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峰2徐玲
1身份证号码 32108819860302**** 江苏省扬州市 225200
2身份证号码 32108819850710**** 江苏省扬州市 225200
摘 要:文章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节水管理技术、喷灌技术和局部灌溉技术等方面,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优化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对策
引言
尽管可以通过水利工程来储存大量的水资源,但无限制的使用将导致水资源的浪费,造成大量的水损失,这也将对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加大水的流失。因此,有必要在不浪费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满足农作物的需要。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相关人员需要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思考如何选择一种科学技术形式来节约。水资源的设计旨在提高农田水利工程中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指在当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水文特征,土壤特征和气候特征,科学地灌溉水资源,从而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达到理想的农田灌溉效果。现代农业发展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微灌,滴灌和低压管理。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管理技术是指根据当地的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统一规划和管理地下水,并根据当地作物的生长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利用,以提高水的综合利用水平。节水管理技术涵盖组织管理,经济管理,节水管理等。在多种管理模式的作用下,可以对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制定有效的节水灌溉系统。作物在不同阶段的蒸发是不同的。在灌溉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考虑运输过程中灌溉水的损失,尤其是由于土壤水下渗透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基于损失建立数学模型以假设农作物的生长。然后通过计算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最佳用水量和灌溉周期,计算出该过程中所需的水量,从而使灌溉水的损失最小,达到永久有效灌溉的目的。
2.1节水运输技术
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者会选择渠道运输来完成农田水利灌溉。但是在运输过程中,水资源会蒸发,损失非常严重。因此,有必要积极寻找水资源运输过程中的渗漏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蒸发。
2.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一是洒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使用先进的喷灌机械和设备来灌溉大面积的农作物。灌溉操作人员在灌溉过程中要考虑灌溉区域的不同,需要调整灌溉设备的各种参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灌溉设备的效率,并根据灌溉用水需求实现自动化和集成。二是微灌技术。微灌溉技术通常应用于温室作物的灌溉。灌溉农作物时,农民只需要根据用水量来调整输液量即可。同时,他们还可以使用水管来调整农作物所需的肥料和养分。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流失。第三,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使用滴灌技术的过程中,滴灌口和土壤可以连接在一起。这样,水资源直接滴在农作物的根茎上,以确保农作物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与微灌技术和喷灌技术相比,滴灌技术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滴灌操作中水龙头的重量相对较低,产生的能耗也相对较小。第四,喷灌与局部灌溉相结合的技术。喷灌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是利用压力将水资源输送到指定区域,然后在一定高度上喷洒分散灌溉,以确保灌溉作业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并充分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喷灌技术的成本很高。为了降低成本,人们会选择洒水灌溉和局部灌溉相结合的方式。部分灌溉是为了灌溉植物的根系,适合在大型农业花园中使用。喷灌和局部灌溉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减少水的蒸发,并确保水充足且均匀地进入植物的根系。
3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问题
3.1推广范围比较小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只是在推广和用作工程技术的典范,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
3.2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机制支持,最终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有关部门在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工作职责还不够明确,管理方法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3.3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投资不足
在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设备和技术将处于落后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4解决方案
4.1深入了解耕地实际情况
有关人员应及时到农田现场了解情况,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优化水资源综合配置的方案,并将这些水资源配置方案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完善水资源灌溉系统。同时,在执行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计划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去当地了解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4.2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挥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作用,有关人员应完善节水灌溉管理的相应机制和制度,避免因制度不规范造成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同时,有关人员应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修改灌溉计划,并在水利工程管理的后期加大管理力度,完善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4.3加强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新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也已开始向深度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被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使节水管理朝着现代化、规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也将获得更多的生物技术支持,以挖掘植物自身的节水潜力。
4.4优化节水灌溉技术
引入因地制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灌溉效率。在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有必要将生物,智能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实时监测作物生长进度,以确保相关人员对作物生长环境中的土壤和水分有充分而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灌溉效率。
配备与节水灌溉技术兼容的配套设施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包括灌溉方式的选择,而且包括考虑设计理念是否符合节水标准以及配套设施是否齐全。在配套设施方面,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是两个重要方面。该河道的功能是为灌溉输送水资源,应避免泄漏。在防渗通道的施工过程中,应采用防渗材料,并严格选择通道的位置。即使通道的防渗性能很高,也不可避免地在流动过程中造成浪费。因此,应根据相关规定合理选择通道长度。在水资源的管道运输过程中,水资源会蒸发,特别是在夏季,气温高的时候,这会加速水资源的蒸发并造成浪费。因此,应在距离农作物最近的地方安装管道,以防止蒸发。将速度降至最低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5完善相关制度
如果要在灌区最大程度地利用节水灌溉技术,以充分发挥其有效性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则在节水使用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灌溉技术。同时,要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节水灌溉的认识,确保节水灌溉长期稳定运行。
5结束语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对水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只有通过不断完善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使用程度,才可能不断地改善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娟. 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000(006):419-419.
[2] 张俊文. 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 No.403(09):83-84.
[3] 乔秀梅, 陈宇, 牟善军.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与财富, 2019, 000(033):315.
[4] 焦智会.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9, 000(002):100-102.
[5] 曾井观. 基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式研究[J]. 乡村科技, 2016, 000(017):65-66.
[6] 唐海云.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福建质量管理, 2019, 000(017):266,265.
[7] 马倩钰, 马宁宁, 赵文生. 滴灌技术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的应用探讨[J]. 地下水, 2018, 040(0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