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以往为了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过度开发河流,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遭受极大的冲击,当下河流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的状态,河道内部污染物质淤积情况日益严重,影响到河道流域附近居民生活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大众对自然与人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知,在此背景下河道修防整治观念得以体现,河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得到了大众的关注。文章将指出目前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引出治理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开展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应用
引言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河道呈现出了亚健康发展趋势,针对北方地区中小河流,研发了适用于北方中小河流特点的河道生物护岸、固滩新模式。研究了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的必要性。将生态袋及格宾生态护岸的结构型式应用于城镇防洪治理工程。采用的新型生态砌块材料,降低了工程投资,节省了造价,达到了一定的生态效果。
1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工程的重要性
随着近些年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水资源的管理能力及对每个城市的河道治理工作的实际关注程度也都在不断提升。城市中的河流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载体,也可以为城市中居住的人们打造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并为所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项基础性的保障和相关资源。在对城市河道进行治理和美化的工程中,为了能够保证整体工程可以一直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中,以切实实现城市河流在生态环境中动态的平衡,必须要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及工程建设中坚持使用生态水利这一设计理念。生态水利这一设计理念,是在传统的水利工程的基础上根据现阶段国家的相关发展战略,并遵循生态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利用系统设计的办法及高科技手段实现城市河道在水利上的公平和高效的发展。在实际的城市河道治理美化中积极引进生态水利这一先进的设计理念,可以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各关键要素的综合考虑,从而建立起一个包含了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后期工程维护等多个环节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机制,以保证水资源在实际开发和利用都可以在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程度之内,并以此来有效促进所在地的水利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优化,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资源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实际进行城市河道治理美化的工程时,必须要将生态水利这一先进的设计理念巧妙融合在每一环节中,并以此来切实提升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2 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
2.1 防洪能力不足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河流空间不断变小而其污染物质的淤积量也逐渐增多,此时过流断面呈现萎缩状态。城市居住人口随着城镇化发展而不断激增,同时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幅上涨,从而出现水文效应,硬化的下垫面改变城市水文过程,延长地表汇流里程延长、致使城市河道防洪标准不断下降。
2.2 自净能力低下
河道是城镇周边地表径流的汇聚点,地表径流会随着水体运动,将自身携带的污染物一同混入河道,在此过程中因为我国部分城市的生活污水排放管控力度不强,所以部分生活、生产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外界。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道,致使河道水资源遭到污染。另外,在污染物质逐渐增多的同时,河道的水体流动能力大幅削弱,在河道运输与扩散能力严重下降的过程中,河道水体自净能力也会相应减少,增加河道污染程度。
2.3 生态持续恶化
随着城市河道污染物质的增加会恶化河道水质,与此同时水体内的植物种植数量会大幅缩减,随着河道水质恶化导致河道出现渠化、硬化的情况,由此阻隔土壤与水体物质交换,污染河滨动植物生活环境。如果河道底的污染物沉积量持续增加,会进一步缩小河岸湿地面积,长此以往使滨河生态环境系统逐渐瘫痪,最终失去服务功能。
3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工程中的实施要点
3.1 科学进行河道治理和开发
城市河道在人们的实际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租用,但是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城市的发展对于城市河道内部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保证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可以可持续的发展,以保证人类的多项活动可以顺利的开展和进行,并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要对城市的河道进行必要的治理和美化。在实际进行城市河道的治理美化工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要保证城市在防洪方面的安全问题,要保证经过治理与美化之后的城市河道的过流截面,不能较比治理之前小,以保证在实际行洪时的水位不能被太高,在实际治理和美化中也要保证原有的河道堤线存在,严禁出现对实际行洪时的河道的挤占或者相关人文类的景观对城市河道阻水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河滩地的移除方面,也要积极采用谨慎的态度。虽然对相关河滩地进行必要的切除可以有效的增加河道中的实际水流面积,进而增加过流时候的面积,其从理论方面来讲对于实际行洪时是有正面的积极影响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没有必要的滩地的保护的前提之下,是会无形中增加洪水对于堤防的安全问题出现的,也会降低河道堤防的整体安全性,最终造成滑坡或者失稳的现象。
3.2 充分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城市河道在生态功能恢复方面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综合性措施进行必要处理的,重点要做的就是要做河道植被的相关恢复工作,对于河道的植被恢复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在此项工作中,充分结合所在地的实际气候特点和向景观的实际建设需求,为城市河道选择适合的植被种类,并在为河道起到应有的缓冲作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完成其他设计的目标,以保证河道内的植被在有效恢复的基础上,达到净化河道内水资源及实际景观的需求。
3.3 灵活设置植物搭配方案
植物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与设置异常关键,可将河道视为小规模的生物圈,保证生物圈生物多样性也成为工程方案设计期间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河道范围中种植植物,从而可改善河道两岸环境,还可强化土壤的蓄水能够力,大幅度降低河水冲击两岸土壤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河道两旁种植植物需要完成选型工作,从城市绿化层面出发,分析当地气候环境与土壤质量,在满足河道实际需求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植物配置可以达到美化效果,一般在工程中会选择防浪林带、水中绿化带等植物。
4 结语
在城市建设期间,应该结合持续发展要求,掌握地方河道水环境存在的污染问题,为了完成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需要深入的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按照河流的自然地理环境、流域水生态特征,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选择堤型与堤线、合理设计河流断面、考量河流岸坡、科学管控护岸工程、灵活设置植物搭配方案、强化河道社会服务能力,借此完成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水体环境,提高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恢复能力,创造良好的滨河景观,让城市河道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房斌,张松,江月,许婷,王梅娟.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困境及思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09):42-44.
[2]王大成,刘柱.城市公园水生态治理与景观提升策略研究———以亦庄开发区博大公园水环境治理为例[J].现代园艺,2020,43(17):131-133.
[3]张磊,范晓明,高磊,宋宜彤.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235-236.
[4]马军.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