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设计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6期   作者:  周长智
[导读] 多年来,我国一直十分关注河堤工程。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如何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筑牢堤防,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周长智
        辽宁省抚顺市水务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6
        摘要:多年来,我国一直十分关注河堤工程。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如何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筑牢堤防,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水利工程的日益增多和标准的提高,河堤的建设、后期管理和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我国的河堤工程或多或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人与自然因素越来越多的今天,河堤工程的研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堤防护坡的设计。只有解决好堤防护岸问题,才能发挥河流生态工程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河堤护岸工程的设计。
        关键词:生态河道;堤防护岸;工程设计
        1生态河流概念
        生态河道是指在河道设计、建设和整治过程中运用生态学原理,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自愈能力和景观功能,使生态系统健康、和谐、可持续。
        2生态河堤护岸工程的现状与问题
        2.1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我国生态河堤护岸工程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现有的管理方法相对落后。堤防护岸管理仍采用传统的审批、施工和违法处理的方式,但在检查维护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由于堤防护岸工程设计涉及部门多,往往难以做到协调,造成管理混乱和疏漏。另外,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监管也处于落后的局面,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因此可以采取的信息管理措施非常有限。
        2.2注意力不足
        对堤防防护工程设计重视不够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有关河流管理的法律法规,但还未能引起广泛关注,许多人还不能充分认识到河堤保护的重要性。一方面,由于宣传和法制教育的缺失,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对银行的保护往往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上级领导对河堤护岸的管理重视不够,对各种破坏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考虑到这两个因素,银行保护管理的重要性还不够。
        2.3隐患未及时修复
        河堤护岸工程的另一大问题是安全隐患多,未及时修复。许多堤防护岸存在裂缝、孔洞、失稳等问题,但没有得到妥善修复,形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重大洪涝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塌岸。造成隐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堤防护岸施工多采用当地材料,施工工艺不完善,导致工程质量不高;(2)堤防护岸周边环境变化大,不利于定期检查,因此,堤防护岸的维护周期较长。这些因素都导致隐患未能及时修复。
        3生态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合理设计
        生态河流工程中,钧水河、菖蒲港、铁柱港、秀水河等均为山区河流。洪水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洪水期流速很快,会对河岸造成强烈的冲刷和侵蚀。因此,在设计河道护岸时,要注意防洪安全,注意河道本身的生态和景观。根据工程特点和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对生态河堤防护进行了合理设计。护岸类型如下。
        3.1砌体护坡结构
        砌体护坡结构是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护坡结构。整体美观,具有良好的抗冲刷性和耐久性。使用的主要材料是周边地区的石料,整个施工操作相对简单。但最大的缺点是生态效应差。
        3.2混凝土护坡
        我国混凝土护坡也比较宽,其墙体光滑平整,结构完整性好,施工操作相对简单,工期不长。抗冲刷效果好,耐久性好。但也存在诸多弊端:混凝土较硬,结构后难以与水体进行水交换,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不能改善其景观功能。


        3.3预制混凝土生态护坡铺设
        预制混凝土平板生态护坡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河流生态护坡。根据混凝土无砂眼的特点,采用酸性聚合物、聚丙烯纤维等多种高分子材料制成预制块,可以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抗压强度。另外,在砌块的空隙中可以填充一些腐殖质、保水剂、种子、缓释肥料等混合材料,混凝土表面可以覆盖植物纤维,形成适合植物生存和生长的环境,种子发芽生长,成为植被。该方法具有挡土固坡、施工操作简单、强度好、抗冲刷、耐久性好等优点。该方法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特点,渗透性和渗透性也较好。地表可用于植被生长,成为绿色景观。但这种结构的成本非常高。
        3.4生态石笼护坡
        石笼是以特种机械为基础的双股六边形金属网箱。一般用于岸坡防护工程。由于结构中有许多填充孔隙,可使结构后的河水与水体发生交换,增强自净能力,有效改善水质。它能为水和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有效地保持生态平衡,有效地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既安全又美观。但一级墙体整体性不好,耐久性不好,质量控制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5生态布袋护岸
        生态袋护岸是近年来常见的护岸形式。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具有抗紫外线、抗酸碱盐和微生物侵蚀的能力,采用单面烧结而成,无需纺丝。袋装粗砂和粘土,依次卸在河坡上。在实际施工中,一般都是局部用料,而且施工方法也比较简单。护岸结构具有透水性和不透水性,对植物友好,可使结构后的河水与水体发生交换,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袋式结构能为植物提供鲜活的水源和良好的生存和生长空间,其抗变形性和抗冻融性较好。但其结构强度低,抗冲蚀性差,耐久性差。
        3.6生态砌块的护岸
        生态块护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护坡,属于一种新型的准重力结构。它主要是基于挡土块与填土的组合,形成一个复合自重,以抵抗基于加固带连接的静载,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有两种类型的方法:自嵌入种植块和自嵌入景观块。近年来,在生态河堤防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际施工简单快捷,可重复使用。柔性结构对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不高。它占地面积小,可设计多层挡土墙,形式较多,造型美观,也能适应河流地基的沉降,且结构耐久性好。与传统挡土墙相比,其综合造价也相对较低。生态透水性可以使河水经过构筑物后与水体发生交换,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路堤护岸造价较高,加筋袋也比较长,开挖工程量也比较大。
        3.7仿木桩护岸
        仿木桩是用仿木桩对钢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处理。这种结构一般沿河道布置,可以增强河道内的自然氛围。结构简单快捷,可重复使用。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高,不需要地基处理。同时,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景观性和耐久性较好,可以克服传统木桩结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与传统挡土墙相比,造价较低。生态透水性可以使河水与构筑物后的水体发生交换,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对本工程护岸结构进行比选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河道的流量、水位、上下游景观等,对不同部位、不同河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结语
        河堤护岸的设计与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将各种施工技术应用到河堤工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工程。
        参考文献
        [1]严飞, 邬显晨.生态护岸工程设计中若干关键问题的复核[C].2014城市道桥与防洪第九届全国技术论坛论文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 有限公司, 2014:58-61, 74.
        [2] 黄威, 吴静.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设计及技术改善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5) :659.
        [3]李理.山区河道生态堤防工程设计[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7 (1) :22-25.
        [4]刘永录, 徐晓锋, 高之栋.河道生态修复及堤防护岸技术模式探讨[J].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2 (2) :5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