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玉
菏泽市牡丹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 菏泽 274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却随之产生,最为严重的类型就是垃圾渗滤液污染,它对水资源和土壤等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并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基于此,本文依次分析垃圾渗滤液来源、特征及其处理技术应用方法,重点论述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应用,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垃圾滤液;处理技术;环境污染
引言:在填埋处理垃圾过程中,因为处理不具备科学性,导致二次污染的产生,具有极大危害,不仅污染土壤、水体、大气,恶化水质,促进其营养化,还导致水体缺氧现象的出现,并且会给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安全性带来巨大威胁。更为严重的是污染物一旦进入到食物链中,就会危害人类健康。然而,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很大难度,并且其特性极其复杂,这就要求科学合理选择处理技术,因此,有必要对其处理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垃圾滤液来源
经过填埋处理步骤的垃圾经在雨雪的淋溶作用之下,能够促进垃圾自身多余水分的产生,借助土层促进有机污水的形成,具有较高浓度,这就是垃圾渗滤液。垃圾滤液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点:第一,深入降水。主要来源是降雨和降水,其特点是反复性、短时性、集中性,可以将其作为重要依据,有利于污水处理。第二,反渗上来的地下潜水。肠外地下水水位在填埋场中渗滤液水文之上,因为施工中没有采取科学高效的防渗方法,导致在填埋场中有水渗入,从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第三,流入的地表水。这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灌溉地表水。第四,自身垃圾水分。垃圾自带水分或者来自于大气中的水分[1]。
二、垃圾滤液特征
垃圾滤液中包括复杂多样的成分,主要有重金属、寄生虫、有毒有害物质、有机物等。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开始建设的卫生填埋场数量与日俱增。如果卫生填埋场垃圾不能得到第一时间高效处理,就会严重污染水源、土壤和大气,同时对人体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垃圾滤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较高浓度的有机物,较复杂的水质成分。垃圾滤液中有机物浓度非常高,例如COD浓度在每升中可以达到上万毫克,严重污染环境。研究分析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后可知,它还包括致癌物、酸类等。在垃圾渗滤液早期报告中发现,BOD5与COD比值在0.4-0.6之间,含有较多数量的低分子脂肪酸,因此采用生化处理技术能够获取比较客观效果。不断增加的填埋时间,降低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降低NH3-N浓度后,生化性也随之大幅度降低,因此采用常规生化处理方法获得效果并不理想。第二,较高的氨氮含量。第三,比例失调的营养元素[2]。
三、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为了选择正确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需要对其处理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接下来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具体是:
(一)膜处理法
膜处理法既可用于污水处理中,又可用于垃圾渗滤液中,均能获取良好效果。膜处理法中分离和选择透过性能,可以针对垃圾滤液中总氨、氨氮、COD等进行很好处理,同时还能处理色度和盐度。然而,此设备也有一定不足,例如污染环境、较高运行费用等。其中,继续处理的严重问题是膜污染环境问题。膜处理技术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反渗透技术,能够很好的处理中分子有机物,处理效果至少达到八成,然而,长期以来困扰反渗透技术的仍然是膜污染问题。因此,通常情况下,将其用作生化处理技术之后,这样就可以促进水质的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3]。
(二)超声-芬顿联用技术
声波达到一定频率范围后,才可以称之为超声波,通过对适当强度超声波的利用,能够在作用媒体过程中促进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生。超声波具有广阔应用范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探测伤、钻孔、诊断等。研究人员借助超声波技术对水中污染物实施降解操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若独自应用此项技术,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如较低降低率、较低能量利用率等。利用H2O2 和Fe2+ 发生作用后会产生FENTON试剂,Fe2+ 具有催化剂作用,可以将H2O2 产生的自由基进行分解,能够促进大分子有机物向小分子有机物的分解,或者使其完全矿化。在深入处理废水过程中普遍采用FENTON技术,其缺点是消耗大量不足的H2O2 。将其作为预处理技术,应用于垃圾滤液中,能够去除滤液中大量COD和TOC[4]。
(三)生物酶催化技术
利用酶将复杂性有机物化学链打开的技术就是生物酶催化技术,它能够促进小分子物质的产生,使COD浓度不断降低。此技术工作原理是对酶反应游离基的产生进行充分利用,之后在游离基、污染物共同作用下,有聚合反应出现,促进高分子化学物的产生,使得污染物沉淀,达到去除目的。与微生物技术相比,生物酶处理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包括温和的反应条件、较高的催化功能、较快反应速率,同时能够适用于任何毒性物质中,重复使用等。生物酶催化技术能够很好处理垃圾滤液中氨氮、COD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传统药剂替代品,使得处理污水成本得到不断下降;第二,氨氮、COD祛除效率极高。第三,有机结合生物酶技术、其他生物处置单元后,可以促进工艺处理量的提高。第四,生物催化酶技术具有简单操作流程,稳定处理效果,对环境比较温和等。第五,可以对垃圾场周围环境进行改善,将蚊蝇、臭味等消除掉[5]。
(四)物化法
垃圾滤液物化法工作原理是借助物理、化学反应,处理滤液中不可溶组分和可吸附有机物,从而促进其转变,形成较低污染性、毒性物质。在预处理中,能够初步处理污水中悬浮物、氨氮、COD等,从而对污水可生化性进行改进和优化,使重金属、氨氮等对微生物的毒性不断下降。除此之外,还能将其应用于深度处理中。吸附法、沉淀混凝法、光催化氧化法等是物化法主要内容。
(五)土地处理法
此技术是最早时期应用的处理污水方法,工作原理是对土壤中颗粒过滤、交换离子、沉淀、吸附进行控制,使得垃圾滤液中悬浮固体颗粒得到减少。存在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促进垃圾滤液中有机物和氨氮成分的转变,同时为其稳定性提供保障,通过蒸腾促进垃圾滤液中液量不断减少。回灌法和人工湿地是现阶段垃圾滤液处理技术中主要内容,优势是促进垃圾滤液的大幅度减少,使污染程度减轻。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新时代,处理垃圾渗滤液更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因为垃圾渗滤液产生的危害极其严重,它将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灾难,同时也会危及人类身体健康,必须对其处理技术给与高度重视。这就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加强研究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从而为选择合适处理技术提供保障和支持,促进处理效果的提升,降低处理成本和资源损耗。
参考文献:
[1]王涛.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数码设计(上),2021,10(4):384.
[2]冯凌宇. 垃圾渗滤液阻垢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净水技术,2021,40(3):48-52.
[3]黄星发,廖梓良,陈用. 垃圾分类形势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研究[J]. 广东化工,2021,48(6):112-113,116.
[4]余志波,张凯钧,蒋浩.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21,48(1):91-92,71.
[5]翟树达.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技术分析[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1):78-82.