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特色小镇建设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7期   作者: 张宾
[导读] 本文首先阐述了特色小镇的概念,其次研究了村镇特色小镇建设方法。
        张宾
        临朐县九山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潍坊市   262608
        摘要:当前我国积极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支持乡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乡村地区应仅仅抓住机遇,在优秀人才的帮助下进行特色小镇的建设,打造具有当地特色、设施完善的特色小镇,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实现乡村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特色小镇的概念,其次研究了村镇特色小镇建设方法。
        关键词:村镇;特色小镇;建设方法
        1特色小镇的概念界定
        特色小镇仅仅是一个具有政策支撑的经济发展区域,没有一定的面积限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行政区域划分出的建制镇的概念;具备产业、旅游、文化等多种功能,不同于产业园区等区,而是一种特殊的产业集群平台,也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在产业集群上看,特色小镇有自己的主导产业,且汇聚社会团体组织、企业、合作社和科研管理人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的群落;从空间形态上看,其主要依托于一二线城市的带动,服务于城市休闲娱乐的各个领域,同时聚集各式各样的新兴产业,以及吸引人才、资本和商业平台于一体,用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2特色小镇的建设方向
        产业作为特色小镇发展战略建设的核心,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方向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大众的选择,特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当前最具有活力的产业,如体育、文化、教育高科技等产业。由此形成了以康养产业为主的康养特色小镇、以文化为主的旅游特色小镇、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特色科技小镇等。
        3在农村地区建设特色小镇的意义
        特色小镇是具有特殊的地域特色产业支撑,与地区独特文化相融合的、具有一定的旅游接待条件和基础服务功能的产业集合综合个体。旅游特色小镇是指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自然人文资源等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同时也能带动当地关联产业进一步提升的发展区域。通过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把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民族风情、文化产业等整合发展,在城镇化中更好地发挥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随着旅游特色小镇的完善发展,将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与地方的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深受旅游市场关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特色小镇已成为综合性产业,旅游特色小镇是旅游扶贫的一种方式,发展旅游特色小镇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外出务工和务农之外的收入,促进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进而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够把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观愿望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跟着小镇的扶贫政策干起来,改变他们的穷人思维模式。
        4村镇特色小镇建设方法
        4.1发展特色产业和融合文化创意
        特色文化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灵魂”,发展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动力。在特色小镇的发展方面,要突出产业特色,特色产业就是以“特”制胜,借鉴国内经验,小镇建设都是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同时小镇特色文化创意如何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如何优化升级,都是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文化创意,特色小镇的品牌才能进一步提升,特色小镇产品的价值才能进一步显现,比如:江湾镇以生态观光游和民俗文化游等为特色产业,融合篁岭民俗文化、徽州文化、徽剧、民歌等传统民俗等内容;安吉特色小镇集群以农业深加工、高效农业种植养殖、农业旅游为特色产业,发展茶叶生产、竹产品加工等,提升产品附加值。
        4.2借力脱贫攻坚
        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注重改善当地的民生,可以利用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业项目,对贫困人口在就业方面予以支持。目前我国正在全力脱贫攻坚,特色小镇的发展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应解决好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特别是贫困人口,利用扶贫政策的优势,建立扶贫产业基地,将扶贫产业基地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尽可能地发挥出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改善民生的作用,增加当地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4.3完善基础设施
        (1)实施建筑立面改造
        对村镇现状部分老旧建筑进行重建或者改造,结合村镇现有的整体风貌,改造升级街道的立面风格。对特色小镇中的建筑立面的建筑元素要实行统一管理,要控制好建筑立面的风格、色彩、结构等,考虑结合村镇中的原有色调,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在整体特色统一的基础上保障街道的多样性,形成和谐又不缺乏变化的立面效果,使特色小镇的整体风貌需具备吸引力。特色小镇是连接城乡的“纽带”,一边具有城市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能缓解城市人的焦虑,另一边又具有适宜农村人居家、教育、医疗的基础设施,是乡村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整体风貌的打造除了保留原汁原味的民居、街巷、烟火气外,还要从整体美学进行配套设计,确保最后呈现的效果。
        (2)完善道路交通设施
        完善村镇的道路体系,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平衡交通压力,确保交通畅通。对于部分路段,采用限速、限车种的交通管制方法,组织人车交通,主要以人行为主,最大限度实现人和车分流。以停车设施建设为重点,增设停车场,加快推进村镇周边生态停车场工程。强化停车场管理,设置停车分区,完成停车场内方向引导指示标识,疏导车流。
        (3)提升公建配套设施
        强化特色小镇区域内的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础设施、文化体育、医疗服务等设施同步提升。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和雨污分流工程,推进村镇垃圾与污水集中处理,提升村镇的卫生水平,建立卫生室,保障居民及游客的健康卫生。进一步加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如:文化活动中心、市民广场、卫生院、游客服务中心等。
        (4)合理设计景观节点
        合理利用村镇当地街道特色资源,重点对水系格局、街巷空间、建筑特色和园林景观作出更全面、更系统地控制,强化对村镇景观、特色标识的设计。打造好景观节点,串联周边的几个村子,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景观体系,节点设计要把地方历史人文特征、创新文化等结合起来,使得特色小镇可以显现出自身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文化。
        (5)保护小镇生态环境
        首先要加快特色小镇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特色小镇内的生活污水加以处理,保护好小镇周边的水资源。其次要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完善,对于小镇内居民乱丢垃圾的现象要加强管控,采取有力的措施处理好小镇内的生活垃圾。同时在燃烧秸秆方面,加强宣传和管控力度,对农民燃烧秸秆的情况要坚决制止,提升小镇周边的空气质量,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小镇。
        4.4挖掘文化底蕴,彰显人文情怀
        发展不仅需要物质上的产品,同样需要精神上的寄托。因此,要结合当地民俗、节庆开展互动体验式文创活动,设计富有特色的周边产品,周边产品的包装要进行创新设计,包装应凸显当地特色文化,并建立品牌,推动传统文化、经典技艺与时代内涵有机结合,以特色文创旅游品牌助力小镇发展。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在乡村地区建立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了流行趋势,建设特色小镇不仅能够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完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也能够城市地区人们打造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村镇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一定要注意保留当地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和融合文化创意,实施建筑立面改造,提升公建配套设施,合理设计景观节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从而推动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斯彬,张旭亮.浙江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实践模式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6(10):73-75,80.
        [2].张鸿雁.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中国名城,2017(01):4-10.
        [3].赵佩佩,丁元.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及其规划设计特点剖析[J].规划师,2016,32(12):57-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