询等“一站式”的服务,为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撑。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统一的公安大数据平台,采集内外部数据,以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分享,实现大数据应用落地基层。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作为智能化办公办案工作的辅助手段、根据民警和公众的需求,以提高办公办案水平的智能化和规范化;研发受众更广的智能化公安辅助工具,为公安的提供精准的服务能力。
2.2 加大专业人才的投入,扩大系统软件的使用范围
“互联网+”时代依靠软件分析来实现大数据精准赋能,这对专业性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加大专业人员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将软件的数据分析运用到公安办公的各个方面。 例如:强化联动协同,将公安办公前端和桌面端进行有效衔接,利用专业化、便捷化应用以及移动端轻量化的软件来支撑民警现场的数据采集、、信息核查、业务办理以及执法办案等的高效实施。拓展现场移动软件的应用,公安办案人员通过授权等,及时地进行公安平台大数据的更新与更正,以满足民警人员和公众的需求,实现分级地智能管理,通过综合性的图形化展示平台,集中、直观地展示领导及基层民警最为关心的信息,为领导决策和民警工作提供科学化、智能化的支撑。
2.3 建立和完善新标准,规范软件的设计和使用
公安办公的智能化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其业务功能、业务办理、业务办理联动协同和数据汇集服务接口等的标准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将交付、上云、升级等流程进行网络化,在新的标准下进行数据化软件建设、改善以及使用。给予软件的基础上,采用微服务架构,逐渐实现公安服务的拆分、改造、抽象和应用,以达成标准统一、联动协同、集成上云、动态部署、开放共享的新生态环节。同时在软件上进行数据的治理。根据相关标准以及要求,在公安大数据平台上,对各类数据资源的类型、名称、取值、字典等进行全面整理,加强数据的一致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公安数据质量。全面完善新管理框架、新技术、系统对接、业务协同、业务办理等方面的功能。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视频解析等技术到公安大数据平台及其他共性应用支撑平台上,构建一个基层与业务功能融合的智能软件应用系统。
2.4 加强公安软件的使用培训,构建知识管理体系
对执法办案、社区警务等共性业务知识、常用法律和工作数据进行及时地梳理和更新,进行跨层级、跨警种、以及跨地区的知识交流、探究对于开发基于知识的智能辅助应用的有效意见和建议,以此来提高“互联网+”下公安软件设计的知识经验分享与传承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能够支撑环境发展的软件以及应用。以微服务应用体系为前提,进行相关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的开发,对软件进行联调测试、生命周期管理等测试,对各类业务的应用进行多方面的开发、调试,最终参与到部署应用中去。
三、总结与启示
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越来越复杂,近年来,通过平台建设,公安部门能够把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处理,让我们重新认知我们的外部环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改变未来公安办公发展的新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公安部门各个方面工作优化和提升。构建公安软件设计系统是建造智慧公安的基础,通过软件整合公安信息资源,统筹公安业务,加快公安建设,加强公安有效执法与管理。公安软件的进一步设计标志着公安信息化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步迈进,同时也满足了互联网时代社会和人民对公安工作明确、高效、快速、灵活和智能化的需求,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向外拓展公安机关便民服务的新天地。公安软件的设计与完善要求精准,在真正做到全覆盖、无死角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地方研发设计不同的软件系统。随时对公安软件系统进行更新与完善,构建一定的标准与联动,采用合适的业务流程,规范软件系统工作标准。将软件系统和公安部门进行有效融合,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以达到更高效地治理城市,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龙.“互联网+”时代下智慧警务新思维的建立[J].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2021(01):56-60.
[2]班婷.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公安模式的建构[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1,34(01):75-80.
[3]刘怡.大数据在公安工作中的实践探究[J].数码世界,2020(12):64-65.
[4]冯前,谭啸,罗小磊,张阳.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公安系统研究与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09):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