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7期   作者:阴明慧
[导读]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环境保护让位于发展经济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阴明慧
        新疆中汇新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32000
         
        摘要: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环境保护让位于发展经济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已经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以供相关的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的定义
        生态环境包含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通常状况下所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指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之中,给人类生存带来的负反馈效应。
        
        2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完善立法,扩大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范围.将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和管理、对湿地的保护、电子垃圾的处理等其他还未纳入到法律规范中的纳入到立法之中。
        (2)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责任制度,明确规定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各法的可操作性。
        (3)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度。如完善环境保护中的公益诉讼,通过完善立法来保护生态环境。
        2.2健全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健康发展
        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环境经济的微观经济政策,建立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治理恢复生态环境的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并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资源开发利用同步发展。
        (2)遵循经济、生态经济、区位优势经济、生态文化建设规律,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纳入经常化、惯性投入机制,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逐步稳定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比重。
        (3)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2.3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
        努力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牢固树立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组织开展多途径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同时应根据不同的受教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首先,有计划的对各级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清洁生产等为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领导干部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运筹能力。其次,在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课,开展环境保护“绿色学校”活动,广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教育。再次,配合党校和各行业业务培训,普遍实施环保教育,设置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学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和理论,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最后充分运用媒体和广告网络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4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大多数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都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在发展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不是对立的,如果处理得当,两者是可以协调发展的,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工作中,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要重视生态指标的考核,适当的弱化经济指标,在保证经济增加的同时,要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坚持规范领先,实现保护生态建设到发展生态经济的飞跃,用最低的生态资源和最小的生态破坏来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构建完整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5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创新生态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究生态节能和环保技术,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为此,国家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建设,实施环保科研项目,并把重大的环保科研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环保科技的研究和资金投入,加快开发和推广节能技术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的技术。
        2.6加强领导,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各级党政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2.6.1加强组织领导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现实考验。各级党政和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安排部署上来,牢固树立抓生态环境保护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观念,把生态环保优先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研究部署,从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6.2形成强大合力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许多工作跨行政区域和部门,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强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统一战线”。切实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强化统筹协调,主动通力合作,切实形成共同推进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企业主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
        2.7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久的工作,需要后代子孙持续不断地努力。首先,应该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让每个人都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的维护生态环境,并监督他人不得开展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活动。其次,综合采取生物、农耕、工程等措施等进行生态修复,使我国的可利用土地面积不再减少。再次,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用高科技手段来实时监测土地利用情况,发现高危环境风险及时预警,把风险遏制在摇篮里。最后,严格环境执法监督,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绝不姑息,不让一个违法犯罪分子逃脱法律的制裁。
        2.8提高环境保护人员的思想素质
        在我国生态和谐文明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大背景之下,很多的环保人员在工
作仍然缺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且在生态环境管理中也缺乏责任感,导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所以,为了科学合理的开发环境资源,环保工作者应加强学习,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重视环境资源管理,同时,保护者也要培养浓厚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比如,通过网络学习和海外实地考察,交流国外生态环境保护经验,提炼精华。同时,可以利用抖音、微信等大众媒体发布环保视频,宣传生态环保知识,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结束语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双促进的发展道路,实现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工作要求,并建立完善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江东.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美丽宜居曲靖[J].创造,2019,27(6):53-56.
        [2]王善梅.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17):6-6.
        [3]张利.当代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建设路径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3):136-137.
        [4]陈百平.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J].华东科技(综合),2018,0(9):473-4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