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洪亮
保定市消防救援支队,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伴随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也在逐渐向高层化方向发展。但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建设,建筑的消防问题也受到了高度关注。为了尽可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存在的消防隐患,尽可能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水平,及时消除潜在的消防隐患,保障高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隐患,然后对具体的防火监督对策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
1高层建筑实施消防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代化背景下,城市中高层建筑的数量持续增加,整个城市也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而高层建筑也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基础指标。城市发展越好,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数量也越多,两者之间属于一种正比关系。新时期的高层建筑越来越科技化和智能化,因此在防火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在火灾治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因为高层建筑中的人员分布也十分密集,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在近几年发展中频繁出现高层建筑火灾问题,从而对人们正常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和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业容易受到雷电攻击,从而产生火灾事故。因为高层建筑主要是住宅和写字楼的形式,所以人口数量集中,面临较大的用电负荷与用电压力。在长时间应用后,其用电量和线路激增,便会形成一种安全隐患。高层建筑特殊性决定其消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类型分析
2.1消防设计不合理
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消防设计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对于后期消防安全设施的正常应用意义重大。部分高层建筑不同程度上存在消防设计缺陷,所配置的消防安全设施不足,消防栓、灭火器、疏散通道、通风排烟等基本设备的安全效用无法彰显,甚至紧急情况下无法正常启用,无疑加剧了火灾发生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2.2高层建筑消防施工质量不达标
消防设施施工是高层建筑消防配置的重要途径,只有高质量、高标准施工,才能最大限度上降低消防安全隐患。但纵观当前高层建筑消防施工实际,普遍存在着施工质量不达标、消防设施设备配备不足等共性问题,制约着高层建筑整体消防安全系数的优化提升,甚至部分施工企业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在消防安全设施施工方面盲目压缩成本。
2.3高层建筑电气设备应用不当
为满足高层建筑基础功能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高层建筑的优势特征,必须配置系统性强、功能用途多样化的电气设备,这些电气设备在发挥正常效用的同时,也为消防安全带来隐患。部分电气设备未能进行绝缘处理,电力线路连接存在短路隐患,加之电气设备管理维护不及时,电气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高强度运行状态,明火时有发生,最终导致由电气设备引发的火灾。
3建筑防火监督对策研究
3.1完善消防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第一,要对消防部门领导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建立完善的领导责任体系,确保消防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并对消防部门领导人员的防火意识进行强化,要贯彻落实消防责任奖惩制度,对能力较高的领导层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奖励,不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强化领导层的监督水平和管理水平。第二,相关人员要重点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并监督其工作,对施工清理和施工质量进行审查,如果发现质量隐患,要第一时间进行整改,考核施工人员的消防意识,不断完善施工质量审查体系,并将消防意识与工人的福利待遇结合起来,调动他们参与消防管理的积极性。
3.2加强消防宣传,提升民众防火安全意识
加强消防宣传工作,提升民众防火安全意识,对于消除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具有重要的作用。高层建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管理单位、业主以及建筑使用者都应是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宣传的重点对象。消防宣传工作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是知识宣传,另一个是实践演练。就知识宣传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对物业管理部门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的宣传,使其提升消防管理意识、明确消防管理的具体内容,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切实提升对高层建筑内阻碍消防通道、摆放或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占用安全避难场所等易产生消防隐患行为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知识宣讲和培训活动,对业主进行知识宣传,使其能够掌握正确的火灾预防意识和逃生技能。就实践演练而言,物业管理单位应定期联合消防部门开展高层火灾防控演习,通过模拟真实火灾情境,在提升管理单位火情处理能力的同时,加强建筑内部人员消防设备使用、火灾自救、逃生路线规划等消防安全知识实践应用能力。除此以外,消防及相关部门还应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等途径丰富宣传模式,最大化发挥宣传效果。
3.3制定健全机制,有效开展监督工作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提升监督工作实效性是应对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的重要策略。其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具体工作:首先是完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消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全面系统的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对高层建筑施工和使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最大程度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同时,消防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监督体系,提升监管及执法力度。通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一旦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尽可能当场进行整改,若条件不允许当场整改,则应勒令经营者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并在整改期内限制其经营行为。其次是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各界对其消防安全工作愈发重视。为确保高层建筑内生命财产的安全性,相关单位必须提升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效性。施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将监管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能够有效提升消防安全监管的实效性。如:消防部门应将整栋高层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及责任落实到物业单位头上,物业管理单位应将相关消防防控工作落实到每一位经营者或者业主头上,通过将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和责任的层层分配和落实,最大化消除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
3.4成立专项小组,凸显建筑消防监督效用
为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防控能力,有效消除火灾隐患,消防部门应指导和监督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部门成立消防安全监管专项小组,通过构建结构化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的方式,凸显建筑消防的监督作用。在高层建筑日常使用中,专项小组应主要负责消防安全的监管工作,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严格按照制度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全面、细致的检查,将火灾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同时,还要注重对专项小组内部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全面提升其责任意识和职业能力,并加强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安全教育,促进其更好的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工作,消除火灾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为给人们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实施力度,提高防火监督检查工作重视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环节中,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人员的专业能力,可在自身岗位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的规范性实施,不断提升防火监督检查工作质量与效率,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加强对人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保护,从而促进现代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久强.防火监督检查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7,23(07):60-60.
[2]陈新勇.防火监督检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7:26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